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一日整理家中旧物,发现了一本30多年前中学时代的日记本,很有兴致地翻开细读了一阵:现在看来有些稚嫩的话语、如流水帐般的校园小事跃然纸上,仿佛回到青春岁月的学生时代,一种亲切的感觉油然而生……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其实,这本日记是高中时代的语文练笔,只不过是以日记体的方式写成,记录了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每一篇日记上都有红色字体批注的“3”、“4”或“5”,那是教我们语文的刘老师给我批改的记录,得到老师认可的字句还标注了红色的波浪下划线、并写上老师的评语。隔上一段时间,老师会对前面的写作做一次点评和指导,有时,老师会还给出一段范文,让人细细品味……这本日记,令我回想起高中时代很多有趣的故事。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是我们学生时代最流行的话语,老师、学生、家长大多是这样的理念,对于语文课的重视程度不算高、也不算低。曾几何时,作为理科生,我有些惧怕语文课,尤其是作文,记得那时语文课本中附带的作文题目多为读后感、记一件好事、记一个人之类的,但凡遇见这样的题目我都很纠结,不知从何处下笔,久而久之,对写作文这件事有了一种恐惧的感觉……直到上高中,很幸运,我遇到了刘老师……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刘老师是我们学校最有名望的语文老师之一,从师范大学中文系科班毕业,才华横溢、激情满怀,每次上课,刘老师绘声绘色的讲解、教授,对于我们来说真是一次享受……让我感到意外的是,和其他语文老师的要求不同,刘老师并不要求我们定时、定量交作文,也不会给出固定的作文题目,对于我们的写作练习,他只有一个要求:写真情实感、写你想写的东西……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或许,这样的方式特别适合我。从开始的不知如何下笔,自我放松,鲜有作业交给老师,到后来,我逐渐增加了练笔,天马行空、想到哪写到哪,分数从“3”分占多逐渐转向“4”分,到后来,有几个不多见的“5”分了。刘老师的评语也越来越多,记得老师常说:要努力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出深远的意境,如白描一般;对事物要保持足够的好奇心,要多读书、读各种各样的书……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参加高考的那一年,作文题目仿佛是专为我们出的一般,记得是看一段材料写一篇“怎样写作文”的议论文,当时看到题目时一阵窃喜,把自己的真实体验一写就万事大吉了。早已忘记了具体的题目,只记得高考成绩中语文是分数最高的科目……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好奇心萌发,利用现在发达的网络信息查询到了1984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有的同学说:“每逢写作文,自己常常感到无话可说,只好东拼西凑,说一些空话套话,甚至编造一些材料。”有的老师说:“每次学生作文,我都辛辛苦苦地批改、讲评,但是学生往往只看分数,不注意自己作文中存在的问题,所以提高不快。”请针对上面两段话所反映的情况,联系自己和周围同学的现状,以对中学生作文的看法为中心,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题目自定。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如今的我早已过了写作文的年纪,特别是命题作文就更不会写了。喜欢旅行、热爱徒步,我习惯用文字、图片记录途中遇到的各种奇闻异事。用文字记录是一件美好的事,一如那一本稚嫩青春的学生日记,不是为了告诉别人我在做什么、想什么,而是想为自己记录下人生旅行中曾经的点点滴滴,感动的、快乐的、伤心的、难过的......都是旅途中独有的风景,等到老了的那一天,用一双老眼昏花的眼睛,再来看看当年写下的清文字,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

一本中学时代的日记本,让我想起刘老师教我们如何写作文

(2018年9月10日,第34个教师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