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在抗日戰爭中,一方拼刺刀而另一方也要和他們對拼刺刀,難道是沒有子彈嗎?還有什麼目的?

籃球先動的手


其實到了拼刺刀白刃戰這一步時,多數情況下是我軍彈盡糧絕,而日軍由於戰略物資充足,後勤補給能力強,他們的槍中還是有富裕的子彈的,但日軍聽到我軍的衝鋒號響起,知道馬上就要進行白刃戰了,這時候日軍不會往槍裡裝子彈,而是退掉膛中剩餘的子彈,開始了“爺們兒”式的廝殺。

很多人在看那些抗日神劇中也會經常看到白刃戰的畫面,而在日本陸軍操典中,確實有白刃戰之前退掉子彈的條令,但是不要以為日軍真的“很有風度”與我軍官兵展開激烈拼殺,更不要以為他們崇拜武士道精神,恰恰相反,這是他們更加卑劣行徑的體現。

雖然身材短小,但戰鬥力不容小覷,白刃戰是對自身軍隊素質過硬的自信

在抗戰時期,日軍投入中國作戰的部隊大部分都是精銳的常勝師團,其單兵的素質非常高,很多士兵都是從小就接受訓練,其中最重要的一項訓練就是拼刺訓練。

國軍中有很多軍政要員在日本軍校接受過教育,比如蔣介石、閻錫山等,但日軍重視的拼刺訓練並未對國軍部隊產生什麼影響,而黃埔軍校在成立之初,只將政治教育放在首位,重點培養學生的忠誠意識,在培養軍官戰術素養方面似乎還不如北洋系的保定軍官學校,並且蘇聯的蘇式拼刺術對黃埔軍校的教育影響也是極為有限的。

直到中德軍事合作以後,國軍部隊受到德國軍事思想的影響,更加重視步兵的射擊速度以及火力持續性的訓練,只有在巷戰或者戰壕突擊戰等個別情況下才會進行白刃戰。

但這時候的白刃戰只是匕首或者工兵鏟等裝備,而當時國軍的裝備、彈藥供應、射擊技術遠落後於德軍,照搬德軍操典而忽視白刃戰的訓練,在後來的抗戰前期吃了大虧。因此,抗戰初期日軍在面對國軍白刃戰時是有心理上的優勢的。

而對於紅軍來說,白刃戰雖然常用,但卻是出於無奈,主要是因為工農紅軍早期的裝備極其落後,只能依靠冷兵器來解決問題。

在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初期,甚至出現了梭鏢營,當時有一個獨立營約500多人,步槍卻只有60支,梭鏢紅纓槍倒是有400多支。

即便紅軍的槍械裝備比例提升以後,由於刺刀嚴重供給不足,當時的很多戰士仍然攜帶笨重的大刀或者長矛進行白刃戰。

由此可見,當時的抗戰軍隊由於在訓練方面不重視或者裝備嚴重不足的情況下,與日軍進行白刃戰,心理上就有些怵,而日軍很早就重視刺刀訓練,完全是有預謀的。當然,還有其他原因。

近距離格鬥,混亂之下容易誤傷

如果真沒有子彈,那肯定無疑會進行白刃戰了,然而打仗的那麼多士兵,怎麼會那麼巧都沒有子彈。事實上,不到萬不得已日軍也不會進行白刃戰的,畢竟贏得勝利才是最重要的。

當抗戰士兵冒著彈雨衝到日軍眼前,日軍就必須進行近距離格鬥了,而出於大量統計數據之後才作出的決定。當時日軍使用的是三八大蓋,只能存五發子彈,裝填子彈根本來不及,只能匆忙應戰。

而日軍對於拼刺刀有標準的套路,在拼刺刀時的準備姿勢是一隻手托住槍托,另一隻手握住前護木,在胸前斜向上保護要害,隨時能夠刺殺或者格擋,但日軍使用的步槍有個缺點,手指為了全力握槍就必須扣在扳機處,只要雙方槍支磕碰一下就容易走火,並且子彈近距離穿透力極強,很容易擊穿敵人的同時又擊中友軍。

因此,在抗戰過程中,只要一方拼刺刀,另一方在來不及換填子彈的情況下也會進行白刃戰,當然槍裡有子彈還是會開槍的,直到子彈打光了才衝上去近距離格鬥,真到了近距離廝殺格鬥了,反而不會開槍了,主要擔心近距離開槍會誤傷友軍,也根本不存在所謂的“紳士風度”、武士道精神。


小小嬴政


題主問抗日戰爭中,為何一方拼刺刀另一方也要和他們拼刺刀,巴山夜雨涮鍋為您做如下回答:(1)響應拼刺刀的,一定是認為這樣對自己比較有利,或者沒有太不利(2)這種刺刀禮儀也並不是總被遵循。


先說說大規模拼刺刀發生的幾種情況。

情況之一,是進攻的一方已經衝到了陣前,雙方距離極為接近。這時候,由於中日雙方都缺少強大的近距離火力,槍彈又容易在混戰中誤傷友軍,這時候上刺刀與敵人肉搏成為了相對最有利的一種戰法。當然,這種刺刀會戰的發起有不同的情況。有時候是進攻方直接端著刺刀衝進防守方針線,有時候是防守方面臨敵人衝入陣地,以刺刀發起逆襲。不管哪一種,對方基本沒有其他選擇,只能應戰。

情況之二,是雙方膠著戰鬥中,其中一方因為彈藥不繼,或者處於絕對劣勢,被迫以刺刀發起困獸之鬥。畢竟刺刀不消耗彈藥,而且也能最大限度拉低雙方兵器上的差距。不過,這種情況下,中國軍人主動發起的刺刀搏鬥,比較容易得到日寇的響應。因為日寇有所謂武士道精神,對刺刀很狂熱,且自恃刺刀技術好,認為用刺刀擊敗中國軍隊更顯得皇軍威武。相對而言,中國軍隊沒有那麼教條,在能用火力解決的情況下不會去和鬼子拼刺刀。電影《臺兒莊會戰》中最後十幾個鬼子退到膏藥旗下,企圖發起刺刀玩命,直接被一梭子掃翻了。

情況之三,是雙方在遭遇戰中忽然相逢,形成混戰。這時候火力難以發揮,就只能靠刺刀見真章了。

除了上面三種情況外,有時候在雙方火力都沒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也可能出現一方發起刺刀挑戰,另一方迎接挑戰,都試圖以刺刀戰勝敵人的默契。這種情況往往是雙方都士氣高昂,要用刺刀見紅的精神壓倒敵人。在百團大戰中,八路軍攻打日本據點時,出現過我軍一個排與敵軍一個不滿編的小隊進行刺刀決鬥,最後雙方几乎同歸於盡的慘烈戰鬥。


巴山夜雨涮鍋


其實最主要的是:中日雙方都缺少自動火力,白刃戰是近距離作戰的唯一方法

日俄戰爭、一戰都已經告訴我們,在塹壕戰和陣地戰中,短兵相接最好用的是手槍和使用手槍彈的衝鋒槍。真正意義上的刺刀見紅在狹窄的塹壕中式很難發揮作用的。

但在中日戰場,這兩個國家的戰鬥裝備中,用於近距離作戰的只有刺刀。

從裝備的角度上看,中國軍隊的武器五花八門,但主要是國民政府生產的中正式步槍,毛瑟式步槍,莫辛納甘步槍,就更別說在老的老套筒和漢陽造了。這些步槍的特點就是標準的一戰步槍,長而且都配有刺刀座,採用非自動供彈方式,而且彈容量較低。

中國軍隊的自動火力僅為毛瑟式衝鋒手槍,少部分進口的MP18和自行仿製的花機關槍,至於湯姆森這種槍,那就太奢侈了。輕機槍有ZB-26,啟拉利KE-7,少部分的麥德森機槍和數量較少的紹沙輕機槍。這些機槍的特點都是很少能伴隨火力衝鋒,因此除了張大彪、魏和尚、張迷龍這種猛男,很少有衝鋒陷陣的。

不過跟日本人比起來,咱們還是有不少自動火力的,至少我們非常重視自動火力。

日軍的自動火力就更不用說了,抗戰早期的大正十一歪把子輕機槍,日本人都不愛用。後來被逼的沒招換裝了96式輕機槍和99式輕機槍。至於衝鋒槍更是隻有百式衝鋒槍,還主要在太平洋戰場中,中國戰場日軍的武器基本就是三八式+大正11式+92式重機槍。

而且日軍非常重視白刃戰(日方稱為:銃劍數),在訓練中白刃戰是重中之重(乃木希典靈魂附體)。而且日軍的伙食非常好,老百姓餓死也要讓軍隊吃飽穿暖(日本士兵的強壯是建立在老百姓餓的半死不活的基礎上的,稅收非常重)。再加上三八式步槍在拼刺中的優勢,日軍只要對中國軍隊發動衝鋒,中國軍隊只能被迫進入白刃戰,然後被兇猛如惡犬一般的日軍刺死,交換比一般在1:4以上。

所以對於中國軍隊來說,能夠發揮自己的智慧,利用戰術儘量避免白刃戰,發展地雷戰、地道戰、麻雀戰才是中國軍隊的精髓所在。如果條件允許,沒有一個指揮官會讓士兵拋棄現代戰爭的武器去與比自己強壯的士兵拼刺刀的。


軍事觀察員東旭


原因其實很簡單,在一方先鋒已經衝擊到距離對方防線50米及以內時,進攻一方必然會選擇衝上去白刃戰,以求同守軍糾纏在一起,使防守方因害怕誤射友軍而不敢射擊,這時的守軍也只有一個辦法,就是全軍上刺刀利用進攻方尚未站住跟腳以數量上的優勢迅速將其壓下去。


同樣對於進攻一方也是,在其前鋒部隊已經同守軍展開白刃戰後,己方的遠程火力也必然暫停射擊,此時進攻的後續部隊也要利用防守方火力停頓之際,加速衝擊,加入白刃戰。這是最有效也是最快速的方法。

白刃戰其實拼的就是一開始的士氣和人數優勢,誰先最快的佔據數量優勢,最小壓住對方的士氣,誰就能取得勝利。只有前面的士兵頂不住壓力選擇逃跑,後面的士兵也基本被撤下來的士兵一併卷著撤退了。


再說白刃戰的戰場可不是像電視劇那樣的大平原或者都在陣地外,許多的白刃戰都是在戰壕裡進行的,這時候雙方還未加入白刃戰的士兵根本無法用步槍進行射擊,即使在外邊格鬥也都是敵我交織,所以他們就算有子彈也會選擇退掉,快速衝上去加入白刃戰。

其實誰也不願意白刃戰,任何一方擁有衝鋒槍、半自動步槍等速射武器後,都會優先使用武器進行射擊。畢竟這種白刃戰即使取得勝利也是慘勝!


小小狼王


肯定不是啊!

如果說一方拼刺刀,另一方也要和他們拼刺刀,其實這種事情並不多,只是少數情況下發生的事件被影視劇所利用,大肆渲染給大家造成了錯覺罷了。(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日本人喜歡拼刺刀倒是個不爭的事實,因為在他們看來,只有用刀殺死敵人才能讓他們心服口服,同時也才能體現他們的武士道精神,“武士道”精神的要義就在於不怕死,同時要膽大妄為,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敢做出格的事情。

而拼刺刀,無疑可以詮釋他們在“武士道”方面的精深造詣,是一個武士對於“天皇效忠”多少的見證,當然,這種封建餘孽的認識毒害了日本人的腦袋瓜,對於其他地區和國家的人並不具有約束性。


在太平洋戰場,美國人就不懂得日本人這是“弄啥嘞”,一個個有槍不使,嗷嗷的拿著刀就朝人過來了,但美國人知道,日本人過來就完了,於是看到這陣仗,每人腰間的兩把手槍(專門對付日本人的拼刺刀戰術)就派上了大用場。

四個人一組,三人背靠背,中間留一個人,專門用來換彈夾,日本人雖然喊殺聲震天,但在造成實質性傷害以前,基本上也就被美國人打的七上八下找不著北了,後來日本人就長了心眼,在太平洋戰場上儘量不逞能。

但在中國戰場,日本的拼刺刀戰術的確有不小的發回空間,因為中國戰略物資奇缺,包括槍支彈藥,不可能像美國人那麼奢侈,一個人配兩把短槍,有時候不但日本人喜歡拼刺刀,中國人為了節省子彈,都不得不掄著大刀跟日本人拼命。

而且白刃戰拼刺刀如果取勝的話,這種1血刺嘩啦的場面,極容易提振士氣,因此,拼刺刀也不是都拼的,而是要看對手的情況!


歷史三日談


拼刺刀這種戰術主要是在一戰以前被運用的比較廣泛,因為當時的西方國家使用的是前裝彈的滑膛槍,裝彈過程十分繁瑣,速度也很慢。

早期落後的軍事技術和戰術,導致了刺刀戰的興起。

在早期的熱武器交戰時,兩軍先是排隊互相“槍斃”,等兩軍接近到一定距離的時候,就必須要上刺刀衝鋒,使用白刃戰來沖垮敵軍。

這種戰鬥方式,到了一戰時期還比較流行,因為那個時候的世界各國軍隊,由於軍工技術不發達等原因,大多數還是使用手動步槍甚至單發步槍。

這種步槍換彈速度慢,在換彈的期間,如果敵軍突然接近的話,往往會讓己方軍隊在近戰時處於劣勢,當敵方軍隊發起刺刀戰的時候,我方軍隊必須要同時以刺刀戰對敵,不然就會被密集的敵人用刺刀沖垮防線,造成己方軍隊潰敗。所以這個時候的陸軍還比較重視白刃刺刀戰的。

比如一戰前發生的日俄戰爭,俄國軍隊就是在日本的“豕突”戰術下,被日本軍隊用刺刀戰沖垮了軍隊而敗北。所以一戰、二戰期間的日本陸軍,由於廣泛裝備了手動換彈的三八式步槍,因此對於刺刀戰非常的重視。並將拼刺刀作為戰鬥訓練的重要科目來進行訓練。

日本都是這樣,中國軍隊就更不用說了,到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武器裝備先進程度還不如日軍呢。由於中國軍隊也是大量裝備了手動拉栓的中正式步槍,因此在近戰的時候,也必須要上刺刀打白刃戰,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避免手動換彈的時候被敵軍沖垮隊伍。

二戰時期,世界各國已經在全面淘汰刺刀戰。

當然了,到了二戰時期,由於陣地戰戰術不斷的更新,以及坦克、大炮、機槍等先進武器被大量投入使用,步兵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作為戰場的主力被投入使用,所以像一戰中那樣發起大規模步兵集團衝鋒的情況不是很多。

而且在衝鋒時一般多以班為單位或者採用三三制進行散兵線衝鋒,所以像一戰時那樣的大規模刺刀戰基本上就不多了。

而且到了抗戰後期,中國軍隊開始逐漸換裝美式連發武器,這個時候就刺刀戰的出現概率就更少。理由也很簡單,敵軍在衝鋒的時候,我軍可以憑藉自動武器的密集火力直接將敵人消滅在進攻的路上,自然也就不需要打什麼刺刀戰了。

說到底,一個戰術的使用,主要還是為戰場服務的,在戰場上進行白刃格鬥對自己有利的時候,自然就會使用白刃戰,如果白刃戰對自己不利,那還使用什麼白刃戰?大家又都不是傻子。

當然了,抗日戰爭有關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裡倒是會常常放一些白刃戰的鏡頭,這個主要還是為了渲染抗日戰爭的艱苦性殘酷性,突出劇情的緊張程度。在真實的抗戰中,出現白刃戰的情況並不是很多。


落下m


在抗日戰場上,基本上都 是槍炮對槍炮的戰鬥,極少出現拼刺刀的情況。

戰爭本來就是消滅敵人的藝術,消滅對手是目的,怎麼消滅對手只是手段。

在戰場上出現拼刺刀的現象,有時也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種情況,就是敵我雙方距離太近,射擊反而不如拼刺刀。

第二種情況,就是確實沒有子彈了,只有拼刺刀。這對中國軍隊來說還是比較常見的,因為軍事工業不發達,雜牌軍的子彈供應又不充分,出現打著打著子彈沒有了的情況還是不少的。

一方拼刺刀而另一方也要他們對拼刺刀,這樣的事往往出現中電影電視中,在實戰中並不多見。

上邊我談到了,戰爭是消滅敵人的藝術和遊戲,為了多消滅敵人,最大限度的減少傷亡,雙方都會發揮自己的優勢,限制對方的優勢。

對方沒子彈時和你拼刺刀,你有子彈也拼刺刀,這樣的人基本上是SB。有一個笑話說,一個教官在教士兵練習空手奪槍,士兵學會後,教官問士兵:如果在戰場上,我們有槍,敵人沒槍,應該怎麼辦?士兵說:把槍交給他,再空手奪回來。

如果在現實戰爭中,按士兵說的操作,就成了一個大笑話了。

比如在抗戰的歷史上,中國軍隊和日軍軍隊拼刺刀是很吃虧的。小日本人吃的好,身體結實力量大,訓練有素,加上他們的槍和刺刀也長。戰場上,武器一寸短一寸險,因此中國軍隊吃的差,身體差,訓練跟不上,真正拼起刺刀是很吃虧的。

當然也有拼刺刀成功的案例,比如長城抗戰時的二十九軍,二十九軍是西北軍舊部改編起來的軍隊,西北軍因為比較窮,子彈槍支少,所有隻能練習大刀,因此大刀反而成了二十九軍將士的強項和優勢。在長城抗戰中,二十九軍將士白天要躲避日本人飛機轟炸炮轟,晚上就開始出去偷襲日軍,用大刀片子招呼小日本,經常日本人在夢中不知不覺就回去見日本天皇了。按照小日本的傳說,掉了腦袋的人的靈魂只能成惡魔,不能進祖墳的。二十九軍將士的大刀片子戰術嚇傻了不少日本人,天天哭也沒有用。

在二戰中,日本人是最重視拼刺刀的,早在二十世紀初,日本陸軍發放教材陸軍操練寶典,跟葵花寶典差不多,特別強調拼刺刀動作的訓練和標準化,並且作為日本陸軍日常科目之一。

小日本拼刺刀一是日本傳統尊敬武士道精神,強調軍人的犧牲精神和戰鬥精神,強調意志品質在戰爭中的作用,因此二戰中日本人經常發動玉碎戰術,就是一個人開車或飛機,或者抱炸藥包衝向對方的陣地或軍艦或飛機,象恐怖分子一樣同歸於盡。

但剛開始吃了虧的美國大兵,馬上就總結經驗,用自己的優勢武器,結合火力配置,360度無死角完美地招呼小日本子,讓對方的人肉炸彈衝鋒派不上用場。

當美軍接近日本本土時,小日本更是瘋狂,連女人都派出來攻擊美軍,往往美軍看到是個女人或小孩沒在意,結果吃了大虧。最終激怒了美國人,為了減少傷亡,用了兩顆原子彈招呼了日本人吃了大餐,小日本才最後投降。

在戰場上,就是要發揮自己的優勢消滅敵人,而不是一方拼刺刀而另一方也要他們對拼刺刀,那是不合格的軍官才做出的決定,是SB的表現。


新知傳習閣


看到這個問題,我就想到了《亮劍》!

《亮劍》裡有一集是李雲龍帶領八路軍跟鬼子拼刺刀,原因是小鬼子被包圍了,就退了子彈要拼刀,李雲龍不也沒含糊嗎,大刀在手一砍一流衚衕啊,喊殺聲讓人熱血沸騰,呵呵,結果最有意思的一幕發生了,趙政委趕來了,拿著衝鋒槍上來就突突,他一突突,李雲龍就洩氣了,看了一眼趙政委,趙政委來了一句,趕緊消滅殘兵、打掃戰場,咱們得保存實力……

哈哈!看到那個地方我都樂了,趙政委真是書生抗日,講究的是效率;而李雲龍則不同,他不僅要消滅敵人,而且要“出氣”的同時還得讓小鬼子心服口服外帶佩服,倆人的民族仇恨都很濃,但風格完全不同!

拼刺刀其實並不多見,打仗都是遠距離的協同作戰,只要雙方其中之一已經明顯出現頹勢,那基本就交替撤退了,如果真拼刺刀了,那一定是一方已經明顯輸了(可能是彈藥沒了或者無退路了),但是不想投降,決定戰死沙場了,那人家要一個體面的有自尊的死法,你能不答應嗎?這時候不應戰,太丟份兒!《亮劍》裡趙政委那個確實挺逗……😂


我是BLAH,如果跟小日本鬼子拼刺刀,我敢應戰!


BLAH


通常來說國軍與八路軍的彈藥不充足,子彈打完後就要白刃戰,也就是說要進行冷兵器作戰,冷兵器的主體就是刺刀、軍刀、大刀、長矛。彈藥充足的日寇為什麼要選擇與中國軍隊拼刺刀呢?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其一、害怕誤傷自己人;其二、節省自己的彈藥;其三、在冷兵器上也要戰勝中國軍隊,以此擊跨中國軍隊的心理防線。

敵我雙方拼刺刀的時候,雙方人員都混雜在一起了,又是近距離搏殺,如果日寇還開槍則很可能會誤會自己的人。日寇的三八大蓋步槍威力驚人,據說一槍可以近距離擊穿五個人,也就是說在拼刺刀的混戰中,日寇開槍擊斃一名中國軍人,則很可能會誤傷自己多人。同樣的道理,中國軍隊在與日寇白刃戰時也很少開槍,同樣是害怕誤傷自己人!在條件具備時,明確不會誤傷自己人的情況下,雙方也會在白刃戰時相互射擊!

中國軍隊缺少彈藥是因為軍事工業不發達,自己不能製造出子彈,或者造出的子彈很貴,打一顆就少一顆。中國軍隊數量龐大,分配到每個士兵手中的子彈很少,因此在彈盡炮絕的情況下就選擇與日寇白刃戰。日本本身工業發達,但是資源短缺,製造子彈雖易,但是收集製造子彈的資源不易。因此日寇的陸軍在訓練時都注重精準射擊,一般都是點射不連續射擊;同時日寇十分注重白刃戰,在訓練中白刃戰也是關鍵的一個課目。在武士道的洗腦下,日本人認為白刃戰最能體現武士的精神,因此他們也喜歡白刃戰。

中日兩國相隔很近,文化上日本還傳承了中國的儒學,因此他們十分的瞭解中國人。在當時大部分中國人看來,日寇之所以戰鬥力強是因為他們裝備好,如果同樣用冷兵器作戰,則中國人必然可以打敗日寇。因此日寇在白刃戰時不開槍,他要用刺刀戰勝中國的大刀,用倭刀戰勝中國的長矛,要用雙拳擊敗中國軍人,以此擊跨中國軍隊的心理防線。

在抗日戰爭中,日寇的刺刀術很利害,兩個日寇用刺刀可以戰勝十名中國軍人(白刃戰的情況下)!因此大部分國軍一般不跟日寇拼刺刀,打不贏了就跑;但是二十九軍的大刀曾在一段時間內壓制過日本的刺刀術!八路軍由於彈藥十分的匱乏,因此特別注重白刃戰,專門請武術高手來教習八路軍戰士刺刀術或者刀法,因此在白刃戰中八路軍能跟日寇打個平手。另外製造刺刀也是一門技術活,中國生產不出良好的刺刀,因此多數採用更好製造的大刀與長矛來對抗日寇的刺刀。


大秦鐵鷹劍士


你所看到的是演員演的,是影視劇裡演員按劇本在導演的要求下演的!真正的戰爭不是那個樣子的,真正的戰爭中誰都怕死,不怕死是假的,真正的戰爭中,彼此都是躲在暗處,要正面接觸都是在黑夜裡,那有子彈不用而用刺刀拼!我老父親打過幾年的游擊戰,真是敵退我進,敵進我退!一次他們被國軍圍困山頭三天,敵人不上來,他們也不出擊!就在第三天的夜裡,我父親他們商量突圍,已經彈盡糧絕,最後剩下一些炸藥,用的是那種土炮,派誰去土炮那兒裝藥?沒人願意,最後是我那不怕死的父親去!在父親裝好藥的時候,國軍發現就向我父親開槍,父親來不及把填充藥的長棍取出來就點燃,結果結果炮一響,那根長棍在空中飛,國軍一下慌了,可能以為有什麼新式武器,一下撤軍!圍困解除。父親被他們戰友稱為英雄豪傑!這些是父親走後,他曾經戰鬥的戰友來送他時跟我們講的!當時那些長者送我父親的輓聯的橫批就是:一代豪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