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嘴裡的旺雞蛋

一箇中年漢子,拎著兩個無紡布袋子從我面前走過,嘴裡機械的吆喝著,活珠子。六合活珠子。。。

隨著陣陣吆喝聲,我的腦海裡不知怎地,思緒突然往回走了幾年。

前些年,南京城裡還不太流行吃活珠子,那時候百姓口裡唸叨的還是旺雞蛋。。。

南京人嘴裡的旺雞蛋

每年春夏之交,花紅柳綠,街頭路口,常常有一中年或老年婦女,守著一煤球爐,爐上架著一口鋁鍋,有時甚至就是一個鋁盆。鍋裡滿滿的一盆雞蛋,哦,不對,一盆旺雞蛋。何為旺雞蛋後面再說。爐子旁有妙齡少女圍坐,只見一個個那妙齡美女翹著蘭花指,在鍋裡撥一下,點一下。然後拿起一個蛋,晃晃,聽聽,對著太陽照照。點點頭拿起蛋,對著鍋沿輕輕一磕,用纖纖細指小心剝開一個小口,櫻桃小嘴一吸,眼一閉,嘴一咂,臉上露出難以言表的微笑。接著慢慢的用纖細小手輕輕的剝去蛋殼,露出一個小小的雞頭,接著露出細細絨毛的小雞。用手輕輕的拔去絨毛,拿起旁邊的瓶子倒出點細鹽,講究點的還有顏色深一點的椒鹽,倒在盤子裡或倒在手心。把小雞輕輕的沾一下,咬一口,在沾沾,在咬一口。剩下大半個身子,在沾一下然後整個放入嘴裡。咀嚼幾下,回過頭去嫣然一笑。迷倒後面一片,天下美味不過如此。。。

南京人嘴裡的旺雞蛋

旁邊還有小姑娘,和老闆娘交流著,幫我找個半雞半蛋。。。還有人要全蛋。每個人不同的表述著,有些喜歡全雞,有些喜歡全蛋,有些喜歡半雞半蛋。各人各取所需。春夏之交,街頭小巷,各路美女或同行,或單叱(chi)目標一個旺雞蛋。但見街頭只見美女不見漢子,是否南京的漢子不待見旺雞蛋?否也!我認識的一個漢子就對旺雞蛋情有獨鍾。只是一個大老爺們蹲在街頭與一群娘們為伍似乎不雅。這爺們就託人從江北浦口,六合等地的養殖場把孵小雞過了日子的蛋買回來,自己在家裡煮著吃。笑話的是天熱常常會有時買到家時,雞蛋變小雞了。。。哈哈!這些年來好像吃旺雞蛋的不多了,開始流行活珠子了。不過好像現在吃活珠子的人也不多了。不過再怎麼吃活珠子也沒有那種街頭爐邊,敲敲,吸吸,輕剝細嚼,吃旺雞蛋的那種感覺,那種溫馨,那種嫣然一笑,那種喜上眉梢的情景了。

南京人嘴裡的旺雞蛋

關於活珠子或旺雞蛋,似乎並無太明確的區別,下面表述一下各自區別。

活珠子

活珠子是南京著名的特產,屬金陵小吃,是當雞蛋即將孵成一個生命但是又沒有完全成形,蛋裡面已經有了頭、翅膀、腳的痕跡,這種亦雞亦蛋的雞蛋孵化物叫做“活珠子”。“活珠子”是經傳統孵化發育而成的雞胚胎,因其發育中囊胚在透視狀態下形如活動的珍珠,故稱“活珠子”。 活珠子是民間一大補品,具有養顏美容、保健補血等功效,其營養成分與普通雞蛋相比,活珠子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氨基酸和嬰幼兒所必需的2種氨基酸,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的牛磺酸增加近20倍,促進嬰幼兒骨骼生長和防止老年骨質疏鬆所需的鈣增加6倍多,其它營養成分均顯著高於普通雞蛋。而對人體不利的脂肪含量下降50%,膽固醇僅為原有的五分之一,一枚活珠子的營養價值可以和同樣重量的犛牛骨的營養價值相媲美。 活珠子和旺雞蛋是有區別的,旺雞蛋是孵化不成功的雞蛋,而活珠子則是十二天左右的正在孵化中的雞蛋。二者的味道也有較大差別,活珠子的味道更加鮮美,且營養價值更高。

旺雞蛋,又名毛雞蛋,活珠子,是一種小吃。傳統上指將孵化失敗的雞蛋清水煮熟,一般剝殼蘸精鹽食用。近年來,因為衛生原因,已逐漸改用正常孵化15天左右的健康雞蛋作為原料。

南京人嘴裡的旺雞蛋

有些人認為食用未發育完全的雞的胚胎是一種殘忍的行為,但是許多人堅持認為這僅僅是一種飲食習慣而已

旺雞蛋是南京人,尤其是南京女孩喜歡的一樣街頭小吃。她們對於旺雞蛋的狂烈熱愛,在外地人看來很難以理解。旺雞蛋的原材料價格非常低廉,其實就是沒有捂出來的死雞雞蛋,有的蛋裡小雞已經成形,有的還是雞蛋狀,所以能不能吃到整雞就全憑運氣了。一般賣者喜歡在街頭架一個小煤爐,上面擱一鋁製臉盆,盆裡煮著上下漂浮的旺雞蛋,人們圍坐在爐子旁邊,憑自己的經驗挑選“整雞”,敲開剝殼、沾鹽、開吃。粗獷一點的人一口一個,全然不顧什麼雞毛、雞腸之類的東西,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因為個兒小,一般人都能吃上五六個,吃完了,還咂巴咂巴嘴,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現在,還新出產一種各為“活珠子”的旺雞蛋,不同的是“活珠子”不是死雞蛋挑出來煮,而是直接把正在孵化的正常健康的雞蛋製成旺雞蛋。所以吃的時候也用不著挑了,全是整雞,絕對不會吃出半個蛋來。

南京人之所以喜歡吃這種食物,是因為其非常美味,而且很補,其實它就是雞胚胎,營養成份與人體胚胎相同。

以上關於活珠子或旺雞蛋的說法來自網絡。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