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名校|“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让我如何再次选择你?

中国第二所国立大学,曾经排名全国前五,云集过闻一多、老舍、梁实秋/王淦昌、童第周、潘承洞等名人大家,培育出罗荣桓、臧克家、季羡林、项怀诚等栋梁英才,曾经三校合并、独霸齐鲁,却依然挡不住全国排名的每况愈下。

山大就只剩下了大?

内地名校|“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让我如何再次选择你?

《新周刊》杂志曾在今年5月号中,为山东大学冠上了一个“积极废校”的名号:

“这类大学要么卖情怀,要么立军令状,要么大刀阔斧地改革,要么无比高调地引进人才,总之不会在公众视野中消失太久。然而一番拳打脚踢、积极努力后,距离当初承诺的办学水平,总是或多或少差了那么一点点。”

山东大学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资产负债表:摊大饼式的校区扩容,稀释了品牌,增加了负担

利润表:明升暗降的学术实力,影响了一所高等院校科研为本的核心竞争力

现金流表:山东大学仿佛卷入山东纠缠不清的区域竞争,连带影响了自己的战略定位,发展路径,成为山东经济差强人意下的教育版注脚。

内地名校|“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让我如何再次选择你?

百年老校一分九

目前,山东大学济南青岛威海“一校三地八校园”,如果再加上未来的章丘,就是九大校区的繁星布局,在全国高校中堪称绝无仅有。

内地名校|“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让我如何再次选择你?

去年4月对山大进行专项巡视的中央巡视组忧虑重重,在巡视意见中着重强调:

“正确处理外延扩张和内涵发展的关系,专题研究破解‘一校多地’办学难题。”

明升暗降的学术地位

山东大学正式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学校发展进入了新时代!

学校进入ESI前1%的学科数量、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获批数量等重要指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

学校一批学术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一批学者在不同领域获得业界内认可的重要荣誉,展示了山大人扎实执着的老传统,续写了山大故事新篇章。

入选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展现了我们的人才培养致力于打通就业创业创新全渠道。

内地名校|“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让我如何再次选择你?

虽然山大位列一流高校A类,但39位的排名已是第一梯队中的末流,沦落到和湖南大学、云南大学、河海大学等同列的地步。

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作为社会各界报考选择学校和专业的重要权威参考。重要性也举足轻重,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山大只有1个A+专业(数学),2个A,5个A-,仅位居全国高校第27位。

同样的,在山大官微又一次祝贺如潮中,学科评估排名第6的南京大学却在反思,南大没落了么?

在最新出炉的2018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山东大学仅位列20名,比2017年的第18位再次下滑2个名次。

山大本校教授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入选两院院士,杰青评选连续颗粒无收。

十多年来只新增王克明一名院士,不幸2013年去世了。

而山大校长潘承洞的得意门生、密码学天才王小云,却被清华挖走,并于去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山东大学在院士数量上失去了省内榜首的位置。

内地名校|“积极废校”的山东大学,让我如何再次选择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