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七夕前夕,人民日報很應景的發佈了一組“中國婚姻數據報告”。這份報告由民政部1987年~2017年、31年間的數據整理而成。

“晚婚”現象已成趨勢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注意:單位是千分號

可以看到,從2013年開始,結婚率數據呈現顯著的下跌趨勢。(結婚率 = 結婚次數 / 年平均總人口 × 1000‰)

其中,北上廣等經濟發達地區結婚率普遍較低,結婚率最低的5個地區分別是上海、浙江、天津、江西和山東,其結婚率分別為:0.45%、0.61%、0.61%、0.62%、0.63%。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在2013年之前,結婚比例最大的是20~24歲年齡段,而從2013年開始,25~29歲年齡段成為了結婚主力軍,“晚婚”趨勢已非常明顯。

而在人民日報發佈的一份關於結婚年齡的調查問卷顯示,“晚婚”人群已佔據絕大多數。

具體來說,在15654個有效調查樣本中,有7721人已經結婚,其中選擇在28歲結婚的人比例最多,佔20.54%,其次是30歲,佔16.9%。所有選擇在28歲(含)以上結婚的人,佔比高達57.77%。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為什麼晚結婚的人越來越多?

過往的生育政策鼓勵晚婚晚育,男方年滿25週歲、女方年滿23週歲的初婚即為晚婚,可以享受額外的“晚婚假”及相關福利。但自2015年開始,經人大審議,晚婚假與晚婚相關福利已逐漸取消,就連生育計劃也從“只生一個好”變成“二胎很幸福”。

從目前來看,晚婚的趨勢已經很明顯了。至於為什麼選擇晚婚,大家給出了諸多理由,其中排名前三的是:

1、沒找到合適的人;

2、沒有能力承擔家庭責任;

3、享受單身生活。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有網友戲稱:

“上完學就20多歲了,畢業後首要任務是找工作,工作以後忙於應付,圈子小,又遇不到合適的人,慢慢就晚婚了唄。”

實際上,晚婚現象越來越突出的原因是多元化的。

從地區來說,經濟越發達、生活水平越高的城市,對單身生活方式的寬容度也越高,晚婚甚至不婚人群也越高。

從理念來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的傳統觀念已經發生改變,對年輕人而言,結婚生子不再是必要的人生經歷,而只是一種可供選擇的生活方式。

從教育來說,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人們受教育的年限增加,年輕人本科畢業就22歲了,結婚的年齡必然會被不斷推後。

從城市化角度來說,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在帶動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推高了生活成本,加劇了各種競爭。而對生存能力的追求,又反過來倒逼人們要比以前接受更多的再教育、再培訓才能適應社會競爭,這也在一定程度延後了年輕人經濟獨立的時間,延後了走進婚姻殿堂的年齡。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那就是婚姻的功能性在不斷減弱。如今,大部分已婚人士能幹的事兒,未婚者也能幹,年輕人“第一次”的平均年齡和初婚年齡基本沒啥關係。而在歐洲,非婚生子佔新生兒的比率和婚生子相差不多。

從行為經濟學角度解釋晚婚

在房價昂貴的國外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東京、首爾等地,人們的初婚年齡普遍較高。而經濟的高速發展造成的社會結構飛速變化,也讓那些超級城市人們的“稟賦效應”尤為明顯。

稟賦效應是一個行為經濟學名詞,是新晉諾貝爾經濟學得主理查德·塞勒提出。稟賦效應認為,人們對同一件東西的價值判斷往往存在巨大差異,如果這件東西的所有權屬於自己,就會認為他很有價值,如果所有權不屬於自己,那對其的價值判斷就會大打折扣。

那些大齡未婚,但仍希望結婚的人,大多表現出較強的稟賦效應。在相親時,他們對自己婚姻的出價,比別人給他們的出價要高,但在看待同樣的大齡未婚異性時,則判斷對方的婚姻價值偏低。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人們的這種判斷差異,本質上來自於對風險的厭惡,對維持現狀的一種習慣性偏愛。這種稟賦效應反映在如今的婚姻市場中,就是很多人秉承的“寧缺毋濫”的原則。

那有什麼解決辦法呢?從行為經濟學角度,提供兩個解決方案。

一是到房價更便宜的城市,或者社會體系更替較慢的地區去發展,但對大多數心懷夢想的人來說,這個建議簡直糟透了。

二是等待經濟的新常態效應,屆時社會系統更迭會變慢,人們的稟賦效應會減弱,這對大齡渴望結婚的人來說是件好事。

七夕到了,我們聊聊“晚婚”那點事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