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初高中跟过去不一样,家长注意不可根据第一次月考预设未来

国庆假期要到了,但对初中和高中的孩子来说,依然放松不得,搞不好,一场“暴风骤雨”就要在国庆后到来。

开学一个月了,初高中月考就在国庆后。月考过后,分析、评比、排名……“hold不住”的家长难免焦虑、愤怒。

新初一和新高一的孩子,这次月考决定不了什么,影响的是信心和士气,不要以过去的成绩评估将来,小学和初中,你可能是佼佼者,但新起点,新变化,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孩子一般没事儿,关键是家长,期望值很高,尤其想通过考试来检验自己当初的选择。

这里跟大家念叨几句:

第一,刷新过去的印象。初高中跟过去还是不一样的,不可根据未来预设未来。曾经有家长第一次月考或期中到学校大闹的,说学校没教好孩子,接受不了成绩。

第二,考的好与坏都说明不了未来,这只是新征程的第一步,不要焦虑,多鼓励孩子去适应。

第三,客观看待。因为暑假很多孩子都进行过先修,加上这一个月知识内容少,没展开,所以这次考试“热度”还在,考好不足为奇,真正看水平的是期中考试后的第三次考试,那个时候,先修的基本忘的差不多了。

第四,找问题。既然是考试,目的是检验,发现问题,家长更多的是关注暴露的问题,哪些科目得了高分。由于初一高一是全学全考,一些新开的科目如地理、生物、政治等内容都很简单,成绩好有可能是“虚胖”。这些基本靠背诵的科目离中高考需要分析才能做题的标准差的很远。

新初一的孩子,最关键的是细心、细节,小学现在考试不能算正规考试,孩子没经历过正规考试,初中后的考试,一是打乱了班级顺序,不在自己教室考;二是要涂抹标准答题卡,客观题是机器扫描阅卷;三是考号和姓名要写在密封线以内。这个都需要通过考试来练习,很多孩子错误不在卷面上,而是这些细节上。

再一个就是做题,语文差的孩子慢慢就显露出来了,读不懂、理解偏了题意,或者题干反复阅读几遍才能明白,这就是所谓粗心大意吧!

还有就是紧张,以前没经历过这样的场面,一个小升初那么简单的试题,很多都搞不定,都说是奥数,其实不完全是。心理紧张,面对试卷精力集中不起来,半天没思路。

所以家长不要简单看试卷分数,客观面对。

当然关键还是考前准备了,所以国庆节七天假期注定不能彻底大撒把、放松了。

快乐属于童年,进了初中就告别童年,告别快乐了。

青春意味着什么?汗水和拼搏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