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一体全面保障 天府新区:让教师职业被羡慕被尊重


●创新晋升制度,让教师实现自身价值;

●奖励公平全面,每位教师都具职业获得感;

●招才引才,不拘一格,周边教师蜂拥而来。

三维一体的创新体制,让天府新区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产生强大的吸附能力,让优秀教育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有获得感,有幸福感。”

三维一体全面保障 天府新区:让教师职业被羡慕被尊重

天府新区第三届教职工运动会啦啦操表演

2017年情人节,复旦大学博士生陈仓佚,遇到了自己职业生涯里最美的一段缘分。这位来自中国顶尖高校的博士,成为天府新区的一名中学教师。

很多人对此不解,复旦博士,放弃国防单位的科研工作,选择做中学教师,值吗?陈仓佚对此并无纠结,“投身基础教育领域,将所学知识带给孩子,影响更多的人,这个是我的梦想”。

如今一年半过去,这位孩子们口中的“陈博士”,对自己的选择依然初心不改。“选择天府新区,是我最正确的一个选择。作为国家级新区,天府新区有最先进的教育理念,有高起点的教学平台,还有不拘一格的用人制度,这些都是让我非常喜欢的地方……好多同学都很羡慕我,说我太幸福了,我也觉得自己很幸福。”

数据显示,在这个正式成立刚四年的国家级新区,从2014年开始,像陈仓佚这样的教育人才不断涌入。在谈及在天府新区做教师的感受时,他们不约而同都提到了一个词:幸福。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天府新区的数千名教师,则为这句话增加了新的注解: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感染培养幸福的学生。

80后一线老师成功竞聘副校长,“打破传统机制,也打破职业倦怠”

做事条理有序,谈话铿锵有力,这是华阳中学副校长陈冲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如果仅凭第一印象,很多人会惊讶:这位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副校长,看起来是如此年轻。

事实也是如此,陈冲去年从一名教师晋升为副校长时,只有34岁。

2017年,天府新区率先创新打破编制机制,面向全区公开招聘26名副校长,陈冲成为其中一名报考者,在经历了笔试、面试两轮考核后,这位普通数学教师成功竞聘上华阳中学副校长一职。

如果按照一般的晋升路径来分析,陈冲此前的经历其实很普通。2006年,从四川师范大学毕业后,陈冲开始在华阳中学任职数学教师,十多年里,除了一线教学,他仅仅是担任过年级德育干事和学校德育处干事。

他给记者算了算,传统晋升渠道需要考察任职者教龄和年龄,如果要从普通教师晋升副校长,至少还得花上10余年时间,“新区以独特的视觉打破了传统,给真正有实力和想为新区做事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平台。”

谈及报名初衷,陈冲坦言原因有三,一是自己在教育岗位有好些年了,想尝试新的岗位;二则是希望通过更高的平台学习到更多;三是看到了新区政策的灵活,是一种大胆的创新。

不过,虽然竞聘成功,却并不意味着他的副校长职务就能一直高枕无忧。和陈冲一起竞聘成功的,共有26名副校长。26人均以聘任制的方式进行管理,每年还将面临一次考核,如不达标,就只能让位。论及这种制度的优势,陈冲引用了两句朱熹的诗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活水从哪里来?从危机感中来,从竞争中来,要想不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和进步,保证新区的教师团队、管理团队一直充满活力,打破职业倦怠。”

一年的试用期很快过去,陈冲坦言,自己受益颇多,“角色的转换让我能够站在更开阔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同时,对我个人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也有了极大的提升。”记者了解到,在今年的考核中,陈冲顺利通关,谈及未来工作,他满是期待:“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新的岗位有新的挑战,我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同样竞聘成功的天府五小副校长胡睿,谈及这样的创新举措,他说:“新区打破编制的做法给予了我更好的平台,同时激励我不断前行。只要有足够的能力,没有编制也能当上副校长。”

奖励全面覆盖,培训终身覆盖,让全学科、全年龄段的老师都拔节成长

用晋升制度的创新,打通老师成长和晋升的路径。这只是天府新区“三维一体”让老师有幸福感、有获得感的其中一个维度。

在第34个教师节前,经过严格的推荐考察,天府新区1名教师被评为四川省优秀教师,5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特级教师,5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优秀青年教师,5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教坛新秀,1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师德标兵,4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优秀支教教师,13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优秀班主任,5名教师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德育工作者;同时评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第二届学科带头人80名,优秀青年教师40名,教坛新秀67名,十佳班主任10名,优秀班主任120名,优秀德育工作者27名。

如果对383名获奖者做一个简单的数据分析会发现:被表彰的教师覆盖了全年龄段,有刚毕业的青年教师,也有扎根教育事业数十年的资深教师;从学科分布来看,也是不分科,而是全学科覆盖。“这样做的初衷,就是要让每个年龄段的老师都能看到职业的发展期待,每个学科的老师都能切实感受到做老师的幸福,让每个不同岗位的老师都能感受到职业尊重”。

此外,在实际教学中,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时常发现,一次性教育已经难以满足时代新要求,终身培训的必要性已经愈发凸显。为了保障新区教师可以随时充电、终身更新,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8年上半年,天府新区就为教师提供了多场专业学习,全方位覆盖区域内教师,培训内容涵盖读书沙龙、STEAM课程、中小学信息学、种子教师培训、优课教学等,“每个教师都能在其中找到对应的学习项目”。

最高激励资金55万,让优秀教育人才“愿意来,留得住”

2016年8月,天府新区印发《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实施办法》,因为其中第七条明确公开对引进教育人才的待遇激励政策而备受关注,这个办法也因此被教育圈人士称为“新区七条”。

记者注意到,《实施办法》中,对引进的省级(含副省级城市)学术(技术)带头人、特级教师(校长)和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发放激励资金从40万元到55万元不等;对引进的地市级学科(技能)带头人、特级教师(校长)和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发放激励资金从30万元到43万元不等;对引进的中央教科院组织的全国学科教学大赛、省教科所组织的全省学科教学大赛、市教科院组织的全市学科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发放激励资金10万元到3万元不等。

此外,对引进的拥有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硕士学位的留学回国人员、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也将发放相应的激励资金。

“简单概括,就是对人才进行有层次划分,不同层次将会有不同奖励。据统计,近几年来,每年预计有300万元到600万元用于该专项奖励。”

创新的晋升制度,保障了教师的成长通道;公平全面的奖励制度,让每一位老师都能收获职业获得感;不拘一格的人才引进和激励制度,从待遇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三维一体的创新体制,也使得天府新区如同一块巨大的磁铁,产生强大吸附能力,让优秀教育人才“愿意来,留得住,有获得感,有幸福感”。

依托强大的人才保障和硬件改善投入,天府新区2017年基础教育公共服务满意度位居7个中心城区第二名。

专家点评:全面提升教师幸福感,天府新区的探索具有样板价值

“如何提升教师幸福感和职业获得感,这是教育界一个长期、重大、但是又很棘手的课题。”教育专家纪大海告诉记者,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待遇保障,职业成长,专业提升,精神状态……每个方面都缺一不可。”据此,纪大海表示,“(天府新区)不论是对教育人才设置的高额奖励,还是打破编制让有能力者得到晋升,其实都是在从多个维度让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让区域内的教师切实感受到新区对教育的重视,对教师的尊重。所以,这种探索也很具有样板价值。”

成都师范学院教授、成都市陶研会会长姚文忠表示:“如何让教师对于未来成长感到安心,如何让教师在教学上有无穷的热心,如何让教师在职业生涯中能够静心,这是个‘木桶考验’,出现任何一个短板都不行……(天府新区)全面提升教师待遇,对名优教师不吝奖励,创新晋升制度保障职业成长,全覆盖式的荣誉奖励,这些都是留住人才的重要举措,我认为,这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也由此可以看到天府新区发展教育的决心。”

三维一体全面保障 天府新区:让教师职业被羡慕被尊重

天府新区教师教研活动

成都商报记者 许雯

图据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委会基层治理和社事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