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山路加油站糾紛引發的,關於貧窮、尊嚴與安全的思考

貧與窮在很多人的意識裡,也許並沒有很大的區別,而實際上卻有很大的不同,貧字實指物質上的匱乏,一分錢要當成兩分錢來花。而窮字主體實為蠻力,實質是指精神上的匱乏。指的對象不同,意義也就不同。


從巴山路加油站糾紛引發的,關於貧窮、尊嚴與安全的思考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都有想過上富有生活的美好願望,很多人潛意識中都有崇尚富有,鄙視貧窮的想法。這本身並沒有錯,錯就錯在,不少人把這種崇尚與鄙視對象延伸到了現實中的人。

在現實生活中,貧窮的人實質上分為三種,一種是貧而不窮,一種是窮而不貧,另一種是既貧又窮。人們無形中的這種錯誤延伸,就會帶來一個很嚴重的後果。這種大是大非的淪陷與誤區,極可能給公共安全帶來極大的風險。現實中貧乏得只剩下尊嚴的人,如果還受到大眾無理由的鄙視,得不到作人應有的尊重,就極可能會失去對生命的最後一絲希望,產生報復社會的仇恨情緒。這將會成為全社會的災難,所有人都將會是受害者。


從巴山路加油站糾紛引發的,關於貧窮、尊嚴與安全的思考


昨天傍晚經過巴山西路加油站時,突然聽到裡面有人大聲喧譁,原來一位騎摩托車的老者在加油時,疑似受到了工作人員的怠慢,感到自己沒有受到應有的尊重,於是老者在現場與工作人員理論。而這時等待加油的車已積了很多,其中有位小車司機站出來對老者咆哮,叫老者把車挪開,顯得很不耐煩。老者理性的將車挪開後,折返回來也試圖與他講理,而司機用:關我屁事來應答。

儘管現場排了很多的車,有很多的人,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句寬慰話或公道話。當老者與司機面對面相互咆哮時,我隱約產生一種莫名的擔心與恐懼,擔心老者會突然拿出件攻擊性武器。或是拿出打火機點燃某個東西。

幸運的是,老者最終選擇了負氣離場,看得出是一個非常理性,值得尊敬的人,全程他只是在要求有人能和他講理,他難道錯了嗎?但現實卻沒能給他一個公正的評價。從這件事來看,很顯然,他成為了現場眾多人眼中鄙視的對象:貧窮的人。很幸運這次面對的是一位理性的老者,如果換成是一位衝動型的年輕人,後果真的很難想象。

別以為這只是單純的想象,以往無數慘痛的公共流血事件在發生前,缺的就是這種覺悟與意識,最終才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如此,迴歸本源,為人為己,也為每個人和諧安全的生活環境,請還人以應有的尊重,尊重身邊的每一個人,尤其是生活中貧乏得只剩下尊嚴的人。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