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合規之貿易管制與稅收征管

文 | 楊傑 匯業律師事務所 合夥人

對於進出口企業來說,貿易合規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之一,合規機制處理的完善,能夠確保企業經營的血脈暢通,為企業實現商業戰略保駕護航,如果貿易合規方面產生紕漏,不僅會極大的提高貿易成本,而且企業的官方信用就要受到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經營失敗。

現實中很多企業常常在面對海關核查、稽查的時候不知道該從何入手,公司涉外業務這麼多,到底海關管些什麼呢,我們說,就企業而言,形式上海關監管的對象是進出口貨物、物品,與貨物無關的涉外業務,不是海關的管理領域,實質上海關主要監管的是進出口貨物的貿易管制和稅款徵收。貿易管制,就是禁止限制出入境管制,比如一般情況下,毒品、武器以及侵犯知識產權的貨物等是禁止進出境的,而黃金、軍民兩用物項、瀕危動植物等產品是限制入境的,限制入境意思是需要有關機關頒發的許可證才能入境,稅款徵收比較好理解,就是進口出口貨物需要按照一定規定繳納關稅或增值稅、消費稅,在特殊情況,還包括反傾銷反補貼稅,以及最近大家比較關心的保護性關稅等。總而言之,海關要監管的事項會很多,但是歸根結底,最終都可以溯源到貿易管制和稅收徵管這兩項,因此企業貿易合規建設就與這兩方面具有密切關係。

貿易管制與稅收徵管可以進一步拆分為四個要素,分別是商品歸類編碼、貨物價格、原產地、許可證。其中,許可證件與貿易管制相對應,貨物價格、原產地與稅收徵管相對應。商品編碼這比較特別,它不但決定了貨物徵稅的稅率,而且直接決定了貨物是否需要許可證件,需要哪一種許可證件。

1.商品歸類編碼

一國的關稅政策、貿易管制政策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用途、材質的商品名稱來確定,以反映國家的政策取向。但是以語言文字表述的商品名稱有很大侷限性,一方面語言不能或者不便簡潔的表述某一具體商品,其次、全球貿易的聯通性要求同一商品有同一的表述,但如果用世界各國語言來對同一件具體商品作出法定表述,這是一個不可完成的工程,而用一串數字來對應一個具體商品,就方便的多,因此世界海關組織就專門編寫了一本商品目錄,在這本商品目錄裡一個具體商品對應唯一的一個數字串,提起某一串數字,全世界的海關或相關組織都知道是具體指代哪一個具體商品。商品歸類編碼不僅僅是具體商品的代碼,就海關監管而言,更重要的是一個具體商品歸類編碼,對應了一個稅率、和一個許可證件要求,即監管條件,因此我們說一個商品的歸類編碼確定了,那麼一般來說它的關稅稅率和貿易管制要求也就確定了,也正因如此,作為貿易管制和稅收徵管的監管機關,海關會極為重視企業申報商品編碼審核,以確定是否正確適用了貿易管制政策與關稅稅率。

2.貨物價格

絕大多數貨物的關稅是由貨物價格與稅率的乘積決定的,因此稅金的確定一方面取決於商品歸類號碼所對應的稅率,另一方面就是貨物的價格的多少。正因如此,貨物價格審核就成了海關監管審核中的重中之重。

需要重點關注的是,關於服務貿易或者說無形貿易,這類貿易一般不涉及進出口貨物,所以不是海關監管的對象,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這類貿易與進口貨物相關聯,就可能受到海關的核查。我們舉個例子,某公司與境外權利人簽訂商標使用許可協議,按年度支付商標使用許可費,這時候,並不涉及貨物貿易,與海關無關,但是後來公司又向該境外公司進口帶有該商標的貨物,那麼向海關申報貨物價格的時候,是不是要把商標許可費也計算在進口貨物價格里呢,這裡說明一下,絕大大多數情況下,海關是根據貨物價格來計算關稅金額的,因此貨物價格是海關最為關注的申報事項之一。在這個案例中,根據審價辦法的規定,商標許可費是要計入貨物價格中去的,這個案例是典型的特許權使用費申報案例,目前這種情況在我國企業內很普遍,海關對企業是否將特許權使用費計入貨物價格的情況非常關注,而很多企業往往只申報了貨物發票價格,而沒有將商標權、專利權等特許權使用費計入貨物價格,導致海關在後續核查稽查中向企業補稅,現實中補稅的金額從幾十萬到幾個億都有,所以我們不能說只要是無形貿易就必然與海關監管沒有關係。

貿易合規之貿易管制與稅收徵管

3.原產地

前面我們提及商品歸類編碼確定了商品稅率,實際上這時候確定的是一組不同的稅率,這些稅率的區別在於商品原產國家的不同,因此可能適用不同稅率,比如原產於世界貿易組織各國以及簽訂有雙邊貿易協定的國家,進口貨物適用最惠國稅率,原產於簽訂有優惠貿易協定、特惠貿易協定的國家,則適用優惠稅率或者特惠稅率,除此之外的國家適用普通稅率。這些稅率中,通常情況下普通稅率最高,而特惠稅率最低。原產地規則看似很簡單,哪裡生產的哪裡就是原產地,但實際情況就複雜的多,比如有些商品物流上經過某個國家,這個國家可不可以算作原產國,再比如某國的進口商品進行了簡單加工後,再銷往中國,那麼這個國家能不能算作原產國?因此不同貿易形態下原產國的情況千差萬別,而原產國的確定可能很大幅度上影響關稅稅額的確定,因此海關在核查稽查中,往往也會非常關注商品原產國的確定理由。

4.許可證

許可證件判斷的技術難度相對要簡單的多,在確定商品的歸類編碼後,只要具有相對應的許可證,或者沒有規定禁止限制條件的,一般就能通過海關審核。這裡再要補充一下,很多商品的歸類編碼中提及要求提交通關單,通關單是國家檢驗檢疫部門制發的,證明貨物已經向檢驗檢疫部門申報,檢驗檢疫部門同意放行該批貨物的證明,從海關法的觀點來講,通關單不屬於貿易管制中的許可證件,但是如果這項商品的商品編碼中提示需要通關單,那麼如果沒有通關單的話,海關也不會放行貨物。

上述四個要素,是貿易管制和稅收徵管的重點,是海關在審核單證、開展核查稽查活動中最為關注的情況,也是企業在進行法律風險防控中需要嚴肅對待的方面。

貿易合規之貿易管制與稅收徵管

結合前面提及的監管要素,我們就很容易理解關務活動中主要法律風險:

主要包括涉稅和涉證兩方面:

涉稅方面

(1)歸類申報錯誤,由於歸類編號直接決定了商品許可證件要求和稅率,因此歸類申報錯誤,可能就意味著漏繳稅款,或者無證到貨。這種情況下可能導致行政處罰、乃至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

(2)貨物價格申報錯誤,我們前面知道了貨物價格直接關係到企業需要繳納的關稅金額,因此由於各種原因導致的低報價格就意味漏繳稅款。此時可能導致行政處罰、乃至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

(3)原產地申報錯誤,同理原產地認定的錯誤導致企業錯誤的享受了較低稅率,意味著實際漏繳了稅款,此時可能導致行政處罰、乃至承擔刑事責任的風險

涉證方面:

這裡主要是指無證到貨或者無證發貨,就是規定了許可證件的要求,但是企業在實際進出口貨物時,確不能提供許可證件,涉證的風險最容易出現在向海關申報的歸類發生錯誤時,即原本申報的歸類編號沒有提示需要提交許可證件,但是海關認為企業申報的商品編號錯誤,糾正之後的歸類編號需要許可證件,此時企業已經無法獲得許可證件。涉稅風險首先導致的是貨物肯定是無法進出口,如果性質嚴重的話,就可能涉及行政處罰和刑事責任。

匯業海關律師指出,通常企業關務法律責任的產生主要源於如實申報義務的違反。

1、如實申報義務:

納稅義務人向海關申報時,應當按照本辦法的有關規定,如實向海關提供發票、合同、提單、裝箱清單等單證。

根據海關要求,納稅義務人還應當如實提供與貨物買賣有關的支付憑證以及證明申報價格真實、準確的其他商業單證、書面資料和電子數據。

貨物買賣中發生的《審價辦法》規定的價格調整項目的,或者運輸及其相關費用的,納稅義務人應當如實向海關申報。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這裡的如實,不僅僅是企業按照進出口的實際情況如實申報,而且還包括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申報,換言之企業雖然沒有欺騙的故意,但在沒有遵守法律有關規定進行申報的時候,也可以構成對如實申報要求的違反。

貿易合規之貿易管制與稅收徵管

2、未如實申報的法律後果:

(1)追徵稅款: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第六十二條進出口貨物、進出境物品放行後,海關發現少徵或者漏徵稅款,應當自繳納稅款或者貨物、物品放行之日起一年內,向納稅義務人補徵。因納稅義務人違反規定而造成的少徵或者漏徵,海關在三年以內可以追徵。並按日萬分之五的比例追加滯納金。

(2)行政處罰: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行政處罰實施條例第十五條》 進出口貨物的品名、稅則號列、數量、規格、價格、貿易方式、原產地、啟運地、運抵地、最終目的地或者其他應當申報的項目未申報或者申報不實的,分別依照下列規定予以處罰,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

(一)影響海關統計準確性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二)影響海關監管秩序的,予以警告或者處1000元以上3萬元以下罰款;

(三)影響國家許可證件管理的,處貨物價值5%以上30%以下罰款;

(四)影響國家稅款徵收的,處漏繳稅款30%以上2倍以下罰款;

(五)影響國家外匯、出口退稅管理的,處申報價格10%以上50%以下罰款。

如當事人就同一批貨物,分別實施了2個以上違反海關監管規定的行為,且兩者之間有因果關係的,應當分別計核罰款,再擇其重者處罰;同時,如當事人存在多次申報不實的行為的,則海關依照《行政處罰法》第29條,可對連續兩年的申報不實行為進行合併處罰。

(3)刑事責任:

違反海關法規,逃避海關監管,非法運輸、攜帶、郵寄國家禁止進出口的武器、彈藥、核材料、假幣、珍貴動物及其製品、珍稀植物及其製品、淫穢物品、毒品以及國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金銀和其他貴重金屬以外的貨物、物品進出境,偷逃應繳納關稅額10萬元以上的行為。所謂“應繳稅額”,是指進出口貨物、物品應當繳納的進出口關稅和進口環節海關代徵稅的稅額。走私貨物、物品所偷逃的應繳稅額,應當以走私行為案發時所適用的稅則、稅率、匯率和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計算,並以海關出具的證明為準。

最後,匯業海關律師針對企業的貿易合規管理談幾點體會:

我們先前已經講到,歸類、估價和原產地是決定關稅及其他環節稅的關鍵,但是一項商品應當歸入何種稅號,如果確認商品的價格構成,以及如何確認商品的原產地,這些都是非常專業的技術,歸類、估價、原產地均有一套獨立的邏輯規則系統,而這套規則系統是經過西方數百年的是實踐積澱,並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而形成的體系,是很多專家窮其一生鑽研的課題。如果不瞭解這幾套規則系統,就難以結合本企業的進出口實際情況規劃貿易合規機制。

不同貿易和物流模式適用不同的監管規則,或者換句話說,海關根據不同貿易物流模式實施差異監管。比如在一般貿易模式下一件商品需要遞交許可證才能進口,但是如果我們採用暫時進口這樣產品,以後還要出口回去的模式,這種情況下一般就不需要許可證。所以我們做貿易合規,首先就要釐清企業的貿易模式或者物流模式,從而對症下藥。

貿易合規一個突出特點是,不僅要涉及我們本國監管政策,可能還要充分顧及外國的貿易管制政策,特別是歐美國家的貿易管制部分,可能有朋友要問,我們中國出口中國的產品難道也要考慮歐美管制?隨著貿易全球化的深入,這個問題越來越現實,比如根據美國的出口管制法,它能管轄的範圍包括了所有應用美國產品、部件、技術的產品,換言之哪怕中國自己製造的產品,只要這個產品的有一小部分應用了美國的零件或者技術,那麼這個產品就要受到美國管制法的管控。而如果被美國認定為違規,作為懲罰措施,企業可能被切斷一切與美國相關的經濟、金融往來,這是很多企業所不能承受的。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把歐美監管措施作為合規管理的重要內容來應對的道理所在。


貿易合規之貿易管制與稅收徵管


貿易合規之貿易管制與稅收徵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