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要實行「合村並鎮」,農民能免費住進新房,爲啥卻高興不起來?

現在的國家經濟發展好了,城市的建設已經趨向於飽和和平穩,農村的發展也在加大馬力,迎來新農村的建設道路。在現在的農村年輕人已經很少出現,見到最多的就是老人和孩子,很多房門常見都是鐵鎖的狀態。雖然現在的樓房已經成為時下所需,但閒置的現象也比較明顯,宅基地的資源尚未盤活。

將要實行“合村並鎮”,農民能免費住進新房,為啥卻高興不起來?

在這種情況下國家也提出了“合村並鎮”的政策,通過將農村的人口集中起來,將附近的幾個村莊統一安置在新的小區。這樣就可以實現城鎮化的建設,到時候生活物資將會方便很多。

宅基地也可以得到最大化的盤活利用。確保土地的集中建設和發展,這樣還能夠吸引商家進行入駐,提高農村的工作崗位。當然在合併之後,農民也會搬到新的小區,這樣自然樓層自然也會建的更高一些。但似乎大家對這個政策並不是很樂意,你知道是為什麼嗎?

1.物品無法擺放

將要實行“合村並鎮”,農民能免費住進新房,為啥卻高興不起來?


在種地的過程中自然需要涉及到很多的農機器械,但這些東西該如何放置呢?總不能將它放到樓房中,這本身就不現實。在收穫之後糧食也需要地方進行放置,很多農民都是在半年之後才會將糧食賣掉,這樣的價格更高。在農村的單家獨院自然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但建新小區後該如何解決這個難題?

2.開支成本更高

將要實行“合村並鎮”,農民能免費住進新房,為啥卻高興不起來?


在過去農村的一切生活物質都是依靠著就地取材。比如說在門前種植上一片菜地,這樣一年到頭就不需要購買蔬菜了。現在的果蔬價格並不便宜,如果住進新的小區,那每天都需要購買這些食材,生活的開支成本將會更高。在住進新小區後,用水也需要交費,但在農村直接使用井水即可,現在可是處處都要花錢。

3.生活方式改變

將要實行“合村並鎮”,農民能免費住進新房,為啥卻高興不起來?


農村的宅基地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從祖輩的時候就已經居住,其中不僅有著居住的功能,還有著大家的情感寄託。但現在合村後自然也會讓生活的方式出現了改變,在過去農村人經常會串門拜友,彼此之間有什麼事情都可以照顧一下,誰家裡有難題了都會幫忙解決。但在小區合併後,感情上的聯繫將會變少,大家也會變得像城裡人一樣冷漠、

當然國家也明確提出,合村並鎮並不是強制性的,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決定。作為農村人的你,是否願意住進新小區呢?國家實行”合村並鎮“,農民能免費住進新房,為啥卻高興不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