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風暴」·濉溪」帳戶查封遇大生意 被迫還款終識錯誤

近日,在外地從事經營活動的被執行人張賈,急匆匆走進安徽省濉溪縣人民法院雙堆人民法庭,要求對其銀行賬戶進行解凍。張賈“頭腦靈活,精明善變”,前不久還與法院玩起了“躲貓貓”,今天這是咋回事呢?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張強為張賈承建的農村建房工程提供製殼板並帶人員施工。工程完工後,張賈向張強出具了兩份欠條共計20600元,已給付3300元,尚欠17300元。經張強多次催要,張賈推脫不付。張強訴至濉溪縣法院後,經法院主持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張賈給付張強工資款共計17300元,並分期付款。如逾期不付,則視為全部債權到期。協議生效後,張賈仍置若罔聞,張強遂向濉溪縣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依法對張賈銀行賬戶予以凍結,但其銀行賬戶存款寥寥無幾。

張賈看著自己毫髮無損,以為沒啥事,遂到外地去經營。在一樁生意中,其客戶得知張賈銀行賬戶被法院凍結後,認為其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書確定義務的行為屬失信,不願再繼續與其合作下去,表示將會終止雙方的合作關係。張賈“靈機一動”,提出讓客戶將款匯入其指定的其他人賬戶,雙方繼續合作下去。客戶認為張賈的信譽存在問題,不同意繼續合作下去。眼看著一樁大生意要泡湯,張賈遂答應客戶:1周內將執行事項處理完畢。客戶表示如張賈能儘快消除不良影響,雙方可繼續合作下去。於是遂出現本文開頭一幕。

張賈來到雙堆法庭後,積極辦理了相關事項,在與張強達成執行和解並履行後,法院依法對其銀行賬戶予以解凍。

事後,張賈感慨地說:“做人要積極承擔自己應負擔的責任,規避法律只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誠信社會建設過程中,要愛護自己的信譽。否則就會一處失信,處處受影響。”(注: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方好 仝傳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