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民營煉化項目投產在即 投產後哪家上市公司受益最大?

歲入金秋,2018年已進入第四季度,目前恆力煉化、浙江石化、恆逸文萊三大民營煉化項目都在做正式投產前最後的“衝刺”。這些大項目牽動著行業發展的脈搏,讓人越發激動。獲悉,恆力2000萬噸/年煉化項目將力爭今年10月率先投料試生產,這些項目的相繼投產將對我國石化行業的產能結構升級與聚酯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提升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對市場和股民來說,最吸引眼球的莫過於這三大煉化項目中,誰家將最具盈利前景?可以說,高達“百億級”的盈利預測區間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也吸引了眾多國內外投資機構的目光。歸根結底,到底哪個項目盈利能力最強,哪家上市公司因此受益最大,一時成為廣大投資者們最為關心的焦點話題

民營煉化巨頭崛起:“裝置大型化+產業一體化”鑄就盈利新藍海

從產業發展的邏輯看,這股民營大型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的熱潮不同於之前我國煉化產業項目建設,其重要區別在於:一方面,包括恆力股份、榮盛石化和恆逸石化這幾家上市公司都屬於國內聚酯化纖行業巨頭,都是為了加快構築“原油加工—PX—PTA、乙二醇—聚酯”全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模式,這是產業發展需求而另一方面,這幾大項目的建設起點高、裝置總體規模與單體規模大、上下游產能協同性強,具備了在全球煉化、石化、聚酯產業鏈領域深度參與國際化競爭的產能優勢和市場基礎,這是

市場產能的稟賦

光大證券曾在一篇關於民營煉化巨頭崛起的行業研究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企業有兩大優勢:一是全產業鏈優勢,PX有80%的下游在大陸本土;二是後發的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這兩大優勢使得這類民營企業在煉油芳烴路線上,在未來10年內處於全球綜合成本最低的位置”。

目前,我國聚酯化纖產業鏈中下游的聚酯和PTA業務都在全球佔據著絕對主導地位,產能產量規模都佔到世界總量的60%-80%以上,而最上游的芳烴環節一直受制於人,國內PX進口依存度已經高達60%以上。因此,這幾大民營化纖巨頭都卯著勁加快建設煉化一體化項目,隨著這幾大項目的陸續建成投產,我國石化聚酯化纖全產業鏈受制於人的最後一環將被徹底打通。

三大項目盈利能力PK:恆力煉化和浙江石化盈利最被看好

總體來說,這三大民營煉化項目的投資手筆都極大,工藝與裝置能力一流,單體設備的原油處理與產品深加工能力都居於國際前列,競爭力遠超國內存量的煉化產能,且都側重於對聚酯化纖產業鏈的原材料支撐和高端化工品產出,符合當前國際煉化、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總體趨勢和要求。

其中,恆力年產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包含2000萬噸煉油、450萬噸PX和150萬噸乙烯能力,浙江石化一期2000萬噸煉化項目包含2000萬噸煉油、400萬噸PX和140萬噸乙烯能力,恆逸文萊800萬噸煉化項目包含800萬噸煉油和150萬噸PX能力。恆力項目和浙江項目的產能建設內容基本一致,規模成本優勢也更為明顯,而恆逸項目則稍遜一籌。

今年9月,信達石化研究團隊就三大民營煉化項目也給出了最新的盈利預測對比分析,在7種油價(油價在60-80美金區間內)環境下,信達預測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淨利潤區間為80-180億元,浙江石化煉化一體化一期項目淨利潤區間為80-180億元,恆逸文萊煉化一體化一期項目淨利潤區間為30-60億元。

綜合比對,恆力項目和浙江項目盈利能力基本旗鼓相當,而恆逸項目由於規模較小一些,顯然淨利潤區間也相應小很多。

股權結構綜合比拼:恆力煉化項目更勝一籌

有關數據顯示,

在項目股權結構上,這三大項目也有一些區別,這對所屬上市公司分享煉化項目盈利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中,恆力煉化項目100%股權屬於恆力股份,浙江石化項目51%股權屬於榮盛石化,恆逸文萊項目70%股權屬於恆逸石化。從上市公司項目盈利分享來看,恆力項目淨利潤100%全部歸恆力股份,浙江項目51%淨利潤歸榮盛石化,文萊項目70%淨利潤歸恆逸石化

通過對當前民營企業煉化項目的市場需求、對產業發展的影響,以及幾個項目的盈利能力和股權結構等綜合分析,不難看出三大民營煉化項目投產後,從上市公司受益程度來看,恆力股份綜合受益能力最強,其次是榮盛石化,最後是恆逸石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