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談:年輕人創業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快速成功,實現年薪百萬!

馬雲談:年輕人創業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快速成功,實現年薪百萬!

創業需要做好吃苦的準備準備創業者要有吃苦20年的心理準備。

他要想好未來的路怎麼走,未來的路上有什麼挫折。我不想安慰誰,現實確實就是這樣,阿里巴巴走過來,從阿里巴巴到淘寶到支付寶,一直這樣堅持下來,幾乎看到所有中國的創業者和世界的創業者都會面臨的沉溺期。——馬雲現在有一部分年輕人缺少吃苦精神,找工作碰壁後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以至於整天嘴上掛著工作難找的話。馬雲卻不這樣認為,生存考驗只是一種手段,年輕人更應自覺加強吃苦鍛鍊。確實,創業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沒有吃苦的準備,肯定是堅持不下去的。馬雲在西湖論劍上多次告誡創業者:要想創業,就必須有吃苦的準備。“對所有創業者來說,永遠告訴自己一句話:從創業的第一天起,你每天要面對的是困難或失敗,而不是成功。我最困難的時候還沒有到,但有一天一定會到。困難不能躲避,不能讓別人替你去抗。9年創業的經驗告訴我,任何困難都必須你自己去面對。

馬雲談:年輕人創業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快速成功,實現年薪百萬!

創業者就是面對困難。”從馬雲的話中,我們也能體會到馬雲當初創業時的艱辛和困難!事實上,創業的結果,創業者是無法預料的,但是創業遇到的各種困難,卻是必須承受的!

馬雲經常給創業者們講述下面這個故事:1942年,二次世界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隨著戰爭形勢的發展,戰場即將轉移至北非。這時,巴頓將軍意識到自己的部隊早已習慣了歐洲舒適宜人的環境,一下子移師到天氣酷熱的北非,那裡惡劣的氣候將成為士兵們的頭號敵人。所以,巴頓將軍就模擬北非的環境,建造了一個類似沙漠地區的訓練中心,讓士兵們在48℃的高溫下,每天在沙漠裡跑上一英里,且規定每位士兵每天只能用一壺水。士兵們如同從天堂掉進了地獄,叫苦連天。但是巴頓將軍卻絲毫不肯鬆懈,他以身作則,陪著士兵們一起接受種種艱苦的訓練,並鼓勵士兵們說:平時多流一點汗,打仗時就可以少流一點血。不久,盟軍總部下達了開戰的命令,巴頓將軍率領著部隊進入北非沙漠,先前的訓練這下子全派上了用場,部隊很快就適應了沙漠裡的酷熱難耐氣候,絲毫不受環境的影響,並且一舉大敗德軍,在北非沙漠裡屢建奇功,終於凱旋而歸。巴頓用行動告訴士兵們的同樣還是一些成功創業者的那句話:要想創業成功,並且要想讓企業常青和永續經營,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肯定是不行的。事實上,吃苦耐勞是初創企業快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馬雲就非常重視員工的吃苦耐勞,他在招聘員工時,首要的一條就是看被招聘的員工有無吃苦耐勞的精神。在初創企業中,創業者往往是一個多面手,既是總裁,又是日常工作的顧問,也是處理難題的能手,他們每天工作時間長達10多個小時。被稱為“標準型工作狂”的王永慶,每天早晨4點鐘起床跑步6000多米,然後開始工作,除了吃飯時間之外,從不間斷工作,連看電視的時間都沒有。他的家族成員和員工稱他是“像是24小時上緊的發條”。能幹常人不肯幹的活,能吃常人不肯吃的苦,能賺別人看不起的錢,這是眾多創業者艱苦創業的生動寫照。

馬雲談:年輕人創業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快速成功,實現年薪百萬!

馬雲在“西湖論劍”的論壇上,講述了浙商的成功原因:在中國,浙江的創業者非常的多,他們百折不撓,萬難不怕,不放過任何發展機會,開創出一片片發展新天地的勇氣和精神,給中國,乃至世界都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為了擺脫貧困,勤勞刻苦的浙江人什麼苦都肯吃,什麼髒活、累活都願幹,從事各種別人瞧不起的下等活:彈棉花、補鞋子、磨豆腐、配鑰匙、理頭髮、賣眼鏡。20世紀80年代中期,浙江省外出到全國各地創業的人數達200多萬,僅台州地區就有10多萬豆腐大軍活躍在北京城鄉。從馬雲的話中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那就是成功的創業者大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他們在創業的時候,非常吃苦耐勞,非常勤奮。因此,創業的成功不僅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強大的實力,同樣也需要耐力,一種能克服萬水千山的耐力。朋友,如果你選擇創業,那就請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吧。吃過的苦,流過的汗都是寶貴的財富。比如,南存輝,從昔日溫州城內辛苦操勞的小小修鞋匠,幾經奮鬥終成資產超過億萬美元的浙江富豪,連續三度登上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其中的跨度之大,變遷之巨,其實就是一部傳奇。

馬雲談:年輕人創業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快速成功,實現年薪百萬!

在這民營企業家群雄紛起的年代,外表儒雅的南存輝,骨子裡流淌著古代將士的驍勇和不屈。南存輝13歲初中剛畢業,父親因傷臥床不起。作為長子,南存輝輟學子承父業。從此開始修鞋來貼補家用。13~16歲,南存輝每天挑著工具箱早出晚歸,修了3年皮鞋。但是,南存輝沒有放棄對社會的觀察和思索。20世紀80年代初,溫州掀起一陣低壓電器創業潮。1984年,南存輝找了幾個朋友,四處借錢,在一個破屋子裡建起了一個作坊式的求精開關廠。4個人沒日沒夜地幹了一個月,做最簡單的低壓電器開關。儘管第一筆只賺了35元。3個合作伙伴都沮喪極了,而南存輝卻興奮異常,因為他覺得自己終於找到了一條通往財富的路子。就從這35元的第一桶金中,他彷彿看到了創業的曙光。1991年,在與朋友合作創辦的求精開關廠解體後,南存輝吸收弟弟、妹夫等家族成員入股,組建了典型的家族企業溫州正泰電器有限公司,南存輝個人佔股60%以上。到1993年,正泰的年銷售收入達到5000多萬元。鋒芒初露的南存輝意識到,正泰要想繼續做大,必須進行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於是,南存輝充分利用正泰這張牌,走聯合的資本擴張之路。他先後將當地38家企業納入正泰麾下,於1994年2月組建了低壓電器行業第一家企業集團。然而南存輝在摸索中漸漸發現,家族企業的一個致命弱點就是無法更多更好地吸納和利用優秀外來人才,而人才又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到1998年,幾經思考的南存輝突破阻力,毅然決定弱化南氏家族的股權絕對數,對家族控制的集團公司核心層(即低壓電器主業)進行股份制改造,把家族核心利益讓出來,並在集團內推行股權配送制度,將最優良的資本配送給企業最為優秀的人才。就這樣,正泰的股東由原來的10個增加到現在的100多個,南存輝的股份下降至20%多。數十位百萬資本富翁誕生了。家族色彩逐步在淡化,企業卻在不斷壯大,正泰目前已成為擁有資產30億元、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年上繳稅金逾5億元的大型企業集團。

馬雲談:年輕人創業需要做什麼準備才能快速成功,實現年薪百萬!

創業的成功不僅是需要大量的資金和強大的實力,同樣也需要耐力,一種能克服萬水千山的耐力。朋友如果你選擇創業,那就請下定決心,排除萬難吧。吃過的苦,流過的汗都是寶貴的財富。由此可見,創業者吃苦耐勞是一個企業發展壯大的關鍵因素。當然,吃苦耐勞不是那種蠻幹的傳統思路,而是依據事業在市場上的種種問題做針對性的改變,然後再選擇性地擬出自己的計劃和決策,從而實現自己的贏利之路。作者寄語一個人的痛苦,與天下相比便不能算是痛苦;一個人的仇恨,放到天下便也不能算是仇恨。大胸懷和大包容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思想根源。

馬雲說:如果現在的你不甘於平凡,想改變現狀擁有有錢有閒的生活,請點擊下面《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