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四大名將,爲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比白起李牧他強在哪?

戰國時期,一箇中國曆史上一個十分奇特的時期,在這個時期裡,一共有著七個遠超於其他的小國的強大國家,在這個時期裡,充斥著陽謀陰謀、遠交近戰、盟約道義、變法改革等,這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一個時期之一,影響了後世兩千多年。

既然叫做戰國時期,那麼在這個時期也就爆發了不少的戰爭,湧現出來不少的優秀的將領,而在這諸多將領之中,以四個人用兵最強,這四個人分被就是"起翦頗牧"。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比白起李牧他強在哪?

白起王翦是秦國的,廉頗李牧是趙國的,恰好的是,秦國和趙國是戰國時期最強大兩個國家。這四人的用兵能力都很強大,並且每一個都可以說是一生未嘗一敗。只是有些令後世遺憾的是,這四個人彼此之間沒有進行過一場酣暢淋漓的大戰,也就不知道在戰場之上到底誰強誰弱了。

這四人雖然在後世的評價之中,都是一流的將領,難分勝負,但是有著一件事,王翦確實要勝過其他三人。這一件事就是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這四人之中,白起用兵如神,攻無不克戰無不勝,一生為秦國東征西討,打的六國不敢來戰,功高封為武安君。但是最後卻是落了一個被秦昭襄王下令他自殺的命運。一代名將,最後不得不自盡而亡。

而在趙國,同為武安君的李牧下場也好不到哪裡去。李牧為趙國守衛邊關,示敵以弱,誘敵深入,隨後一次戰爭就殲滅了匈奴數十萬人,讓匈奴十多年都不敢來犯,聽聞李牧的名字就渾身顫抖害怕。但是就這一樣名將李牧,最終卻也落了個被趙王擒殺的下場。可惜李牧在於王翦的一場戰爭之中沒有敗,卻被自己人給殺死了。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比白起李牧他強在哪?

而同為趙國名將的廉頗,雖然沒有被人殺死,但也沒有得到什麼好下場。他被逼到不得不逃離故國,離開了趙國,最終客死他鄉。這樣的結局,也是十分悽慘。

四大名將之中,唯有王翦一人,統領軍隊,幫助秦國橫掃六國,六國中有著一大半的滅亡與他有關,可以說在當時秦將之中,以王翦的軍功最高。

但是同樣功高震主的王翦卻是沒有落了過像其他名將一樣的下場,這上為什麼呢?

原因是因為王翦不同於其他三個只知道打仗的人,王翦頗為精通政治,極善於揣摩君王的心理,並作出了正確的選擇,最終也就只有他得到了善終。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比白起李牧他強在哪?

在出兵之前,王翦會向秦王要去豪宅田地,財寶無數,以表示自己是個胸無大志,能讓秦王放心的將領。而在得勝之後,王翦也不會留戀自己手上一絲一毫的權力,立刻就選擇了歸隱,不再過問任何國家的事情。那麼這樣的一個人,又有什麼理由去殺掉他呢?

王翦強大的地方並不是他比白起李牧廉頗他們更善於打仗,而是強在他深諳人心,並且能夠控制自己的內心,最終四大名將之中,也就王翦得到了一個善終。

而王翦之所以是四大名將之中唯一一個得以善終的人物,私認為還有著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王翦碰到的主君,是秦王政,也就是後來的秦始皇。

戰國四大名將,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比白起李牧他強在哪?

而秦始皇雄才大略,雖然他有著鐵腕統治,但是他一生也從未有殺過一個對大秦有功的功臣。

自己的主君的心胸氣魄要強過另外三個的主君,這應該也是王翦得以善終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