继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之后 无人零售的下一个突围者

继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之后 无人零售的下一个突围者

在先前有声Voice发表的当办公室成为无人零售的理想阵地 下一个候选场景在哪儿一文中,明确表示了对办公室无人货架的认可。在我们所收到的反馈中,货损率以及供应链的强悍程度成为质疑者们的两大抱持因素。

在不久前,我们已经吃垮两家无人货架了该文引起众多关注者的唏嘘,这些均令质疑者们对该模式的否定态度得到进一步加深。

止损方式与风口周期

不过,有声Voice对此持有的态度为:某些无人货架的高货损率都是源于对止损机制的不健全。该模式要健全止损机制无非从两方面入手:一是无人货架的智能化改造和更换,二是对投放场地做更加严格的区分与筛选。

但两种方式各有利弊,智能货架将会显著提升成本,在月均2000-3000的流水中实现回本的周期会被显著拉长,同时BD进行的快慢和竞争对手的扩张也将会增加压力,设备必将走向封闭和沉重。而严格筛选投放场地将会使得BD进度和密度被显著拖慢和稀释,原本就不大的这块市场会变得更小。

现在该领域披露融资的项目已超过三十家,累计投资金额已经超过30亿人民币,玩家还在不断进入中。

大多数入局者基本都采用了这两种方式,要么在设备上下功夫要么在投放场地上做筛选。随着玩家的不断入局和对规模和密度的追逐,先前周知的5%的货损率必将进一步提升,至于这一风口的持续时长并没有确切判断,但应该不会太长。

根据真格基金刘元的观点,其认为是在半年内各玩家都将迎来淘汰赛。

今日有声Voice的这篇文章除了对办公室无人零售再次表态之外,鉴于饿了么入局该领域以及纸巾自助售卖机的浮上台面,拟对无人零售的下一个突围者,与读者们展开进一步的探讨。

降维打击与弯道超车

零售行业对线下流量的争夺已近疯狂。猩便利和果小美掀起的这股办公室无人零售风可谓更加激进,逐利的商业不断挑战人性,甚至一度掩盖了围绕零售最为本质的成本、体验与效率之环。

从亚马逊的Amazon Go揭开无人零售的序幕之后,在国内以阿里和京东为代表的第一梯队的转身以及以缤果盒子为代表的旨在实现弯道超车的玩家入局,甚至包括以便利蜂和小e微店为代表的二维码扫描技术流派,所有这些的无人零售模式无一例外都是全封闭。

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冲击着全封闭模式的坚守者,但显然他们也不甘示弱。饿了么的入局和纸巾贩卖机的出现,预示了新一波的降维打击和弯道超车已然来临。

饿了么入局该领域采用了常见的开放式货架和封闭式冰箱的组合模式,这一方面是饿了么外卖势力的强势延伸,同时也是阿里零售意志的体现。其无人值守货架名字叫“e点便利”。提供小型货架和冰箱的安装、低于市场价15%~20%的食品饮料铺的货补货、定期维护、售后服务、个性化的产品供应。

在先前有声Voice对美团和饿了么的分析中已经指出,外卖平台方建立起来的强大配送团队使得他们很容易做服务延伸,饿了么进军零售不是新鲜事,办公室无人零售在自己的供应链优势下丝毫无壁垒,只不过这种降维打击所带来的影响或许是更多一线梯队的加入和二三线入局者的紧张,各方的BD进度和密度也都决定着最后淘汰赛的来临期限。

而纸巾贩卖机【来包纸】的千万级天使轮融资则让我们窥见到了可以超车的另一弯道,该类参与者通过公共场所下人们对纸巾的需求——虽然不高频但却很刚需的解决,来使得自研的贩卖机获得充分的落地合理性。

来看看纸巾贩售机的一些数据,根据业内的数据显示,在流动人口的场景中,每天的纸巾消耗量约为0.144包/人;在公寓场景中,纸巾消耗量则为0.107包/人。现在来包纸方透露,在他们的运营机器中,每台机器日均出货量为20包,单台机器的日峰值则能达到231包。

创始人李潜杰的战略考虑是,该类纸巾贩卖机的品类具有可延伸性,其未来会针对不同的场景,把品类扩展到类似于避孕套和湿纸巾等小样品。随着小型贩卖机的品类扩展,体积也必然扩大成像冰箱一样的自助贩售机,再扩大也就成了下一个缤果盒子,只不过SKU会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不同罢了。

多场景与突围者

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的投放场景,有声Voice先前提出过会场、沙龙甚至是已对人群做过筛选的星级酒店和高校。现在的参与者方,如果小7,将投放场地瞄准到了各个楼宇间的电梯等候厅,依靠楼道监控和物业管理来降低货损率。

不管投到哪儿,核心逻辑始终不变,尽可能靠近受众和降低货损。

下一个突围者未知,也可能从始至终都不存在突围者,这是一场后加入的巨头们的游戏还是属于那些敢于走弯道企图实现超车的玩家,难知也易知。

继办公室无人值守货架之后 无人零售的下一个突围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