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本文系以亲身经历为主线,部分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整理。全文约2,200字,阅读需约十分钟。

仅以此文献给有着类似经历的70、80后的童年,希望大家可以寻找美好记忆,珍惜当下,关注偏远山区儿童。


印象中,童年时光的大半都是放牛。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那个时代的农村,牛是标配,也是一份贵重“家产”,甚至有些还几家共同养一头。

但凡会跑会跳的孩童,无论是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放牛几乎都是无法逃避的“重任”。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牛绳一牵,约束自然就来了。

但约束之下,也还是有无穷尽的乐趣。


春寒料峭至鸟语花香时节,能玩的东西不多。青草还没有长高,山坡的柴火林是牛儿们青睐的场所。对于放牛娃来说,也是理想的“采花”之地。

兰花

兰花现今是我国保护物种之一,但孩提时代的乡下,山野间其存量还比较大。放牛时采两朵回家放瓶子里养着,香飘满园十几天,故本土又称“香花”。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兰花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树兰

杜鹃花

在都市里,绿化带有偶见杜鹃花,稀疏且略带泛白的花瓣,让很多人难以想象什么叫“红似火”。而在秦岭以南的丘陵地带,4月份前后漫山遍野可见的,杜鹃花可谓当仁不让。

杜鹃花虽没有兰花的清香,但漫山遍野的“红火”,依然是博眼球的主角。那时候没太多卫生常识,摘取的杜鹃花去除花蕊后可以用小柴枝串成鸡毛掸子状,一边走一边生吃。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吃,人之天性。

这里说的吃,可不是一日三餐的主食。

放牛娃的时代,没有多少加工零食,更别提有零钱去小店买买买。

可放诸野外,一年四季,几乎都没闲的时候,这也正是放牛生涯的执行动力。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临近春末

莓 系列,排着队的持续贡献

梅泡(pao 发轻音)

最先上场的是梅泡,又称三月莓,学名茅莓。

“泡”对应“莓”,是很多地方对“莓”系列的俗称,“梅”对应的是“黄梅”时节。这个品种的果熟多在梅雨季。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梅泡的特殊口感,激活了放牛娃的味蕾。

可惜的是,梅泡持续时间不长,梅雨季一过,其也瞬即下市。

不过,这对“吃货”们来说,完全不构成挑战。

紧跟其后的,陆续还有树上泡、地泡呈上。

树上泡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树上泡也是多地俗称,又称五月泡、刺泡、悬钩子、树莓,学名覆盆子。其茎、枝相对挺拔,果期时间相对较长,果形似草莓,相对草莓个头偏小。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地泡

地泡又称插秧泡、六月泡,学名蓬蘽(lěi)。茎枝矮小,果实大,味甘甜,口感细腻。茎枝形式草莓。贴近地面,故称“地”泡。

不熟悉的小伙伴一定要注意,其有茎、果均一定相似度的另一品种——蛇泡(蛇莓),有一定毒性,建议不要轻易采摘和食用。小时候的传闻是蛇爱吃,咬过,有毒。蛇莓的主要价值是入药。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蛇莓(有毒)

当然,以上的可食用泡(莓),也均可以入药。

地泡在初夏后,也将要隐退。至此一年一度的泡季结束,前后持续约2~3个月。

卢都

与“泡”同季的,还有另外一个品种的野果——“卢都(音译)”,又称牛奶子、羊奶子、蒲颓子、羊山咪,学名羊奶果。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卢都 成熟前多数很酸,籽大,成熟后甜,但保留期短(成熟后易掉落),也只有在春末夏初野果不多的时候能受放牛娃的青睐。

山楂系列

仲夏至入秋,野果子选择空间开始多起来,这期间山楂系也是一大主角。从六、七月分至十月末,不同品种的山楂持续供应,展示其独特的色系和味系。

茅楂

又称映山红果、山梨(果)、酸梅子、酸楂,学名山楂。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茅楂的口感也是多样的,不同时期不同的品种,将酸、甜、脆、香、糯一 一展现了出来。

同“莓”系列,“山楂系”也有不宜直接生食的药用山楂。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药用山楂特征:色泽不圆润,个头小,肉质硬,味道苦。

除了山楂系外,夏季还可以吃到的野果,有:

初夏的杨梅(梅雨季之后)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中夏的桑葚(又名 桑泡、桑果)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中夏的野葡萄,多生长在水边,比市面常见的葡萄个头小很多。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百果飘香,也是放牛娃最欢乐的时光。

这份欢乐是多方面的。

一来天气好,不躁不热,秋风宜人。

二是帮忙干完农活,心里没有太大压力。

三则牛管理起来轻松,干完一个“双抢”的体力活,牛需要大量进食,放在山洼里一整个下午不会乱跑,乖乖的啃着草皮。

最后重要的一点,就是野果满山,都不用挑地寻找的。

除上述的“山楂系”常见外,如下野果也较常见。

野生猕猴桃

相对于商超出售的猕猴桃,野生猕猴桃个头较小,八九月可以开始采摘。刚采摘的猕猴桃不宜即食,需要捂置一段时间至软化,味甘甜。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当然也可以等待十、十一月霜降或初雪后采摘,这时期采摘的可以即食。

野板栗

秋季,在向阳的山坡面,野生板栗亦有漫山遍野之势。相对于市面常见的板栗,其形状和口感均无太大差异,只是个头略小。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苦李子

初入口略感酸、涩、苦,吃着吃着苦中带甜。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有常见的,相对也就有不常见。

相对于城市里的童年,接下来的这些野果,他们是很难想象其画面和口感的。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八月瓜,常称八月炸,味酥甜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金樱子,常称刺郎子,味酸甜涩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枳椇,常称拐枣、金钩子,味甜有酒香气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乌饭子,又称乌米,味似蓝莓,酸甜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毛栗子,板栗的一个品种,味粉甜



说到冬,大家脑补的画面可能是大雪纷飞。

对于放牛娃来说应该很艰苦,很枯燥,其实不然。

冬天的放牛娃,依然能找到他们的乐趣所在。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在三九天之前,山间零星还能找到一些残留的野果(未从枝藤上掉落 且 未被禽兽叼食),像山楂、苦李子、金樱子、野生猕猴桃等。

除了野果子,地下也能掘出美味来。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偷刨红薯(人工种植)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挖葛根(野生)

鉴于天气寒冷,放牛的时候爱生一堆柴火。

冬天天气干燥,枯枝败叶随便拾点,生个火不是难事。

而就生火这事,也能搞出许多名堂来。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烤地瓜、烤红薯、烤玉米,甚至还可以烤叫花鸡

随着时代的变迁,牛耕人挖的传统劳作模式已慢慢摒弃,牛的必要性显然受到挑战。而一头牛还得花一个劳动力的时间放养,很多家庭纷纷售卖了陪伴多牛的老牛,放牛娃随之也获得“解放”。

卸掉了放牛的“重担”,一开始是轻松的,新奇的,无束的。伴随着年龄的成长和知识的累计,曾经的放牛娃陆续离开了那个山村,走向城市。

多年以后,每当忙碌到毫无半点闲暇时光,每当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每每回想放牛娃时的悠闲经历。想着想着,曾经的野果味道,不经意在舌根上打转,但却再也没真实过。

放牛娃的童年,并不孤单

期间,也曾回到当初的地方,寻找记忆中的野果。可惜如同岁月,已经找不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