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設計師的十大理由,每一條都值得借鑑

雖然在設計圈偶爾能看到些負能量,比如加班多之類的。其實做設計師還是很驕傲的,只是被某些職業道德素養低點的偽設計師拉低了檔次,我們有思想,愛生活,每天與美的事業打交道,用一生去奮鬥和熱愛自己的職業。

做設計師的十大理由,每一條都值得借鑑

做設計師的十大理由:

1、設計師是可以一輩子從事的職業

家喻戶曉的設計大師都是老大哥級別的,大器晚成的居多,他們把生命都給了設計行業,貝律銘出生於1917年(98歲),高文安出生於1943年(72歲),靳埭強73歲梁志天出生於1957年(58歲),隈研吾出生於1954年(61歲),安藤忠雄出生於1941年(74歲),剛剛離我們而去的Jaya Ibrahim出生於1948年(67歲)……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我們不一定人人都成為大師,但我們以大師為榜樣,恪守做設計師的初心。

2、設計師不是藝術家,但集藝術和技術於一身

設計師區別於純藝術家,藝術家可以癲狂,完全隨心所欲,設計師是實用藝術,不但要美觀有創意,還要兼顧功能,客戶訴求,落地性等方面。但設計師很多時候是在通過設計作品在表達和詮釋自己的內心,做到揮灑自如。

因此,設計師具有極強的美感和藝術鑑賞能力。不但如此,還能講圖紙上的畫面實施出來,因此設計師的施工跟蹤能力和圖紙表達能力都是一流的。

設計師不是藝術家,但勝似藝術家。作為設計師,我很自豪。

3、設計師是多面手,不只是能做設計

設計師是一個門檻不高,但要求極高的行業,成為一名優秀設計師,你需要有全局把控能力,還要懂得細節之美,你需要懂軟件,精通施工工藝,還要求你對裝飾材料有很嫻熟的運用,不光是這些,你還要優秀的口才,這樣你的優秀的設計方案才有可能被客戶吸納,有了這些就夠了嗎?遠遠不夠,你還需要懂造價,會為客戶控制成本,要知道中國的裝修甲方要的設計是“好看還不盡量少花錢的設計”。

於是乎,聚眾多知識於一身的設計師本來就已經是情商智商都很高的人群了,誰不願意自己是一個情商智商都優秀的人呢。

4、在這裡,我們有一幫不離不棄的道友

設計師圈和很多職業圈有本質的區別,設計師的朋友們基本都是一起奮鬥,一起吃苦,共同成長,共訴衷腸,因此設計師結交的友誼十分深厚,不會輕易被判,他們習慣稱對方為“道友”,一起做設計,一起加班熬夜,一起改圖。

設計師有時是風度翩翩的才子,有時候是為設計全力以赴的瘋子。

我們一起加班,一起想方案,一起為了設計和老闆甚至和甲方翻臉。

5、設計師職業受女性青睞

設計師是心靈的讀者——他們像加了特技一樣,和新客戶聊幾句就能清楚地知道客戶想要的是什麼。其實,設計師才華橫溢、自命不凡又魅力四射。他有品味,愛生活,追求完美又充滿幹勁。因此,設計師身邊往往不缺美女,更不缺支持和在身後默默支持他的女性。

設計師總能想出常人想不到的鬼點子,愉悅女生,甚至讓你大吃一驚。

6、設計師積極樂觀,容易感到幸福

設計師是一個積極樂觀的群體,只要有一點讚許都會讓他們滿足。常常為了一個項目的方案,加班熬夜一個月,不會有任何怨言,其實只需要您的一個認可,比得到多少設計費都幸福。

7、改圖怕什麼 我有極高的情商

一天晚上兩個甲方,三更半夜四處催圖,只好週五加班直到週六,七點畫好八點提交,九點睡覺十分痛苦,十點回復推翻九成,八條短信七個電話,竟要六處調整五處刪除,限四小時換三種材料,兩天週末睡一小時。這就是設計師生活的全部寫照。

但請注意,容忍不等於懦弱。我們可以改,但不是無原則的改。脾氣好是設計師的標籤。

8、設計師具有好的增值空間

設計賣的是創意和思維,不是實實在在的產品,所以當一個設計師磨礪成熟後很快就可以自己接單或者創業,很多創業設計師都是在幾年後學到經驗開始做老闆,那感覺爽歪歪。

9、設計師能培養良好的修養

無論走到哪裡,好的設計師都會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不張揚不亂虛張聲勢,很耐心聽別人的觀點,自己會不斷在美學思維中去理解生活,更像一個哲學家,氣質特別好

10、認識很多有趣的人和事

因為有好奇心,每天都會和新鮮事物打交道,幸福指數非常高的,別人的工作都是一成不變,但是設計師的工作本就是把生活中的美帶到工作來,每天和不同的美麗事物打交道,太幸福有木有。

看完這麼多,如果你對設計行業感興趣,可以放心加入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