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起案件有許多引起反思的地方

這起案件有許多引起反思的地方

這是迄今為止,中國規模最大,涉案金額最高,受害人最多的金融犯罪案件。

該犯罪團伙瞄準中老年人,10年內行騙16省市,集資詐騙金額高達99.5億多元,受害人數多達23萬餘人次……

該案庭審當天,不少受騙的老頭老太太來到了庭審現場,當中還有坐著輪椅來的。據悉,當這些受害者聽到自己幾十年的積蓄化為烏有,有的甚至氣得要撞牆。這就是轟動全國的“廣東邦家公司”詐騙案。

針對這起案件,不少人都進行剖析與分析,我也談談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時間之長令人反思。一位案犯老人介紹他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加入廣東邦家公司。說明這個公司之隱蔽,窩藏如此之深。如果不是資金鍊條斷裂引發不能兌付老人集資款危機,說不定至今也不會被定性為詐騙,也不會案發,將會繼續詐騙下去。

二是不能迷信於證照齊全。既是證照齊全依然如此詐騙。這就告訴我們監管部門特別是審批機構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該同時追責。

三是不能把髒水都潑到互聯網金融線上。以高息為誘餌的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資等犯罪行為最多最早是發源於線下的。

這起案件有許多引起反思的地方

四是中國在理財產品發展上仍然非常滯後與混亂。品種少,專業性缺乏,針對特定人群沒有量身定做的產品。這些群體就容易上當受騙。

五是中國金融市場由於政府過度大包大攬,過度強調剛性兌付,結果導致居民風險意識差,反正出了問題找政府。結果是一爆發風險就是大案,涉及幾十億上百億,損失慘重。一些百姓什麼樣的理財產品都敢買,只追求一個目標:高回報,結果連本都被騙了。

六是隨著老齡化的到來,如何管理老年人群體也是一個大課題。老年人思想空虛、孤獨,這個時候最容易被所謂的健康講座、基督教等宗教色彩教育等佔領思想,而且老年人貪圖高息的思想濃重,最容易被高息誘餌迷惑與吸引。對老年群體的教育包括金融風險教育需要擺上日程了。

這起案件有許多引起反思的地方

七是這起案件折射的是整個社會環境的變化。一個一夜暴富,投機炒作成風,只想賺快錢,忽悠、虛幻、假話大話不著邊際的話充斥社會的社會生態環境,是老年人被騙100億的深層次原因。值得深刻反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