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炮连来一个!”“雷达站来一个!”——回忆60年代的“拉歌”

来源:乐亭故乡人网站(www.guxiangren.com)

“高炮连来一个!”“雷达站来一个!”——回忆60年代的“拉歌”

网友“故乡升明月”回忆起和边防二连的战士们联欢,唱“真是乐死人”的情景,我就想到,我们也曾和大清河驻军一起唱过歌。很值得回忆。

1965年春,我们学校的四个高中班到海边栽树,就住在以前叫造船厂的两个厂房里。说是造船厂,只能做船只简单维修吧,仅有两间空荡荡的厂房,每间也就是学校教室大小。男生住一间,女生住一间,打地铺,躺下去挤得翻不开身。栽树的范围是碱铺以南、公路两侧的大片荒地,载的树种以紫穗槐为主。栽了几天树,每个学生都晒得黑黝黝的,嘴唇都被海风吹裂了。

白天栽树,晚上到不远的大清河军队驻地看电影。电影开演前部队战士和学生少不了拉歌赛歌。部队清一色的健壮小伙,歌唱得雄壮;学校则是男女大合唱,声音丰富。你唱一支我唱一支,热闹异常。那时的海边去得人很少,来了这么多客人,主人也很高兴。双方把想得起的会唱的歌全都唱了一遍。我们学校还有一个女同学用电影麦克风朗诵了一首“在木棉树下”,诗的内容是抒发战士远离家乡,守卫边疆,在木棉树下站岗的高尚情怀。朗诵得声情并茂,大家听得鸦雀无声。那一晚看的什么电影记不得了,拉歌的场景却历历在目。

这种拉歌的形式是从部队发展起来的吧,50年代末防空部队住在我们村和邻村,晚上放露天电影,开演前战士们就开始拉歌,一方叫号“高炮连来一个”,另一方就喊“雷达站来一个”。一个歌一个歌的唱,直到电影开演。

以前一中和城关中学的学生经常在一起集会,听报告、开晚会是在大礼堂,大型庆祝活动就在俱乐部露天广场。两个学校的学生在一起就开始飚歌了,每个人都有集体荣誉感,都不想在气势上落后于对方,都是卖劲的喊卖劲的唱。当时唱歌是一项政治活动,“唱一首好歌,犹如一堂生动的政治教育课.”,人人都要唱。学校组织学生到生产队去劳动,来回的路上都唱歌。记得串联时在公共汽车上,我们起唱一句,喊个一二,互不相识的全车人都一起唱,没经历过的人可能觉得无法想象。拉歌都有固定的词句,最简单直接的就是,一方指挥喊“* * *(单位简称)”,大家接着喊“ 来一个”,喊完就鼓掌相邀。当唱完一支歌,对方指挥就喊“唱得好不好”,“好”;“妙不妙”,“妙”;“再来一个要不要”,“要”。再一次鼓掌。这时你可以大度一点,再唱一支歌。如果对方老是要你唱,他们自己不唱,我们的指挥就会喊“革命歌曲大家唱”,“我们唱完你们唱”,一起鼓掌。如果对方还是不唱,我们还可以喊“* * * ”,“脸皮厚”,“原子弹”,“打不透”,有节奏的鼓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这简直就是“骂”阵了。

充满激情的年龄已经过去了,一切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