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中「空」和「色」分別代表什麼?

紅塵修行者1129


色,有相有形,能感知得到的,都叫色。能看見的,能聞到的,能聽到的,能品嚐到的,能觸摸到的都叫色。能想到的,也叫色。拿儀器探測到的,還是色。我們的宇宙也是色,所以,我們生活在色界。我們自己也是色界的一部分,這個身體叫色身。我們的慾望就叫:色慾。你喜歡女人叫色慾,其實喜歡錢,喜歡房子都是色慾。

虛空,不是空。虛空也是色。什麼都沒有,也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相,也是有相,什麼都沒有,這個叫無,不叫空。什麼都沒看到,什麼都沒聽到,什麼都沒觸摸到甚至什麼都沒想,這都是色,不是空。因為什麼都沒想,是需要有一個前提的,就是必須有個“我”,才能什麼都沒想,還是有。

空是什麼呢?空肯定不是什麼都沒有了。空指的是:因緣。是因緣不是姻緣。

真空生妙有。

我們這個色界是怎麼來的?從空中來的,空就是因緣。緣起了,就有了這個世界。緣起了,這個世界上就有了個我。緣起了這個世界上就有了個你。緣起了,我就遇見了你。

有緣起就有緣滅。緣滅了,你就離開了我。跟這個世界的緣滅了,你我也都會離開這個世界,最後,這個世界本身的因緣也會耗盡,緣滅消失,然後等待下一次緣起。

有緣還會再見,無緣也不用強求。

心頭影事幻重重,化作佳人絕代容。

恰似東山山上月,輕輕走出最高峰。

我與伊人本一家,情緣雖盡莫諮嗟。

清明過了春自去,幾見狂蝶戀落花。

跨鶴高飛意壯哉,雲霄一羽雪皚皚。

此行莫恨天涯遠,咫尺理塘歸去來。

我為什麼相信佛教,就是因為一直以來有些問題在困擾著我,這些問題科學解答不了,在佛學裡卻有答案。

我是做設計的,在這行乾的比較順利,通常每份業務我都能比其他同事做得更漂亮,又快又好。說心裡話,我幹得遠比別人輕鬆,他們加班熬夜的,多長時間不出成績,我邊聽歌邊玩遊戲,擺弄擺弄作品就出來了,因為我總是有靈感。

然後,問題就出來了:靈感是哪來的?

在沒有工作的時候,我總感覺心裡空蕩蕩的,也不知道自己會些什麼,但只要工作一到手裡,在那擺弄一會,靈感就來了,我就能做得比別人好。所以有些年我也一直在糾結:我怎麼就有靈感了呢?這靈感從哪冒出來的?怎麼就一張白紙,我在那鼓搗一會兒,一幅漂亮的作品就出來了?

等到接觸了佛法,我找到了答案:從空裡來的。因緣成熟了,靈感就來了。為什麼我走上了設計師的崗位,幹得還比較順利,是因為以前就種下了這個因,現在緣成熟了。在設計師的崗位我可以吹噓一下,但實際上我也嘗試過很多其他的工作,都是以失敗告終,在別的行業我是相當是失敗,表現極其的笨拙,這就是沒緣。

而靈感也是,在那擺弄一會,就是再等因緣成熟,時間到了,它就來了。沒靈感就是因緣不成熟。

就像郭德綱,一看他天生就是幹相聲這行的,跟相聲的緣極深,其他演員再努力你也幹不過他。緣深,就是天賦,緣淺就沒天賦。在感情上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體驗,有個人你怎麼真情也得不到,而有個人,你甚至是討厭,最後也躲不掉。事業也是如此,有的人很精明、很努力,最後還是一文不名,而有的人則是稀裡糊塗,幹啥都掙錢。

這都是空在起作用,都是因緣在背後操縱著。就像他跟王健林緣最深,生下來就叫王思聰,你偏偏跟個偏遠地區的農民緣分深,咱們誰都沒辦法。

有個朋友曾經給我留言說:出家人一切皆空。

大家現在就不要再把這個空理解為看破紅塵了,什麼都沒有了,一切都是虛幻了......這些。出家人一切皆空的意思是:

修行人一切隨緣。

回頭看來一下,也洋洋灑灑打了一大篇字。說實話,沒絞盡腦汁,根本沒怎麼想,這些文字就出來了,這些想法就從腦子裡顯現出來了。這就叫空:本來什麼都沒有,因緣成熟了,就有了,就有了這篇字,這些話,就是色。

因緣成熟了,我就打了這麼一篇字,因緣成熟,你就看見了這一篇字。仔細想想,這並不容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銳視覺何老師


諸相相色空,般若空色相。



暢遊虛空


佛家之“空”並非否定物質界的存在,而是指物質界諸物的變幻無常和不確定,不恆定的空性,而“色”是泛指物質界存在的一切既“諸色相”。“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則謂:不恆定既是整個物質界的共性,而整個物質界的共性則是不恆定的。如果學過高能物理學的人便會加深理解“空”的含義,因為通過強相互作用衰變的“共振態粒子”(如△粒子、∑粒子等)它們只能存活一千萬億億分之一秒左右,它們的壽命之短達到了驚人的地步,以致於人們很難用確切的形容詞來描述它們的衰變過程,粒子物理學家即使用最優的實驗手段也無法直接測量它們,而只能用間接的方法推算出它們的壽命。


淨心齋5303038266684


色與空,即實與虛!代表互相對立的東西,即好與壞,長與短,深與淺等等!色與空可互相轉化,即空即色!如人的好壞,好人可變成壞人,有優秀學生變階下囚!有壞人變好人。漢奸跑到日本,成了日本恩人。


閱海人


色,代表整個宇宙的自然現象、精神現象、物質現象(包括人的身體)。空,是整個宇宙在一秒鐘2240兆次(一兆一萬億次)的生滅產生出來的幻相,故稱為有為法。所以,一切有為法(整個宇宙),如夢幻(夢境)泡影(水泡),如露(露水)亦如電(閃電),應作如是觀。人類,說穿了,是在惡夢裡沒有清醒過來的“夢中人”。南無阿彌陀佛!


我看我亦非我


色是什麼?色是一切有形的總稱。有形是什麼?有形是能感知的一切物質的本源。色可以是聽覺,視覺,味覺,嗅覺,觸覺等。

在修行人看來這一切都是虛空的,是不存在的,就像放映了一場電影,開始和落幕只是一個過程。實際任何事都是如此結局,塵歸塵土歸土,無一倖免?。

空不是無,無有色不是空。空是無感,是色的對立面,世界的本源。就像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何為悟空,實已成佛。最後悟空說能把我的金箍去掉,還我自由。金箍本是色相,心已修空,何來金箍,因此一句,方能成佛。

後世有一高僧頓悟,詳細說明了空與色的關係,與有緣人分享。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臺,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天一閣農業


空空如也是大千,大千世界觀心田,空處不空道至簡,色中自有真相顯。看破放下才智顯,修心見性才知難。無得見性成佛道,一念之間渡貪婪。緣分還是真心歡,開心才能妙心念。苦惱願是心雜念,苦中無數空在前。要知色空道至簡,妙處修心智慧顯。


雲海良緣


色即感知和通過工具感知到的東西,空是感知不到沒感知到的東西。二者互相包含,處於互相變化的對立統一運動中。色空觀是佛教的核心觀念之一,實際上與現代辯證法具有同一性,都是一種世界觀。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總觀念和總態度。只不過色空世界觀是消極的,凡事只講緣,後者則是積極的主動的,除了緣,即運動規律的客觀性外,也強調人類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而後者則更為科學和全面。


棗霞


色是指物質和物質現象。即佛說,四大及四大所造色。它們是因緣和合而生。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滅盡,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當下即是空。~參閱雜阿含經之第一義空經。


刀刀22983197


色即是空來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觀世音菩薩成道的心得,尤為珍貴。所謂色,是五蘊--色、受、想、行、識的概括。

所謂色即是空,是無常,無自性的意思。舉個通俗點的例子,我們眼前的一個桌子,它究竟是什麼?只要認真思考,就會知道,桌子是木頭做的,木有來自大樹,樹木來自種子......那將來呢?這個桌子必然會壞,又變成木頭,變成泥土。所以這個世界上你看到的任何事物,其實都在無常變化,這個就是空。

那空即是色呢?這裡的色指的是因緣際會。再拿剛才的桌子來講,種子要成為樹木,要有土壤和水、陽光,這些就是緣。我們六道眾生之所以不停輪迴,那也是我們的共業所致,是緣。所以色即是空告訴我們凡是無常,空即是色告訴我們因緣際會,因果循環。觀自在菩薩用心經度化大家,望有緣人能明心見性,究竟成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