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山路加油站纠纷引发的,关于贫穷、尊严与安全的思考

贫与穷在很多人的意识里,也许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而实际上却有很大的不同,贫字实指物质上的匮乏,一分钱要当成两分钱来花。而穷字主体实为蛮力,实质是指精神上的匮乏。指的对象不同,意义也就不同。


从巴山路加油站纠纷引发的,关于贫穷、尊严与安全的思考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有想过上富有生活的美好愿望,很多人潜意识中都有崇尚富有,鄙视贫穷的想法。这本身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不少人把这种崇尚与鄙视对象延伸到了现实中的人。

在现实生活中,贫穷的人实质上分为三种,一种是贫而不穷,一种是穷而不贫,另一种是既贫又穷。人们无形中的这种错误延伸,就会带来一个很严重的后果。这种大是大非的沦陷与误区,极可能给公共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现实中贫乏得只剩下尊严的人,如果还受到大众无理由的鄙视,得不到作人应有的尊重,就极可能会失去对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产生报复社会的仇恨情绪。这将会成为全社会的灾难,所有人都将会是受害者。


从巴山路加油站纠纷引发的,关于贫穷、尊严与安全的思考


昨天傍晚经过巴山西路加油站时,突然听到里面有人大声喧哗,原来一位骑摩托车的老者在加油时,疑似受到了工作人员的怠慢,感到自己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于是老者在现场与工作人员理论。而这时等待加油的车已积了很多,其中有位小车司机站出来对老者咆哮,叫老者把车挪开,显得很不耐烦。老者理性的将车挪开后,折返回来也试图与他讲理,而司机用:关我屁事来应答。

尽管现场排了很多的车,有很多的人,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宽慰话或公道话。当老者与司机面对面相互咆哮时,我隐约产生一种莫名的担心与恐惧,担心老者会突然拿出件攻击性武器。或是拿出打火机点燃某个东西。

幸运的是,老者最终选择了负气离场,看得出是一个非常理性,值得尊敬的人,全程他只是在要求有人能和他讲理,他难道错了吗?但现实却没能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从这件事来看,很显然,他成为了现场众多人眼中鄙视的对象:贫穷的人。很幸运这次面对的是一位理性的老者,如果换成是一位冲动型的年轻人,后果真的很难想象。

别以为这只是单纯的想象,以往无数惨痛的公共流血事件在发生前,缺的就是这种觉悟与意识,最终才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

如此,回归本源,为人为己,也为每个人和谐安全的生活环境,请还人以应有的尊重,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尤其是生活中贫乏得只剩下尊严的人。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