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打通中部地区首条南向大通道

9月27日上午价值30万美元的22个化工产品集装箱从宜昌东站发车,将经广西钦州抵达马来西亚巴西古当港口,标志着宜昌自贸片区正式打通“一带一路”南向通道,这也是全国第一条由中部地区始发的铁海联运南向货运通道。


宜昌打通中部地区首条南向大通道


此前,宜昌出口到东南亚的货物主要走江海联运,从宜昌云池港下水到武汉集运,最后从上海港转海轮出境,经过30天左右抵达目的地。现在走铁海联运,货物经焦柳线、过湖南、抵达广西钦州港东站,然后通过汽车短驳至钦州港,再通过海运直抵马来西亚巴西古当港口。整个行程运费价格与全程海运差距不大,但较江海联运节约10—15天行程。

据目前市场调研反馈,仅宜昌出口到东南亚、南亚、非洲的化肥年预估运量就达10万吨,此次南向通道的打通将惠及宜昌及周边众多企业。同时,东南亚新鲜优质的水果、粮食、木材、黄麻等产品也可通过海运到达钦州港,然后通过铁路到达宜昌进行集散,从而将宜昌打造成中部地区向东南亚、南亚、非洲进出口的货物集散地。

2017年宜昌自贸片区挂牌后,开通“宜汉欧”班列,经过近一年的运行,已实现常态运行,先后开辟了宜昌-满洲里-莫斯科-马拉舍维奇-汉堡、宜昌-西安-塔什干2条线路。

南向通道的开通,实现了宜昌向北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与向南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中南半岛经济走廊的无缝连接,辐射“一带一路”沿线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宜昌成为了欧洲、中亚、东南亚在中国中部地区的“连接点”,“一带一路”经宜昌形成完整的环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