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憲民:傳承儒家文化,做新時代的儒學推廣者

中國山東網濟寧9月25日訊(記者 胡高彤) 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學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儒家思想中的“仁義禮智信”為我們提供了生活準則和道德標準。

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後,傳統文化開始走進千家萬戶。作為孔子的故鄉曲阜,已經連續舉行四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今年的第五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規模最大,參與人員最多,與往屆相比有五大突出亮點。本屆論壇將與中國(曲阜)國際孔子文化節相銜接,與孔子文化節合併舉行開幕式,由原來的民間性、學術性、國際性,發展到現在的更加註重政府主導性。

在開幕式前夕,記者採訪到了孔子基金會孔子獎章組織委員會主席團議員兼副秘書長孟憲民。記者獲悉,在去年11月,孔子獎章組織委員會在北京什剎海孔子學堂舉行儀式,正式聘任亞聖孟子第72代孫、資深儒學研究者孟憲民擔任孔子獎章組織委員會主席團議員。孔子獎章組織委員會主席團主席李長明出席聘任儀式並向孟憲民頒發了聘書。

孟憲民作為孟子後裔,幾十年來精學深研孔孟經典,已然成為一位優秀的儒家思想傳承者、研究者。他表示,將以加入孔子獎章組織委員會為契機,努力與社會各界人士共同推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與推廣工作,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2013年以來,孟憲民在曲阜建成“本善書院”,進行以儒學為中心的國學推廣,廣泛開辦國學論壇以及培訓班。“自培訓班開辦以來,越來越多來自全國各地的儒學愛好者通過自願報名的方式參與進來”。截至目前,“本善書院”已開辦國學培訓76期,每期參與學員200餘人。

為弘揚好傳播好當代儒學,讓儒學落地生根,孟憲民堅持不懈推進“儒學進鄉村”,利用鄉村空閒學校教室為儒學愛好者免費講儒學。“我們聘請儒學講師對村民進行孝道、誠信及鄰里和睦等方面的課題講座。講師會將一些論語警句、孝賢事例與發生在老百姓身邊的故事相結合,用簡單易懂的語言傳授著傳統文化,詮釋了核心價值觀內涵。老百姓是很質樸的,我們就用最簡單的事例來傳遞我們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儒學文化真正走進老百姓的心裡。”孟憲民告訴記者。

“儒學不是隻有成人才有必要去學習和理解,孩童也一樣可以進行儒學教育。比如,儒家學說講‘善’‘孝’‘感恩’。在今天,孩子大都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很多孩子都以自我為中心,所以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孟憲民針對初、高中生,利用寒暑假期開辦夏冬令營,讓孩子們走出課堂,去接觸大自然,去與人交往。結合戶外活動、參觀和討論等多種形式對孩子們進行儒學教育。“經過一系列的學習實踐,通過儒學文化的薰陶,孩子們行為舉止都會有明顯的變化,在家裡會主動關心家人,在學校對老師和同學也變得更有禮貌。”

山東是文化資源大省,齊魯文化源遠流長,孕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幹——儒家學說以及法家、道家、墨家、農家、兵家等思想流派,對中華文化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對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山東各界牢記總書記囑託,齊魯大地再次煥發傳統文化的生機。濟寧,作為孔孟之鄉,更是要首先行動起來。傳承傳統文化,弘揚儒學思想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竭力打造好我們的“東方聖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