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到的癌症病人基本都是瘦子,胖子很少患癌症?


我们看到的癌症病人基本都是瘦子,胖子很少患癌症?


为什么有人说患癌的基本上都是瘦子?胖子很少患癌?

因为“有人”说反了!

事实是,并非“患癌的基本上都是瘦子”,而是“超重/肥胖是排在吸烟之后,是全球癌症风险增加的第二大独立因素。”

13种癌症被确认为肥胖相关癌症


我们看到的癌症病人基本都是瘦子,胖子很少患癌症?


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WHO/IARC)在2016年4月发布报告称,基于令人信服的证据,超重/肥胖与包括食管腺癌、乳腺癌(绝经后)、结肠和直肠癌、子宫内膜癌、胆囊癌、胃贲门癌、肾细胞癌、肝细胞癌、卵巢癌、胰腺癌和甲状腺,以及脑膜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等13种癌症风险增加相关。

这13种癌症被称为肥胖相关癌症(obesity related cancers),构成全球癌症负担的50%。

其实,早在2002年,IARC专门工作组得出结论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体重增加可增加结肠和直肠癌、食道腺癌、肾肾细胞癌、乳腺癌(绝经后)和子宫内膜癌等5中癌症的风险。

2016年4月在法国里昂发布的报告,新增加8种癌症,总共确认超重和肥胖增加上述13种肥胖相关癌症风险,并发现肥胖程度与癌症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着剂量反应关系,即肥胖度越高,癌症风险越大。

肥胖评价指标仍采用惯用的体重指数(BMI)。

我们看到的癌症病人基本都是瘦子,胖子很少患癌症?


工作组通过对1000多项流行病学研究的综合分析,以18.5至24.9正常BMI作为基准,发现,对于结直肠癌、胃贲门癌、肝癌、胆囊癌、胰腺癌、肾细胞癌,超重者相对风险为1.2〜1.5,肥胖则进一步增加到 1.5~1.8。

对于食管腺癌,BMI为40以上重度肥胖,相对危险度高达4.8。

BMI与绝经后乳腺癌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向剂量反应关系,每5个BMI相对风险增加10%,特别是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对于绝经前乳腺癌,BMI和风险之间存在着负相关系,这也与此前的研究结果相符合。

BMI与子宫内膜癌之间也存在显著正向关系,和强烈的剂量反应关系,超重的相对风险约为1.5,轻度肥胖为2.5,中度肥胖为4.5,重度肥胖高达7.1。

BMI与上皮性卵巢癌之间存在中等度正相关性,相对风险为1.1。

BMI与多发性骨髓瘤之间也存在正相关,超重的相对风险为1.2,轻度肥胖为1.2,中重度肥胖为1.5。

BMI与脑膜瘤和甲状腺癌风险之间也存在正相关。

除以上13种被确认的肥胖相关癌症外,有限的证据显示,过量体脂与致命性前列腺癌、B细胞淋巴瘤和男性乳腺癌之间也存在正向相关性。

另外,包括肺癌、食管(鳞状细胞癌)、胃非贲门癌、肝外胆管癌、皮肤癌(皮肤黑色素瘤)、睾丸癌、膀胱癌和脑或脊髓胶质瘤等癌症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也被纳入研究。但是,或者因为证据不足,或者结果不一致,或者发现不存在关联,暂时不认为肥胖会增加这些癌症的风险。

减肥可以降低肥胖相关癌症风险

一些证据显示,有意的减肥可能会降低癌症风险,特别是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

胖在哪里更增加癌症风险

WHO/IARC在另一项研究中对体脂分布与癌症风险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我们看到的癌症病人基本都是瘦子,胖子很少患癌症?


肥胖评价指标分别采用体重指数(BMI)、腰围(WC)、臀围(HC)和腰臀比(WHR),并与肥胖相关癌症的风险增加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几个肥胖指标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增加的相对风险为,每一个标准差(s.d)BMI增加癌症风险11%,WC为13%,HC为 9%,WHR为15%。

对于不同部位癌症,每个s.d增加结肠直肠癌风险增加分别BMI为16%,WC为21%,HC为15%和WHR为20%。

绝经后乳腺癌显著受雌激素替代疗法的影响,从来没有接受过激素治疗者与曾经接受治疗者相比,每个s.d的BMI,WC和HC增加癌症风险约20%。

对于其他肥胖相关癌症(食管下段、胃贲门、肝、胆囊,胰腺、子宫内膜、卵巢和肾癌),WHR是最稳定的风险指标,每个s.d风险癌症风险增加20%左右。

也就是说,腹型肥胖,即通俗说的苹果型肥胖,更明显增加相关癌症的风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