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公益」点赞!漯河“志愿服务+”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

「微公益」点赞!漯河“志愿服务+”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

「微公益」点赞!漯河“志愿服务+”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

资料图

你们对俺们一家人的理解和鼓励,胜过一大车物资。”这是漯河市临颍县瓦店镇上坡高村村民杨新杰的父亲满怀感激地对志愿者说的话。杨新杰的妻子患病多年,自己工作屡屡受挫,悲观失望、痛苦无助的情绪一直包围着他。临颍县精神扶贫志愿者团队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安排了4位爱心志愿者一次次地对这个家庭的三代人5名成员进行心理疏导。慢慢地,杨新杰在志愿者的鼓励下走上了自助自强的生活轨道。

这只是漯河市创新脱贫攻坚新思维,以“志愿服务+”的新模式精准施策、聚力攻坚的一个缩影。除此以外,漯河市结合自身特点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助力脱贫攻坚。

志愿服务+政策宣讲

大力开展“宣讲进家入户·助力脱贫攻坚”和“我来唠唠十九大”等活动。各县区、市直各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组织爱心志愿者,会同驻村第一书记等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宣讲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认真听取贫困群众需求,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促进了脱贫攻坚各项政策的落实,坚定了干部群众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志和决心。

志愿服务+文艺表演

采取“志愿服务+文艺表演”的形式,组织该市文艺工作者或有文艺才能的爱心志愿者认真学习相关政策,深入生活进行节目创作,编排了《习总书记叫俺来扶贫》《扶贫路上好支书》《懒汉脱贫》等一批作品,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读宣传扶贫政策和脱贫攻坚知识,让群众乐意听、听得懂、能落实。同时,邀请党校讲师就节目蕴含的脱贫攻坚方针政策进行现场点评,树立了脱贫光荣的价值导向。

志愿服务+心理疏导

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面向社会招募有心理咨询特长、有心理工作经验的精神扶贫志愿者,针对贫困群众的精神需求,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心理疏导、爱心帮扶等活动,鼓励他们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如今,志愿者开展的一系列心理帮扶活动,有效改善了贫困群众的精神面貌,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微公益」点赞!漯河“志愿服务+”打造脱贫攻坚新模式

资料图

志愿服务+结对帮扶

结合文明创建工作,印发《进一步深化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工作的意见》,安排市直103个文明单位进行结对帮扶。同时,各县区也安排文明单位结对帮扶。各单位根据活动时间安排,组织志愿者结合帮扶对象的实际需求,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应急救助、情感陪护、健康保健、信息咨询、文化娱乐、卫生清洁、家政维修等帮扶解困志愿服务活动,为他们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志愿服务+保险救助

开展“关爱母亲”巾帼志愿救助活动,为该市108名贫困母亲购买价值1万元的“两癌”商业保险,发放救助物资7万多元,帮她们重燃对生活的希望。联合保险公司,为舞阳县20户贫困家庭送去“行天下”意外伤害保险,对其生命安全进行保障。医疗+保险,为贫困户撑起了“保护伞”,有效缓解了农村群众因病因灾致贫返贫问题。

志愿服务+劳模表率

在扶贫扶志的基础上,选定136名有一定实力和条件的劳模,联系22个贫困村,帮扶282户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贫、技能扶贫、就业扶贫等形式,为帮扶村修建道路、建设村室和文化广场、美化村容村貌、购置健身器材、开展医疗服务等,着力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贫困村、贫困户走出困境。

志愿服务+助学圆梦

持续推进留守儿童关爱行动。采用“

团干+志愿者+社会组织”的模式,开展“情暖七彩暑假”、“书香伴童年”、征集圆梦微心愿等活动,募集款物达50多万元,服务留守儿童7000多人。持续推进希望工程圆梦行动。成立希望工程天衡教育基金和希望工程富平春教育基金,开展“习酒·我的大学”圆梦行动。2017年以来,共募集资金200多万元,帮助1200多名贫困学子圆梦。组织开展“八方援——情暖童心 王子筑梦”关爱留守儿童公益助学、“温暖冬天·关爱特殊儿童”、“迎‘六一’ 关爱农民工子女”等活动,为200多名留守儿童捐赠助学金及爱心物资10多万元。

“志愿服务+”激发了沙澧儿女公益助困的壮志豪情,谱写了该市人民脱贫攻坚的华彩乐章。下一步,漯河市将号召更多的志愿者加入其中,把奉献爱心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把最精准的帮扶送到最急需的人群身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