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低至4.4億美元,艾迪康向美年大健康出售股份

早在半年前,中國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機構艾迪康準備將公司以大約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的消息就傳遍了業界,無風不起浪,近日終於落下了實錘。

3月份有知情人士稱,這家總部位於杭州的公司正在與一名顧問合作,接洽潛在買家。潛在買家包括DNA測序公司華大基因(BGI Genomics)和廣州金域醫學檢驗集團股份有限公司(Guangzhou Kingmed Diagnostics Group Co)。這筆交易還引起了一些私募公司和復星國際(Fosun International Ltd.)旗下一家醫療機構的興趣。

艾迪康創立於2004年,在中國擁有20個試驗室。該公司網站顯示,該公司的試驗室為超過1.5萬名醫生和醫院提供診斷檢測,併為很多製藥公司提供臨床試驗。據Research and Markets的分析顯示,中國的獨立臨床試驗室服務市場將在未來5年內保持至少30%的增長率。


估值低至4.4億美元,艾迪康向美年大健康出售股份


近日,美年大健康公告稱其孫公司美愛投資已出資2200萬美元認購杭州艾迪康5%的股份,收購完成後,美年大健康間接持有艾迪康475萬股股份,艾迪康總股本為9500萬股。在此次收購中,艾迪康的估值為4.4億美元,低於此前傳聞“賣身”的5億美元市場估值。

巧合的是,在這一輪股權收購中,美年大健康透露的消息是參與競爭的也包括華大基因,究竟是談100%收購還是談5%收購,又是因為什麼告吹,我們不得而知。對於艾迪康來說,僅半年時間就經歷“賣身”、出售股權、估值縮水。而時間再往前推,這家企業還傳出過虧損、上市。

艾迪康成立於2004年1月,是全國跨地區連鎖經營的第三方獨立醫學檢驗機構,有20餘家醫學檢驗實驗室,及臨床、病理、生殖遺傳、基因檢測、臨床試驗5大中心實驗室和研發中心。中國的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中約有500家左右的獨立醫學實驗室,從市場份額來看,前四名依次為金域、迪安、艾迪康、達安,其中,艾迪康佔17%,是唯一一家未上市的龍頭企業。

2013年,有傳言艾迪康將要上市,當年,公司擴張腳步放緩,只在廣州落地一家檢驗中心,而金域和迪安各自再佈局了3家檢驗中心。就在傳出上市消息的前一年,艾迪康發生人事動盪,高管出走創立千麥醫學檢驗(已完成B輪融資),與艾迪康成競爭關係,公司也陷入虧損,彼時,艾迪康15家分公司中,沒有一家有盈利能力,後續再無上市動態。

根據此次股權收購公告,艾迪康2017年主營業務營收入14.11億元,淨利潤5663萬元,截止2018年6月30 日,主營業務收入為7.46億元,淨利潤4080萬元,目前公司總資產為10.04億元。對比佔有18%第三方醫學檢驗市場份額的迪安來看,其今年上半年營收29.55億元,淨利為2.04億元,其中,診斷服務營收10.89億元。

中國第三方檢驗市場競爭激烈,高利潤的特檢項目是企業的發展支撐,艾迪康正在以連鎖規模化方式進行渠道拓展,這過程中保持良好盈利是其目前的重要挑戰。

艾迪康轉讓股權給美年大健康,反映了三點客觀情況:

一、上市與不上市,一個在天,一個在地,艾迪康如果登陸A股,起碼有百億市值。

二、獨立醫學實驗室,由於不能直接面對終端人群,缺乏主動權,客戶依賴醫院和體檢中心,日子會比民營的體檢中心難過。

三、美年大健康入股艾迪康具有一定的互補性,同時也反映出,雖然艾迪康已經位列中國第三方醫學檢驗的第一梯隊,但對金域醫學、華大基因這些龍頭並不具備很大的吸引力,醫學檢驗同行間的併購意義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