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還在抱怨,機構和老外已在抄底了!

當你還在抱怨,機構和老外已在抄底了!

P2P雷潮還未平息,股市低迷反覆震盪讓人抓狂。最近老有財迷問,目前這行情,錢該放哪裡?

大部分餘錢放貨基,是個安全的回答。

但這可能不是個好答案。如今餘額寶等貨基,有些年化收益率已開始跌破3%,我都擔心快趕不上貨幣貶值的速度了。

兩三年內暫時用不上的錢,不如大膽拿出一些來,到股市裡“抄底”吧。

我知道很多財迷被半年來的行情跌蕩得很不爽,充滿怨氣;但是,我現在開始擔心,當新的賺錢機會來臨時,不少財迷可能會在埋怨和遲疑中再次錯失!

下面來解釋為什麼,怎麼做。

當你還在抱怨,機構和老外已在抄底了!

最近有兩個有意思的數據,一般財迷可能沒注意——

1、在貨基收益率持續下降過程中,機構投資者持有貨基的比例在明顯下降,而個人投資者則明顯提升。目前比起2017年年底,機構投資者的持有比例從43%降到32%,而個人投資者則從57%升至68%。

2、那麼,機構投資者的錢跑哪去了?股市基金裡“抄底”去了。以機構資金持有為主的股票型ETF今年備受青睞,規模逆市增長顯著,總份額大漲400多億份,增幅高達44%。

以今年規模暴漲45倍的華安創業板50ETF為例,目前基金前十大持有人中,出現了中國人壽、華夏人壽、平安養老保險等多家保險公司。

這數據刻畫出的場面,簡直就是“韭菜”和“聰明錢”相逆而行,擦肩而過啊。

說機構在“抄底”,不是說現在這點位就是“底”了。但是,說目前是個接近底部的安全區域,估計不會太離譜。

最近關於股市處於底部區域的行業分析不少,證據也蠻有說服力。菜雞這裡就拿兩個指標的數據來說說——市盈率和市淨率。

市盈率(P/E)是指公司股價相對於其當年盈利的倍數,數值越低越有投資價值。

如今A股已處於很低的估值,上證指數的市盈率約為12倍,滬深300的市盈率為11倍,上證50的市盈率僅為9.6倍。

這跟當前國際成熟市場比,已經很有競爭力了。目前,日經225的市盈率約為16倍,德國DAX為14倍,英國富時100為17倍,美國道瓊斯和標準普爾為23倍。

而從歷史數據來看,根據最近一份海通證券的研報來看,A股經歷五輪牛熊週期,對比前四次,目前A股滾動市盈率為14.8倍,已處於前面四輪熊市的底部區域範圍內。

當你還在抱怨,機構和老外已在抄底了!

看市淨率數據,同樣估值很低。

市淨率(P/B)是一個公司或指數的總市值,相對於其淨資產的倍數,是衡量股價高低的重要指標。從上表能看出,目前市淨率也處在歷史熊市的低點範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當市淨率低於1,也就是常說的“破淨”時,相當於你用當前股價把公司買下來,假如能轉手把公司的資產拆開變賣,能立馬賺到錢。

截止上週,A股破淨股的數量創下歷史新高,高達279家,佔到兩市交易股票比例超過了8%。像四大行中,目前工、農、中三家的市淨率分別只有0.98、0.86、0.76。

除銀行板塊外,房地產、公用事業、交通運輸、汽車和機械設備等多個板塊也大量破淨。

對投資來說,價格越低,意味著安全邊際就越高。當市場上有大量低市盈率、市淨率時,就像到處是白菜價,買入後等待上漲,賺錢概率是很大的。

說到這,菜雞必須強調下投資的風險。我只是說目前是一個比較安全的底部附近區域,但不是說股市不會再下跌了。在震盪行情中,中短期內,下跌風險仍然會有。

之所以說目前這樣的點位比較安全,意思是說:1、就算繼續下跌,跌的空間也不會太大了;2、持有時間長一些,比如一年或更長時間,在目前點位基礎上反彈的概率很大。

可能有財迷會說,那我們就等那個“底”到了再投唄。

想得倒挺美,但問題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提前精準預測到。

而怕就怕,當你悠哉悠哉想等到確定性的觸底反彈時,可能大頭都被提前佈局的機構和老外賺去了。除了前面說的國內機構,上半年外國投資者資金也在持續淨流入,最近MSCI指數A股權重翻倍後,會有更多外資進來。

說到底,投資是面向未來的,收益都是看概率的,概率夠大的時候,就可以考慮下手了。

比如最近海通證券的研報就稱,滬深300目前PE 11.4倍,未來一年正收益概率47.6%、三年88.7%;中小板指PE 23倍,未來一年正收益概率89.1%、而三年正收益的概率高達100%!

當你還在抱怨,機構和老外已在抄底了!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普通財迷該採用什麼投資策略,相對賺得比較穩些呢?

首先,沒精力去做研究的,不要碰個股,不要炒短期。

其次,已經定投寬基指數基金的可以繼續,沒有定投的也可以開始起來。像估值處於很低位的中證500、中小板指等寬基指數,都是不錯的機會;另外像醫藥、家電、金融等行業板塊,未來中長期上漲的概率也較大。

第三,對於相對老練的司機,也可以手動分批買入,越跌越買,持續降低投資成本。熊市正是積攢籌碼的好時機,等到牛市來臨時,就是豐收的季節了。

今天重點跟大家聊的,不是具體的投資標的,而是價值投資理念。對於缺乏專業知識、也沒有時間盯盤的普通財迷來說,股市低點積極買入、持有並等待確定性高的上漲,是很好的投資策略。

對習慣追漲殺跌的“韭菜”來說,要接受這樣的理念和策略,似乎有點隔閡。我不由想起巴菲特說過的一句話:

“讓我感到非常奇怪的是,人們要麼會瞬間接受以40美分買進1美元的東西這一理念,要麼永遠也不會接受這一理念。要麼馬上理解它,要麼一輩子也不會懂。”

希望你是那個能馬上理解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