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五台山之行已经计划了有半年的时间,也是为了接下来的武功山重装徒步做的前期拉练。这次因为是请假去爬山(我们周六正常上班),所以没有带梁仔他们去,易水寒前一段时间失业了,所以很愉快的就约上了,期间还认识了很多新的小伙伴,每次玩狼人杀都能拿到狼人牌的小狼人、可爱的七七和培培、认真负责的领队骞骞······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五台山(Mount Wutai)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境内,隶属忻州市五台县,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五台山并非一座山,它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五座山峰(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公里,总面积2837平方公里。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61.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暑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五台山气候寒冷,又被称作“清凉山”。虽然处于与北京大致相同的纬度,但气候特征却和中国东北部的大兴安岭差不多。全年平均气温为零下4度,7至8月最热,分别为9.5度和8.5度,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零下18.8度。台怀地区比台顶早一个月入春,迟一个月入秋,温度相差6度左右,全年平均气温2-3度,最低气温零下30度,最高气温为30度。台怀地区夏季空中云层较低,湿度大,常有雨水。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虽然很久就听说了五台山多变的天气和经常“迷人”的浓雾,本来还抱有希望不会被这些所临幸,但是很不幸的是这次遇到可五台山特有的浓雾,原计划在动态望海峰看的日出也没能看到,算是此行的一点遗憾。面对五台山多变的天气,作为一名户外老驴,自然“充分”准备了一些装备来应对,这次五台山形成准备的装备主要有:

强氧35L登山包、登山杖两根、护膝一副、云南白药一瓶、创可贴等急救药品一盒、生火工具、行军水壶一个、防水袋10个、炉具一套、230G气罐一罐、三人锅一个、一次性纸碗、筷子若干、矿泉水4瓶、功能饮料3瓶、红牛2罐、方便面2包、薯条、鸡爪、沙琪玛等小零食一包、甜瓜3个、强光手电、头灯各一个、保暖毯一个、雨披一个、墨镜、头巾两个、备用袜子2双、手机两部、手台一部、两万毫安充电宝一个。

着装方面采用了户外日常装束:速干衣、速干裤、防水鞋以及抓绒外套,准备齐了这些装备,18号晚上一车人开始开开心心的冲向了五台山,这次出行相较于上次的库不齐,明显顺利多了,在高速上没有遇到任何的阻碍,19号凌晨一点就顺利到达了五台山火车站,本着要休息好的原则,每人花了20大洋找了一个小旅馆休息,虽然钱不多,但是毕竟是火车站旁边的小旅馆、房间隔音不是很好,到处是此起彼伏的呼噜声,不过对于我们这种经常在大巴上休息的人来说,有张床已经算是不错的了;凌晨三点准时出发前往鸿门岩,经过约一个小时的车程到达鸿门岩,下车修正准备好头灯手电前往东台,此时因为是晚上,天还没亮,没有看出明显的浓雾,经过大约半个小时的徒步,顺利到达东台望海峰,从鸿门岩到望海峰可以从常规的环山公路(实际上是土路)盘桓上升,也可以选择直接从草甸穿过蜿蜒的盘山公路直接爬升到望海峰,虽然直接通过草甸爬升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但是由于在晚上,又因为草甸凹凸不平,如果不是出来过多次的老驴的话,不建议走草甸,新手还是老老实实的走盘山道上去,凌晨四点二十六分,我们成功到达了东台望海寺,在上望海峰的途中,隐约还能看到东边天边的红晕、山脚下行驶的汽车的大灯,但是到了观景台,已经完全被浓雾所遮挡,完全看不到日出,可以说方圆十米之外,完全看不清,如果没有指北针和轨迹的话,确实很难分得清方向,在观景台停留了二十分钟之后,确定今天是无缘看到日出了,果断选择下撤,这个时候的雾已经很浓了,五米之外看不到人,真真正正是只闻人语,不见其人。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从东台望海峰下撤十分顺利,虽然还有浓雾,但毕竟天也差不多要亮了,视线也好了很多,果断选择从草甸下撤,下撤到鸿门岩大约是五点二十左右,相较于我们刚来的时候,这里明显多了很多的队伍,大部分队伍选择不去东台,直接前往北台,不得不说这是很明智的选择,没有带冲锋衣等厚衣服以及登山杖、雨披等装备的人还可以在这里补充装备,除了5元一瓶的水比较贵之外,冲锋衣和抓绒保暖只需要50元,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便宜,在这里等了后队大约半个小时之后,天空飘起了零星的小雨,和后队简单通过手台沟通之后,六点果断出发前往北台。从鸿门岩出发往北台走,有两条路可以选择,左侧山脊小路和右侧的盘山防火道,左边小路差不多完全在山脊行走,走起来脚下比较舒服,有一些小的爬升,对于老驴来说不在话下,如果有雨的话会变得泥泞,开始我们选择了小路,鉴于雨点的落下,果断右切走到了防火道上,毕竟不想摔跤,还是走防火道比较安全一些。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在前往北台的路上一路通过手台和后队不断取得联系,因为后队普遍体能比较弱,带队领队也没有走过这条线切没有轨迹,我们只能告诉他沿着防火道一直走,并用红砖头在路基上留下记号,而易水寒和我则是属于前队中的前队,一直走在前面,此时也刻意放慢脚步等后队,避免出现他们找不到路的情况,七点我们到达了法云寺,本以为法云寺现在是断壁残垣没有任何人烟,不过惊喜的是这里还有一位阿姨在这里留守,住的是拔地而起的窑洞,阿姨人很好,给我们提供了热水喝包子,跟阿姨闲谈中了解到阿姨是从附近临县来这里的朝圣者,专门到这里给各位师傅做饭准备饮食的。非常佩服阿姨的勇气和虔诚。在这里都留了十分钟左右,我们和前队一起出发前往另一个休息点——“华北屋脊”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从法云寺前往华北屋脊一路都是防火道,路上还可以看到花岗岩地貌等,从这里开始如果幸运的话是可以看到小狐狸的,从法云寺开始,风越来越大,雨也开始变得密集起来,沿着防火道,有几处比较蜿蜒的地方可以直接从草甸直插上去,能够节省不少的时间,大约八点二十左右,成功到达“华北屋脊”。这里海拔有三千米。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虽然披上了雨披,戴上了手套,到了此时,速干衣裤已经完全湿透了,抓绒和手套已经可以拧出水来,雨披在大风的作用下基本没有什么作用,浑身湿透是必然的,又冷又困又饿,因为我们走的比较快,比前队早到很多,鉴于前队还没到、我们又冷又饿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埋锅造饭,虽然背着炉灶气罐和多余的水会浪费一定的体力,但是在这种又冷又饿的情况下有一碗热腾腾的方便面吃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一切的劳累都是值得的;这次带的炉头属于高强度炉头,火焰足,基本上两分钟水就开了,五分钟一锅热腾腾的方便面就做好了,这个时候的方便面远比山珍海味要管用的多,哆哆嗦嗦的吃完方便面和汤,身上明显暖和了很多,也不在发抖,为后面到达的前队烧了一锅热水之后,我们也差不多收拾行囊准备前往下一个集结点——龙王殿(这里也是北台的所在地)

视频加载中...

从华北屋脊前行大约半个小时的时间,九点十分成功到达龙王殿——避雨,这时雨已经变得比较大了,大风吹的雨披四散飞舞,完全起不到遮雨的作用,龙王殿前的香炉上的风铃被吹的叮铃叮铃一直响,避雨五分钟,见风雨完全没有要停的样子,迫于无奈继续前行,前往澡浴池,这里是我们要吃午饭的地方。

徒步五台山-因风雨中断的五台连穿

同样是沿着防火道一直走,同样穿行草甸走了一些近路,十点我们准时到了澡浴池,虽然斋饭还没有开始,但是幸运的是这里有烤房——数千个点燃的蜡烛摆满了整个房子,斋堂主任热情的邀请我们去烤房烤干身上的衣服,要知道,此时浑身湿透的我们能够在烤房里面烤火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因为要尊重佛教烤房不能拍照的传统,这里没有照片。。。。到达烤房我们把已经湿透的衣服能脱的基本都脱下来放在蜡烛旁边烤干,半小时时间烤房已经挤满了人,当然这个时候我们身上的衣服基本上干的差不多了,唯有鞋没有办法弄干,所以以后出来再去风雨变化无常的地方,最好是多背一双鞋。12点吃饭斋饭的我们本来打算是继续前行前往中台,不过这个时候听说后队有人丢了,就没有继续前行打算等后队到达之后再走,再加上风雨越来越大,也想等雨停了再走,不过这一等就是七个小时,五点才等来那位不幸走丢的驴友安全的消息,虽然没有办法走完全程,但是总算大家都是安全的,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