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華夏文明,因玉而始。玉石見證了中國的歷史發展,與國家的神權政治息息相關。古人說:“

君子無故玉不去身”。從古至今,中華民族就有佩玉的習俗,中國的玉早已成為中國民族的文化符號。

中國出產或經由貿易傳入中國的各類寶石並不在少數,可為何從古至今,只有玉更獲中國人的青睞?

歷史悠久

如果從興隆窪文化出土的玉玦算起,中國製玉的歷史已經延續了七八千年。早在新石器時期,玉已經成為禮器和工具。而在文獻中記錄的最早傳入中國的他國寶石,則是漢代絲綢之路建立以後,才從中亞一帶傳入中國。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地理位置

從地理位置上看,中國主要產玉,且產地與文明發源聚集地保持著高度一致,這也意味著玉,是古人可以發現並加以利用的最珍貴的材料之一。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文化傳統

遠古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將玉器用於祭祀和祈福的禮器,這種用玉的傳統從此便根植於中華民族的血脈之中,並隨著文明的進步不斷地流傳與提升。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象徵高貴

春秋時期,玉一度成為通貨貨幣,《管子》說:“先王以珠玉為上幣,黃金為 中幣,刀布為下幣”。“完璧歸趙”中價值連城的和氏璧,後來為秦始皇所得,用以制皇印,成為秦至晉的傳國寶。可見當時玉在中國的地位,足以凌駕於黃金之上。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推崇玉器,孔子認為“君子比德於玉”,講究:“君子必佩玉”、“無故,玉不去身”,這便是呼籲將玉作為配飾佩戴最早的記錄。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思想成為中華正統思想,而愛玉的文化,也同樣在上層社會得到發展。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制玉技藝

明清以後,生產力大幅提升,城市手工業商業繁榮,玉器製造也非常發達。這時玉製品開始逐漸走向世俗化,不再是上層社會的專屬器具。尋常百姓也有機會接觸到或擁有玉器。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東方之美

寶石璀璨的光更符合西方人張揚、樂意凸顯自我的民族特點。與寶石相比,玉則溫潤、低調又不失美麗,符合中國人幾千年來形成的內斂、含蓄、溫和的民族性格,所以玉器是東方之美的體現。

為什麼中國人更偏愛玉


▼▽▼

天瓏珠寶

中國國際珠寶交易平臺發起者

分享珠寶專業知識、時尚資訊、行業內幕、經驗交流

誠邀|珠寶代理人

一起分享珠寶知識,讓你更加專業

微信|tianlongjewlery 微博|搜索 天瓏珠寶

APP|中國國際珠寶交易平臺


2、本文所涉及標有(TLONGCN)logo的產品圖均屬天瓏公司所有或網絡轉載,內容系TLONGCN(天瓏)珠寶團隊原創或部分源於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或聯繫後臺授權。

3、網絡環境需要大家共同維護,多一份溝通,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和諧。

*本文章為廣告推廣信息,不全代表本號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