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爲之作傳

終生堅持“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治學原則的歷史學家,被稱為“教授中的教授”的國學大師陳寅恪,晚年在視力接近失明的情況下,從1953年寫到1963年,耗時十年,從模模糊糊到完全進入黑暗,八十高齡的陳寅恪用以耳錄口述的方式,完成了他最後一部學術鉅著——《柳如是別傳》,整整80萬字。一代大師為明末清初的一代名妓作傳,足見柳如是的才情和氣節之高!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坐像

柳如是(1618—1664),明末清初女詩人、女畫家,本名楊愛,字如是,又稱河東君,因讀宋朝辛棄疾《賀新郎》詞:“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著作有《湖上草》《戊寅草》與《尺牘》,繪畫作品有《月堤煙柳圖》、《柳蔭貓戲圖》及《人物山水冊》等。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身著儒衫像

柳如是嘉興人人氏,本出身於書香門第,家中曾是河東望族,無奈家道中落,年僅十歲被賣給盛澤歸家院的名妓徐佛,受其教養。柳如是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誰知命蹇時乖,不幸淪落風塵。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寫生花卉冊》

明崇禎四年(1632年)辛末,年僅十四的柳如是被賣給吳江故相周道登,成為周老夫人房中的婢女。年歲漸長,柳如是姿容絕色,被周老頭強索為侍妾。待周道登死後,被逐出周家。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仕女四條屏

明崇禎五年壬申,柳如是從周家流落至松江,後重返盛澤歸家院。她雖僅有桃李之齡,卻已歷盡世間滄桑,飽嘗人情冷暖,於是改舊名為“影憐”,以明身處濁世知己難求,唯顧影自憐的悲哀。此段期間,柳如是在松江與復社,幾社,東林黨人交往密切,身著儒服男裝,與諸人縱談時勢,和詩而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一觀念也潛移默化深深烙印在她心中。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寒江蕭瑟》扇面

柳如是雖身處煙花之地,卻有著七分烈性,一身傲骨。對真愛追求不懈,對家國忠貞不渝,是她一生的追求和嚮往。她借《詠竹》來表明自己的高傲不屈的骨氣。“不肯開花不趁妍,蕭蕭影落硯池邊。一枝片葉休輕看,曾住名山傲七賢。”宋徵輿,陳子龍,李待問都曾傾心與她,只是造物弄人,禮教所縛,最終都沒有什麼結果。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小像

崇禎十一年初冬,供職京師的江左才士錢謙益,本已高居禮部侍郎之職,卻被人誣告貪肆不法,被迫返回原籍常熟。彼時錢謙益已五十七歲高齡,仕途猝然失意,心境低落,緩緩而歸。途經杭州時,落腳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因一首柳如是的詩與柳如是結緣。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寒梅》立軸

《西湖八絕句(其一)》·柳如是“垂楊小宛繡簾東,鶯花殘枝蝶趁風。最是西泠寒食路,桃花得氣美人中。”崇禎十三年(1640),杭州一別,柳如是身著儒衫,以“柳儒士”之名再次拜訪錢謙益。這次相遇,錢謙益留柳如是在他的半野堂小住了一段時間,兩人一同踏雪賞梅、寒舟垂釣,相處甚歡。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坐像

崇禎十四年(1641),59歲的錢謙益不顧世人眼光,無視封建禮法,以匹嫡之禮(即明媒正娶)迎娶23的柳如是,並敬稱其為河東君。 當時,錢謙益的正室夫人猶在。由此可見錢謙益對柳如是的愛重。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1

婚後,錢謙益待柳如是如掌上之寶,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帶她走遍天南海北,跨過山明水秀。但是好景不長,清軍攻佔了北京,崇禎帝自縊,風雨欲來,明朝江山即將傾覆。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2

柳如是雖然只是一介歌妓,卻有著深厚的家國情懷和政治抱負。國家即將覆滅,她不願苟活於世,勸錢謙益與其一同“投水殉國”,然而錢謙益卻言:“水太冷,不能下”。她內心失望至極“奮身欲沉池水中”,卻被錢謙益硬拖住,溫言軟語百般懇求,才令她軟了心腸,打消了尋死的念頭。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3

令柳如是更為悲憤的是,錢牧齋竟剃髮準備前往北京去做官。她本性孤傲,不願頂著“叛國”的名號與其一同前去,一個人留在了南京。臨行前夕,正逢中秋佳節,柳如是與錢謙益泛舟西湖之上,柳如是看著眼前熟悉的湖光月色,吟了一首詩給錢謙益:“素瑟清樽迥不愁,柂樓雲霧似妝樓;夫君本志期安槳,賤妾寧辭學歸舟。燭下鳥籠看拂枕,鳳前鸚鵝喚梳頭;可憐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蕭向碧流。”

她想用柔情和寧靜甜蜜的生活圖景挽留住丈夫,可錢謙益已動功名之心,一下子哪裡收得回來。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4

錢謙益到北京後,擔任清朝禮部侍郎兼翰林學,滿腹才華的錢謙益並沒有受到重用。受柳如是的影響,錢謙益半年後便稱病辭歸。此後,身具愛國民族氣節的柳如是,傾其所有助餉江陰反清義士。順治四年(1647年)錢謙益因黃毓褀反清案被捕入獄。順治五年,柳如是四處奔走,最終救出了錢謙益。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5

經此磨難,二人感情重歸於好,全身心投入到反清復明的運動中。康熙三年(1664年)年5月24日,83高齡的錢謙益去世,柳如是失去了最大的倚靠。因為錢謙益的寵愛,她一直是錢家當家夫人,在鄉黨族人聚眾追著她索要財物,還要霸佔錢家家產之時,被逼無奈之下她答應說:“容我把錢取來......。”她上了閣樓後,系三尺白綾,懸樑自盡,玉殞香消。離錢謙益去世的日子僅隔三十四天,那一年柳如是四十七歲。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6

柳如是不僅精通史書典故,慧解文字,而且能詩善詞,工書擅畫,在晚明名士名姝中享有盛譽。她一生著述甚多,流傳下來的詩集有《戊寅草》、《湖上草》、《柳如是詩》、《紅豆村莊雜錄》、《河東詩文集》、《梅花集句》、《東山酬唱集》等,此外還有31篇文藻清麗的尺牘和不少風格獨特的書法、繪畫作品。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7

柳如是的《尺牘》中最具柳如是詞文風格的代表作是《踏莎行》:“花痕月片,悉頭恨尾,臨書已是無多淚。寫成忽被巧風吹,巧風吹碎人兒意。半簾燈焰,還如夢水,消魂照個人來矣。開時須索十分思,緣他小夢難尋視。”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人物冊》8

很多才子名士讀了柳如是的詩文讚歎不已,將她譽為女中狀元,“謫來天上好居樓,詞翰堪當女狀頭。三十一篇新尺牘,篇篇蘊藉更風流。”柳如是《湖上草》的詩作“脫盡紅閨脂粉氣”,備受推崇。清末的國學大師王國維讀後,曾提筆寫了三首絕句,其中第三首寫道:“幅中道服自權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兒太唐突,薊門朝士幾鬚眉。”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梅骨水仙圖》

對她的詩文,明人評價甚高,稱其詩“閒情淡致,風度天然,盡洗鉛華,獨標素質”。清翁同龢則稱許她的書法:“鐵腕拓銀鉤,奇氣滿紙。”翁同龢是清朝同光年間的書法大家,對一個淪落風塵的弱女子的書法竟有如此高的評價,實屬難得。陳寅恪在《柳如是別傳》中也稱讚:“河東君之書法,復非牧齋(錢謙益)所能及。”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柳蔭貓戲圖》

她的《寫生花卉冊》、《柳蔭貓戲圖》、《山茶鳥鳴圖》、《梅骨水仙圖》以及《魚嬉圖》等,繪畫手法多樣,有筆墨淋漓的寫意畫法,也有細緻淡雅的工筆畫法。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月堤煙柳圖》

柳如是的《月堤煙柳圖》是現存第一件女性畫家創作的山水寫生圖,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特殊性。此畫是一幅春景寫生圖,設色清雅淡素,線條纖弱,以意奴筆;長堤環繞,微月半掩,亭臺畫舫點綴高樓垂柳,微風徐徐中小桃初綻,柳色漸行漸遠,淡到無痕。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鴨兒戲水》立軸

柳如是的《人物山水冊》現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人物山水冊》八開,筆力勁健,色墨老到,毫無女子纖弱之氣。封面題“司東仿古真跡”,冊末有八大山人題跋,並鈐有張大千鑑藏印“大風堂”。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呼群同食》立軸

這八幀人物山水,或高柳柴門枯閉,或蹲掬溪泉浣硯,或扁舟遊蕩秋湖,或雨後鑑湖獨釣,或碧梧清閣撫琴,或白鶴棗花清舞,或芭蕉書窗獨立,柔山軟水,有明代中晚期繪畫的蕭寂之風、遠澹之趣,仿古便能看到沈周“淋漓水墨餘清蒼”的遺韻。山石、河流、樹木、小丘、樓閣、扁舟,傳達出了畫者自然率性的筆趣,平易卻迷人,有一種詩意般的親密感。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花鳥》立軸

柳如是喜用人物點景,大多是身著儒裝的文人雅士,可見小小的人物在房舍或撫琴或執卷,在船中或獨釣或觀景,抑或行走於小徑及橋上等,使得畫面情趣盎然,超然脫俗。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山水》立軸

柳如是的詩詞,愛情詩纏綿悱惻,又不失曠達超脫,體現了她獨立的人格;詠物詩借物喻己,寄情深摯,寄寓了她孤傲高潔,命奇卻能自強的堅強個性;時事詩慷慨深沉,多有遠見卓識,表現出她自覺的社會責任感和愛國情懷。

柳如是傳奇——一代國學大師陳寅恪耗時十年為之作傳

柳如是《芙蓉翠鳥》立軸

柳如是的詩作,不僅抒寫人世滄桑的哀婉,也表現出心憂天下的胸懷,是她同時代乃至前代女性詩人所殊少表露的,正可謂“高情不與眾芳同,一片愛心在詩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