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資400億,實際損失100億!「快鹿系」集資詐騙案一審


非法集資400億,實際損失100億!“快鹿系”集資詐騙案一審

據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消息,9月26日,上海一中院發佈的《上海一中院一審公開開庭審理“快鹿系”集資詐騙案》公告顯示,2018年9月25日、26日,上海一中院對上海快鹿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快鹿集團”)、上海長寧東虹橋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虹橋小貸”)、上海東虹橋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虹橋擔保”)以及徐琪(美國籍)、張蕾、黃家騮、孫曄等12名個人集資詐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一案一審公開開庭審理。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派員出庭支持公訴,前述各被告單位訴訟代表人、各被告人及相關辯護人和被害人的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

公訴機關指控:2014年初,快鹿集團及其控股或實際控制的企業因經營虧損,造成鉅額債務。為儘快歸還欠款,快鹿集團實際控制人、時任董事局主席施建祥(另案處理)多次召集韋炎平、張伯偉(均另案處理)及被告人姚家育、胡培、張金如等高層管理人員進行共謀,商定以“互聯網金融”名義進行非法集資並詐騙集資款。

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根據快鹿集團的要求,東虹橋小貸公司製造大量虛假債權憑證,並由東虹橋擔保公司提供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再由快鹿集團通過下屬的金鹿系、中海投系等融資平臺包裝成各種理財產品,連同快鹿集團及其控制的下屬公司發行的基金產品,在未經有關部門批准或備案的情況下,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向社會公眾公開宣傳,並在實體店、手機客戶端等途徑擅自對外銷售,非法集資共計人民幣400億餘元,所得錢款均轉入快鹿集團使用空殼公司賬戶及他人賬戶組成的資金池內。其中,除僅有98億餘元用於經營活動外,其餘用於兌付前期投資者本息、員工薪酬、個人消費、揮霍等,至案發共造成投資人實際經濟損失100億餘元。

庭審持續到9月26日晚8時37分。庭審中,公訴機關出示了相關證據,控辯雙方圍繞案件的爭議焦點發表控辯意見。被告人家屬、被害人代表、特邀監督員等,共計約700餘人旁聽了庭審。合議庭將在評議後,對本案擇期宣判。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6日,中央反腐敗協調小組國際追逃追贓工作辦公室發佈的50名涉嫌職務犯罪和經濟犯罪的外逃人員名單中就包括快鹿集團原董事長施建祥,其外逃時間為2016年3月7日。

公開資料顯示,出生於1964年的施建祥靠服裝、貿易、房地產起家;1999年他接管4家破產國企後,成立快鹿集團;10年後施建祥轉戰金融行業,於2014年先後成立10餘家快鹿系P2P公司,通過接觸娛樂圈進軍影視產業,並投資了《大轟炸》、《葉問3》、《上海王》、《槍過境》等多部電影。

2016年3月4日,《葉問3》上映後票房捷報頻傳:16小時票房破億、60小時破4億、89小時破5億……但此後的質疑聲也源源不斷,並被曝出“幽靈票”現象,即午夜場等冷門時段電影票售罄,甚至部分電影票價格反常高達203元。

2016年3月7日,因票房異常,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緊急約談《葉問3》主要負責人,並最終認定《葉問3》存在非正常時間虛假排場的現象,查實的場次有7600餘場、涉及票房3200萬元。

據媒體披露,快鹿系此舉最終目的是為了將票房淨收入“裝入”上市公司,票房越高,越是能帶動上市公司股價攀升。快鹿集團“互聯網+電影+金融”的模式,其實就是用票房換股價。

當年3月底,《葉問3》票房造假事件波及快鹿系公司,包括金鹿財行、當天財富等P2P平臺均出現兌付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