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8月28日,灞桥法院的“云上法庭”项目正式投入运营,并在当天下午对家事法庭、速裁法庭两个试点业务庭的法官及书记员进行培训,对云上法庭的功能、使用说明、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对干警反映的问题进行整理、收集并及时反馈。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云上法庭”是由新浪司法频道创新研发的智慧法庭,作为西安市首家使用“云上法庭”的法院,该项目成为了法官“看不见”的助手,可以为法官、诉讼当事人提供智能、便捷、高效、全流程的服务。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8月29日上午10点,“云上法庭”首次开庭。开庭前,通过人脸识别自动对比审核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快速完成身份认证。庭审中,采用AI识别技术,为缺少法律知识的当事人提供必要的法律术语专业解析,证据同步展示,方便当事人核对证据,质证、笔录及音视频与证据自动关联,同步呈现争议焦点,庭审笔录语音识别更是对书记员的庭审记录工作带来极大便利。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闭庭后,“云上法庭”记录的整个庭审过程随案生成可调阅性的庭审电子档案,庭审笔录可发送至当事人确认签名,开庭过程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对庭审音视频进行永久云端保存,让庭审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关键要素在判后都可以被追溯。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庭审笔录签字

当事人核对证据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云上法庭

庭审结束后,张艳英法官看着语音识别的庭审笔录后激动的说:我之前特别担心这套系统的实用性,尤其是像我这样不太标准的普通话,今天开庭后,我对系统的语音转换效果很满意,准确率非常高,简单易操作,可以对庭审过程进行高效、有序的控制,使用熟练后我相信它能真正解放书记员的双手,给工作带来便利,我会继续使用,不断的去尝试使用云上法庭的新功能,让这套系统真正的为法官、当事人发挥出它最大的价值。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此外,“云上法庭”还可通过已构建的不同审判领域的知识图谱,为审判法官推送相关案例和法律,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从而达到“人工智能辅助审判”的目的,还能辅助判决和庭审分析,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让庭审更加便捷,将互联网变为网上调解室的创新便民举措,既节约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又提高了法官的办案效率。

灞桥法院将继续努力,不断推进司法审判工作创新发展,以开放的理念、务实的心态去构建“智慧法院3.0”,用创新“互联网+司法”态度去改进法院工作,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方便快捷!

「争创“平安鼎”」灞桥法院开通“云上法院”服务,实现智能化司法审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