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声生理——声音传入人耳的途径

听觉的形成是一个由机械声学转化为神经生物学的系统过程,它包括从外耳收集声波、中耳传声到耳蜗引起基底膜振动、毛细胞纤毛弯曲、产生神经冲动以及中枢信息处理等过程。

声音传到内耳有气导和骨导两种机制。

气导机制是指声音通过空气传导。当发声时,振动的声波被耳廓收集,经外耳道到达鼓膜,引起鼓膜-听骨链的机械运动,其中镫骨底板的振动引起前庭窗运动而将能量传入内耳外淋巴。常把这一过程简称为气导。

声波传入内耳的外淋巴后变成液波振动,从而引起基底膜振动,位于基底膜上的螺旋器毛细胞静纤毛随之弯曲,产生生物电活动,释放神经递质刺激螺旋神经节细胞轴突动作电位。所产生的神经冲动沿脑干听觉传导系统到听皮层中枢产生听觉。

当出现鼓膜大穿孔、听骨链中断或者固定等疾病引起经卵圆窗径路障碍或者中断时,鼓室内的空气可先经圆窗膜振动引起内耳淋巴压力的变化产生听觉。

骨导机制,即是骨传导,指声波沿颅骨传至内耳,使内耳淋巴液振动而引起基底膜的相应振动,其后的传导路径和机制与气导相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