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文 | 馬海珍

何為工匠?專注於某一領域、針對這一領域的產品研發或加工過程全身心投入,精益求精、一絲不苟的完成整個工序的每一個環節,可稱其為工匠。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無奇,但這些工作中都積澱著經年累月淬鍊而成的珍重技藝,包含著常人不易承受的磨礪艱辛。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現代科技時代,“工匠”似乎遠離我們而去。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僅需要大批科學技術專家,同時也需要千千萬萬的能工巧匠。更為重要的是,“工匠精神”作為一種優秀的職業道德文化,它的傳承和發展契合了時代發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與廣泛的社會意義。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濟南,是一座有著“工匠精神”的城市。除了老舍筆下那座自在悠然的“老城”之外,濟南不只有厚重的歷史、絢爛的人文,更傳承著那些難能可貴、歷久彌新又令人肅然起敬的價值和理念,“工匠精神”便是其一。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從一針一線精益求精的老字號瑞蚨祥,到弘揚魯菜文化的百年名店燕喜堂,從鑽研高精尖電子設備的浪潮,到傳承古法技藝釀泉為酒的趵突泉;到從手藝精湛的能工巧匠,到樸實醇厚的手工釀酒人,小到一個細節,大到一個企業,“工匠精神”一直都在這座城市得到很好的傳承。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鍛造出老濟南的底蘊,體現出一種堅守的價值情懷,更把這種精神和情懷散播到城市的各個行業和每處角落。作為白酒行業的媒體人,我們有責任從濟南的釀酒行業中,發掘工匠精神的傳承人。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在以釀造泉香型白酒而聞名的趵突泉酒廠裡,有這樣一群卻不忘初心的釀酒人,他們仍在沿用一千多年前的古法進行純手工釀酒。從選糧、制曲,到釀造、取酒,每一道工序都由一雙雙有溫度和靈魂的手來完成, 他們滿懷對酒的敬意與虔誠,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在釀酒第一線,用匠心釀造老濟南的泉香味道。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9月1日,趵突泉秋季開釀第一天,酒遊記團隊走進位於濟南仲宮鎮的趵突泉釀酒車間,用相機和文字記錄下老濟南手工釀酒人的寶貴瞬間。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趵突泉酒廠現有窖池1000多口,共有4個生產車間,12個生產班組。儘管行業內機械化智能化已經成為主流,但自創立至今,趵突泉一直恪守原生態的匠藝傳承——手工班釀酒,在釀造車間,隨時隨地可見的,是那些揮汗如雨的釀酒工匠們,辛勤勞作的每一個瞬間。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我們當天拜訪的,是釀酒生產四車間的一個班組。這個班組共有7人,每天1人輪休,6人開工。據瞭解,班組成員的平均工作年限超過15年,其中,李明棟(下圖左二)和馬春年(下圖右二)的工作年限已有22年。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這是一支身經百戰技術過硬的班組,在多年的歲月時光中,他們不斷磨礪提高技藝,享受著糧食在雙手中昇華成為美酒的過程,追求著工匠精神的完美和極致。辛勤的付出必將迎來收穫,在山東省釀酒技能大賽上,他們名列前茅,贏得金牌手工釀造班的桂冠。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班組所在的四車間現有窖池210口,每口窖池單次投糧1噸,可生產350公斤白酒,發酵週期為80天,每年可循環3-4圈。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鐵鍬,是他們幹活的工具,與他們每天的工作幾乎形影不離。因此,選一把稱心如意的工具格外重要。踩鍬,是為了加深鍬把的根部的彎曲。馬洪文師傅介紹說,鐵鍬這樣踩過之後,用起來更順手。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趵突泉酒廠的單個窖池可以蒸煮6甑,起窖後,把發酵好的糟醅從窖池中取出,每甑料要用手推車運送9次,每車的鏟鍬次數在30次左右,到車間後加清蒸好的稻殼和新糧進行數百次的反覆攪拌,再剷起堆積,280鍬裝甑,140分鐘的蒸酒後,140鍬出甑,進行晾攤。如此計算下來,每人每天鏟鍬次數約為3000次,每月90000次。九萬次的剷起,把一柄渾厚堅固的鐵鍬,磨成一張薄薄的鐵皮。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這些都是軍工鍬頭,但是基本上一人一個月要用壞一把,千鍬萬鏟,然後,年輪更迭,在釀酒人手上積累,逐漸讓他們有了匠心的精神積澱。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左邊為新鐵鍬,右邊為使用一個月後的鐵鍬


每天3000次的用力剷下再揮臂揚起,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時光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每一雙佈滿老繭的雙手背後,都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正如頂尖的劍客,拿劍的手一定佈滿歲月的痕跡。古銅色的肌膚和線條分明、堅實有力的臂膀,散發出工匠的陽剛之美,與那些網紅娘炮相比,這才是成熟的男人氣質,是真正的爺們形象。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甑”是古代的蒸食用具,後指在白酒蒸餾階段所使用的器具。釀酒行業內向來流傳著一句口訣:“產香靠發酵,提香靠蒸餾”,裝甑技術的好壞,一方面決定著提香的能力,此外也決定著產酒的多少。工作了二十多年的老師傅有著一套行雲流水的“絕技”——輕、松、勻、薄、散、平、快”,好似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一般。這樣的手工技藝,正是來自於經年累月的勤勞付出和精雕細琢。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穩,是他們性格印記。雖然效率是工業社會最大標誌,但他們卻時刻保持泰然自若的沉穩,每一道工序一絲不苟,每個環節精細認真,嚴謹細緻、精益求精的態度,更是彰顯出趵突泉釀酒人的匠心精神。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實,是他們的處世之道,他們知道誠實的對待酒醅,酒醅才會饋贈最美的味道。每一瓶精釀美酒的背後,都包含著一個個執著於手藝的匠人的傾心付出。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對於趵突泉釀酒人而言,釀酒是一個苦修的過程,必須有足夠的耐心跟酒醅打交道,慢慢的摸索,從一點一滴中揣摩酒醅的個性,耐得住寂寞,抵禦住浮躁,日夜精進,常年積累,才能領悟最高深的釀酒技藝。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正是這樣一群平凡的釀酒人,勤勞的釀酒人,可敬的釀酒人,他們在普通的崗位上,追求技藝的完美,他們在漫長的歲月中,選擇默默的堅持,他們是中國釀酒歷史演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對工藝的恪守,對傳承的敬畏,對釀造好酒的執著。這,就是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圖說:從金牌手工釀造班 看趵突泉的工匠精神


在工業化、機械化的時代,趵突泉依然付出巨大的成本堅持手工釀酒,發揚工匠精神,這本身就是一種匠心文化的傳承,是企業的情懷與社會責任感的體現。正如那句“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只有把匠心融入釀造生產,中國白酒才有千年歷史傳承,才會有千年光明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