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重慶最東端三峽庫區腹心,渝東門戶的巫山,峽谷幽深,岩溶繁多,山地面積佔全縣的96%貧困戶佔全縣貧困戶數的一半大約1.2萬戶,生活在海拔1268米以上的高寒邊遠山區,土地貧瘠,生產落後,經濟匱乏,生活極其艱難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鄧家土家族鄉是一個典型的高山偏遠鄉鎮。這裡是巫山所有鄉鎮中距縣城最遠126公里,海拔最高的海拔1680米,人口最少4000多人,場鎮最小一條獨街不到400米,山上霧滿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頭,又缺吃來又缺喝,真實的惡劣生存環境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要脫貧的想法有很多,但現實就擺在眼前,在1200多米海拔高的大山中,土地貧瘠,石多土少,連下山趕場都要走1個小時,要治窮根,就得搬遷下山,改變原有生產生活方式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2016年,被列入異地扶貧搬遷的對象。儘管知道政策優厚,但還是有許多村民內心很是忐忑:害怕自己湊不出建房的錢,害怕政策落下來,自己卻享受不起

但這次,天遂人願,根據政府的統一規劃,村民們在伍緒村安置點花7萬元建了新房,按照異地搬遷扶貧政策,一家得到了5.2萬元的補助,加上原來的房子處於地災點,還疊加享受到了涉煤地災戶補償,因此幾乎沒花什麼錢就住進了新房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巫山縣絕大多數高寒邊遠山區仍然是典型的糧豬型二元產業結構,農民增產增收和脫貧致富難度極大,而通過搬遷改進生產方式,扶持培育致富產業,配套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子女讀書,看病就醫,文體服務等,可讓貧困群眾過上新生活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巫山縣扶貧辦主任朱欽萬自信的說,我們把異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已累計搬遷11萬餘群眾,實現了青山金山兩相宜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巫山生活在深山邊遠地區的窵遠戶57863人,佔貧困人數的63.8%,在這些地方搞建設,不僅難度大,而且成本高,利用率低。以原廟堂鄉為例,僅改善水 電 路 等基礎設施就需投資2億元以上,而當年實施整鄉搬遷只投入了4000萬元

11萬村民搬離海拔1268米高寒山,不掏錢住小樓房,青山金山兩相宜

異地扶貧搬遷是一個系統工程,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不僅僅是要保證群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還將繼續做好搬遷貧困人口的精準核實,繼續抓好統籌規劃和後續扶持,讓更多貧困群眾實現高質量穩定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