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張勇:他有我不具備的特質


馬雲談張勇:他有我不具備的特質


導 讀

9月20日,馬雲在天津達沃斯再次被問到退休話題,面對主持人的提問,他說:我不是激流勇退,我是激流勇進,我在阿里是退了,但是我人生是進了一大步,我可以做很多我感興趣的事情,比如教育。

對於外界關心的一些問題,比如為什麼早早退休,為什麼選擇張勇,如果將來阿里有需要會不會復出,馬雲也一一做了回應。

1

談退休:

我覺得我沒退,我是激流勇進

很多人說馬雲激流勇退,對話中馬雲卻表示:我覺得我沒有退,我是激流勇進。

馬雲說,我一直對教育、環境、企業家創業,特別是企業家精神感興趣。

我以前當老師,看不起企業家,看不起商人。但是創業20年以後我明白了,商業、企業、經濟對於國家之重要。

以前講“兵者國之大器”,現在我認為“商者國之大器”,商業和經濟出問題,成千上萬的家庭都會受影響

我們對商業要正確的理解,對商人要正確的理解,對企業家要正確的理解,對經濟要正確的理解。

這些事情也許只有像我們這樣20多年創業下來,更能夠客觀的、理性的跟社會進行溝通和普及。

馬雲表示,這些事原先自己很想做,但沒有時間和機會去做,現在有了時間、機會和能力,是時候去做了。

2

談張勇:

他有18羅漢不具備的特質

馬雲說,退休並不是一個突然的決定,自己已經為之準備10年。他表示,過去的19年,自己花最多的時間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訓練人才,今天阿里巴巴最了不起的不是商業模式,而是人才梯隊、組織建設和文化的發展

2000年的時候,阿里巴巴招不到員工,我吹牛跟同事們講,有一天阿里巴巴會良將如潮、美女如雲。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

今天阿里巴巴公司內部,我自己這麼覺得,人才梯隊的建設非常之好。張勇是我們公司人才梯隊建設中最了不起的領導人之一。

我覺得我們有一批一批的,真是良將如潮,如果說我是第一代的話,我們第五代領導人梯隊建設都已經做好了。張勇今天也不是一個人,他有一個班子和團隊。

馬雲說,18羅漢的優勢是意志力比誰都強,因為相信而看見,所以能夠帶領阿里巴巴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跟第一代阿里巴巴領導人相比,張勇這一代具備更加體系化的思考,眼界和知識結構更強。

公司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更需要體系化、組織化,以及強大的領導力和擔當力,這些方面,張勇非常之好。

他笑稱,當初說最怕CFO當CEO,但是張勇和井賢棟都是CFO出身。“所以我自己覺得,這幾年我的進步也很大,發現不對我就改變,張勇也具備了CEO應該要有的格局。”

馬雲首次透露,自己花了幾年時間說服張勇出任阿里董事局主席,當張勇答應時,他非常感動,因為當阿里董事局主席和CEO非常不容易,處理的不僅僅是商業問題,這麼大的體系,業務之複雜,規模之大,特別是阿里巴巴強大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我們公司有很多東西是其他公司不太去思考的,當這個董事長真的是睡不著覺,也沒有時間去睡覺。所以他願意接,這種擔當力,我非常感動。”


馬雲談張勇:他有我不具備的特質


3

談未來:

會像父母關心孩子一樣關注阿里

有不少創始人曾經宣佈過退休,但是公司遇到困難時再次復出。馬雲坦誠地說:“你說我今天徹底不管了,徹底不關心了,大家不會相信,我依然愛它,因為這是我們的孩子。”

馬雲將創始人與公司的關係,比喻成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公司創始人就像孩子的父母,讀小學時,你可以教他一點東西,初中、高中,像我這樣的教不了了,到大學,一定要讓他出去。

如果父母真的愛孩子,必須讓孩子經歷社會的考驗,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但如果他遇到困難,作為父母依然在,但是決定必須孩子做。

馬雲表示,阿里巴巴的“傳承計劃”已經準備了10年。為了防止重大問題出現,阿里巴巴合夥人們經常一起溝通,與張勇、井賢棟等阿里新一代管理者交流。“我們就像顧問一樣,談談我們的觀點。但是不能回去做這個決定。”

我不會回來,因為我覺得自己沒離開過。”馬雲說,今後自己的身份是阿里巴巴的合夥人、股東和永久員工,“我退休不等於離開阿里巴巴,只要阿里召喚,我隨時都在,但是我不會去做董事長、CEO應該做的事。”

阿里巴巴對未來有著清晰的規劃佈局。馬雲表示,“五新”戰略、達摩院再到昨日成立“平頭哥半導體有限公司”從事芯片研發,都是阿里巴巴為迎接未來挑戰所做的準備。

4

談經濟:

永遠要把不好的時間想得長一點

經濟形勢不好,企業該怎麼辦?馬雲也給出他的建議:企業永遠是困難的,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正是企業加速發展的機會,容易產生了不起的公司

馬雲表示,回顧過去二十年,中國的經濟形勢永遠少不了“錯綜複雜”,這是一個常態。對於企業來說,經濟形勢好了,競爭就激烈起來,經濟形勢不好,競爭就弱了。

“壞的時候是容易誕生了不起的企業的時候,好的時候,只是誕生普通企業,順風的時候誰都跑得快,逆風的時候依然能跑,這才是好。”

馬雲將企業比作“拳擊運動員”:如果沒有經歷過經濟週期性的打擊,企業是沒有經過抗擊的,是不值錢的,只有經歷過抗爭的企業才會建立起強大的文化、組織和人才。

他以創辦阿里巴巴為例,阿里巴巴19年裡受到過的打擊比一般企業40年的還要多。

他認為,經濟形勢不好的時間會比大家想象的要長。

我們永遠要把不好的時間想得長一點,想得遠一點,想得更糟糕一點,這才叫自信,自信不是說明天就會好,自信是明天不好,我也得活下去。

在馬雲看來,當今企業面臨著多重挑戰:技術的變革、中美貿易的衝突、各種外部競爭。

“我去年提醒所有企業,未來幾年,做好事、做快樂的事,就是做企業,在形勢不好的時候,千萬別覺得撈浮財的機會來了,這些是基本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