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到零点山西晚报一直在现场

零点到零点山西晚报一直在现场

从22日零时到23日零时,山西晚报多路记者接力采访,一直在现场通过全媒体集群进行报道。广大读者通过本报的微博、微信,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关于事故救援的情况。

22日零时,记者目睹一名伤者被救出,抬上急救车,送往医院。特警、武警、消防、天龙和蓝天救援队以及矿山救援队等还在现场,一辆大型吊车也开到了现场。不过,围观的居民少了很多。记者来到太原第三十八中学的安置点,每个教室里都有十多位市民,多数是年轻人,还有几名十岁左右的孩子睡得正香。

凌晨2时30分左右,记者看到矿山救援队和天龙救援队有队员倒替休息。这时,路西一间门面房里,太原市市长耿彦波走到门口,让两个救援队的队长向他汇报情况。据了解,事故发生不久,耿彦波市长就来到现场,把路边一门面房作为指挥室。房间里没有电灯,点着蜡烛,听了两名队长汇报情况后,耿市长开始做指示。凌晨3时许,工作人员找来应急灯,指挥屋才亮堂些。

凌晨4时许,记者来到省武警医院,几名伤员都安置在3层病房。由于伤员已经睡着,记者没有打搅他们。病房外,有位女士看上去像是伤者家属,情绪不太好,不停地对记者说:“辛苦你们了,快回去休息吧!我脑袋还蒙着呢。”

7时20分左右,一夜没有合眼的耿市长暂时离开救援现场。

7时40分左右,倒塌民房附近管控更加严格,在附近居住的居民也不能进入抢救现场。路口围着很多市民,不少是晚上被疏散出来的。两辆120急救车现场待命,挖机也在现场等候。十几名环卫工正往垃圾清运车里清理废墟抛出的垃圾。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救出15人。

8时许,记者来到倒塌楼房附近的一座二层楼上,看到废墟比前一天小了一些,钢框架、倾斜的彩钢板、砖块还是堆得很高。

8时30分,有名天龙救援队的姑娘急冲冲地往外走,记者上前一问才知道,她已经通宵参与救援,现在得抓紧时间去上班。“我们还有二十多名队员在里面。我是前半夜在一线救援,后来负责联络。”

9时许,在太原第三十八中学警戒线外,记者见到了在倒塌楼房一层住的3家租户。租了一层门面房卖菜的郝老汉说,他们一家五口,房屋倒塌时只有他和5岁的孙女在家。“孙女正在睡觉,我突然听到有响声,石块掉下来,很快房子就塌了。我记着孙女,急忙赶到她屋里,把她抱上才出来。”

蔬菜店铺隔壁是烧烤铺,一家4口当时只有店主李先生的妻子在家,李先生当时刚好出去倒垃圾。“就几分钟,房子一下就塌了,我是逃过一劫。”不过由于妻子在里面,李先生还是吓坏了,好在妻子没啥事。一层第三家租户只有一对年轻夫妻,事发时,只有怀孕6个月的妻子在家。丈夫听说房子倒了吓得赶紧回来,幸好妻子也没有受伤。据他们说,二层也住着两户人家,但不清楚当时是否在家。据了解,房东和儿子住在三层,房屋倒塌时没来得及跑出去,从三层掉到二层,所幸没受什么伤。

11时,在现场救援的天龙救援队队员“丸子”告诉记者,目前救援队员正在对废墟进行破拆和搬迁,只能人工拆除、搬运石块、砖墙、钢材等。

12时30分,围观的人少了一些,救援人员轮着分拨吃。午餐标配是盒饭,所有人都一样,一份米饭、过油肉、鸡蛋,还有袋豆浆。记者看到,十多名蓝天救援队队员正赶回现场,天龙救援队、矿山救援队继续寻找伤者,特警和公安维持现场秩序,供电抢修人员在抢修电网。吃完饭,救援人员们就赶紧回到自己的岗位,替换伙伴。

16时起,相关部门组织倒塌楼房附近疏散居民回去取自己的生活必需品,除了正对着倒塌楼房的那栋,由于受影响严重被认定为危房不得进入外,其余几栋民房的居民每家可以安排一人进入一次取东西。记者看到,除了拿洗漱用品、换洗衣服和盖的被子外,不少居民都拎着大大的一袋教材书籍出来。原来,不少居民都是孩子在附近上学,才特地在此租房。他们宁愿自己少拿些东西,也得先帮孩子把学习用品取出来。

16时45分,距离倒塌现场不远的坞城西街上,路边停着一排车。在一辆写有“太原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字样的车上,一名年轻男子把椅子放倒,侧身躺着就睡着了,姿势看上去极不舒服。他穿戴整齐,脚边放着头盔,看上去像是在随时待命,准备救援。

17时,记者采访了天龙救援队总指挥“玩命”,他带病工作已经持续24小时。“昨天到现场后,很多队员都不敢进去,‘玩命’在现场指挥,稳定军心。”一名救援人员说,后来“玩命”感冒加重,队员们担心他身体受不了,几次给他递进去营养快线、糖块等,想让他补充体力,但他几次都顾不上吃。现场只传出来一个要求,让队员们给他买不瞌睡的感冒药。

18时,距离房屋倒塌已有24小时。救援人员仍在紧张清理废墟,有些大块石头,水泥板铲车铲不上来,就用人力把大石砸小,一趟一趟运送出来。此时已拉出满满两辆车,救援队员们正争分夺秒地寻找可能埋在废墟下的人。

18时许,耿彦波市长再次来到现场,对救援队员说,“听说你们一夜没睡,辛苦了,随后市政府会给你们拨些款,买好装备。”其实,从事发到现在,耿市长自己也仅仅睡了3小时。到了吃饭时间,耿市长来到废墟旁,一边指挥救援,一边和大家一起吃饭。

19时左右,突然下起了雨。大家没有松懈,挖掘机不停工作着,铲完一车倒一车,小伙子开着铲车,不到50米的路来回走了不下百余趟。他们说,一定要和老天爷抢时间,避免废墟再次坍塌。

20时许,救援人员突然发现钢架裂了,原来的支撑点变换了位置,再进去的话,可能会产生危险。救援暂时停止,专家们开始研究下一步如何进展。但救援人员没有离开,也没有打任何雨具,就在雨中讨论着该如何施救。

21时10分左右,专家们仍在讨论。有人搬来梯子,准备登上旁边的房子。

21时30分,记者获悉新的救援方案已制定,在坍塌的钢架底部,通过电焊支护支撑起随时可能倒塌下来的硬物,从而保证救援能继续进行。

21时50分,现场有一名中年农村妇女在哭泣,说自己25岁的儿子丁龙还没救出来。她屡次想冲进现场,被人们劝了回来。她是上午得知儿子出事的消息后,立即与丁龙的爸爸、舅舅及弟弟开车,从河北赶来太原的。她说,丁龙的妻子在家里照顾两岁的儿子,“不敢跟她说真话。”

21时55分,太原第三十八中学的灯已经黑了。记者了解到,居民们大多没有进安置点,而是选择自己找地方住。

22时许,救援仍未重新开始。一名救援队员说,他们在等材料,准备对钢架进行固定,搭起安全地带。

23时15分左右,记者看到有人在现场进行焊接。救援队员说,他们准备支个架子。现场西面没有灯,电力工作人员正准备拉线。

23日零时,救援还未开始。记者值守现场中……

本报记者 冯戎 要维维 郭佶欣 见习记者 贾蔚然 张扬 杨阳 实习生 李文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