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绥铁路工人捍卫铁路主权

1922年5月间,中共党员何孟雄受北方党组织负责人李大钊派遣,打入吴佩孚的北洋政府内部,以“交通部密查员”的身份,来到京绥(即今京包)铁路开展工人运动,不久,领导了为反对北洋政府出卖京绥铁路主权的护路行动。

当时,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京绥铁路忙于运兵,经营惨淡,不得不靠借款维持运营。本已债台高筑,局长陈世华又于民国十年(1921年)四月向美国太康洋行借贷美金124.5万元,购入300辆美造车辆,使外债累计高达3600多万银元。

为偿还债务,交通总长高恩洪于次年5月将京绥路主权出卖给太康洋行,规定除每月向洋行交付4万美元外,还需将年息8厘改为1分2厘,并允许美国有权监督京绥路的车辆运输和财政管理等等。这些不合理、不平等的附加条件,实质上,已经把这条当时唯一的自建国有铁路主权拱手让给了美国资本家。

消息传出,全路工人无比愤怒,在以何孟雄为秘书的京绥铁路车务工人“同人会”领导下,组成了“救国护路团”。1922年8月21日,300多名铁路工人打着写有“急起救路”字样的旗帜,去往北京众议院请愿。护路团一路散发传单,高呼“打倒卖国贼!”“宁为护路而死,不忍偷安求生!”等口号。至众议院,秘书王某接见,护路团代表张衡、张济海等6人历数高恩洪以京绥路主权抵债情况,要求严惩交通总长高恩洪。直至对方答应开会提出此案,代表方才离开。全体路工在护国寺东纪照相馆合影后,又一路结队散发传单,高呼口号而去。

北洋政府慑于压力,唯恐事态扩大,出现“五四”运动那样的局面,被迫撤回了已经签订的亡路合同,并惩治了京绥铁路管理局局长陈世华。(杜浙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