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高層頻頻呵護 A股喜提「國慶紅」

===全文閱讀===

证监会高层频频呵护 A股喜提“国庆红”

滬指漲1%站上2800點喜迎國慶 單月漲幅3.5%

在權重股帶動下,滬指今日再度收復2800點,個股呈現普漲格局,以銀行、券商領銜的大金融板塊強勢拉昇,支撐起行情面走勢,稀土永磁、粵港澳大灣區等題材板塊也表現亮眼,但市場依舊缺乏主線,資金總體接力意願不強,持續性不佳。

截至收盤,滬指漲1.06%,報收2821點;深成指漲0.80%,報收8401點;創業板漲0.78%,報收1411點。從盤面上看,稀土永磁、自由貿易港、海南、新材料、高送轉、草甘膦、汽車整車等板塊上漲。滬股通淨流入7億,深股通淨流入10億。

板塊方面

今日早上盤面較為凌亂,粵港澳、航運、鋼鐵板塊均有拉昇表現,只是上漲行情未能持續。稀土板塊早盤便開始走強,上行走勢貫穿全天的行情。銀行板塊早盤強勢上攻,推動指數不斷上行,但午後同樣出現了回落走勢。科技板塊今天的表現相對較弱,沒有起到帶動市場情緒的作用。次新股板塊出現一定的企穩跡象,多隻個股漲停。

熱點個股

寶德股份走出八天七板的行情,重新奪回市場總龍頭的位置。江蘇索普緊隨其後,走出四天三板的行情,為強勢連板股群體增加活躍度。鋒龍股份兩連板,成為次新股的領漲龍頭。鵬起科技強勢漲停,成為稀土板塊的領漲龍頭;嘉誠國際、暢聯股份領漲自貿港概念股。北汽藍谷在經過昨天的暴跌後,今日大幅低開直線拉昇封漲停。

後市分析

市場今天整體上處於在震盪中上漲的狀態中,盤中的走勢雖有波折,但滬指和創業板指均以小幅穩步上漲迎接國慶。滬指節前成功站穩2800點,且成交量並無明顯萎縮,可見資金的做多意願回暖明顯。若國慶期間國內外無特別的利空消息,節後歸來市場有望持續在震盪中上攻,繼續向2900點和半年線的雙重壓力位靠近。

閻慶民:八成以上投資者對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工作成效表示肯定

據證監會發布27日消息,閻慶民副主席在首屆“中小投資者服務論壇”開幕式上指出,我國有1.42億投資者,其中95%以上為持股市值在50萬元以下的中小投資者,可以說廣大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發展之本,投資者權益保護事關上億家庭、數億人切身利益。

閻慶民還指出,投保基金公司組織的資本市場投資者保護狀況評價顯示,八成以上的投資者對證監會近年來投資者保護工作成效表示肯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公佈的關於中國“金融部門評估規劃”(FSAP)評估報告認為,中國證監會基於中小投資者眾多的實際情況,採取了支持訴訟、持股行權、糾紛化解等諸多具有獨創性的措施,投資者保護工作成效顯著,值得其他市場借鑑。

方星海:中國股市不缺資金 缺的是長期投資資金

9月27日晚間,上交所披露了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富時羅素2018年中國A股評估結果新聞發佈暨研討會”上的講話。

方星海表示,“我本人非常高興今天能夠親臨現場見證A股成功納入富時羅素指數,這是中國資本市場國際化進程中又一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盛事,有利於進一步引入境外長期資金、改善A股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提升A股市場國際化水平和資源配置效率。”

今年以來,證監會大力推進資本市場對外開放,大幅度提升滬深港通每日額度,滬深交易所持續完善停復牌制度和尾盤交易機制。今年以來,外資淨流入A股總體規模達2300億元。

方星海認為,這集中反映了境外投資者對中國經濟基礎寬厚、運行平穩、風險防控及時有力等優勢長期看好,對中國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質量持續提升,資本市場穩定發展等前景充滿信心。

方星海表示:“我近期與不少國際機構投資者見面,他們積極支持富時羅素納入A股,由於其投資規劃週期長,並不在意市場短期表現,而是著眼於中國經濟長期發展潛力以及A股長期表現。”

“我們非常歡迎這些長期投資者參與A股市場,相信A股納入富時羅素指數將有力地推動這一進程。中國是一個高儲蓄率國家,中國不缺資金,中國股市不缺資金,缺的是長期資金,缺的是不需要每年底都要計算盈虧的長期資金。我們一定會實現長期資金主導中國股市的目標,今天富時公司的決定拉近了我們與這個目標的距離。”方星海稱。

對於下一步工作,方星海提及,將認真研究和解決境外投資者關切和需求,持續完善跨境交易制度,優化互聯互通機制,會同相關部門完成QFII制度規則修訂工作,便利境外長期資金擴大A股配置。加快推出便利境外機構投資者使用境內金融期貨等避險工具的舉措,逐步滿足機構投資者風險管理方面的需求。

三因素撐起A股光明論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國際經貿形勢愈加嚴峻、美聯儲再次加息、國內補短板政策及減稅降費措施不斷加碼,這些國內外因素糾結在一起,讓A股市場有點難以適從。但幾乎不會有人否認,從長遠來看,A股市場的前景將非常光明。下面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說明。

首先是國內宏觀政策的積極穩定,對A股市場的築底企穩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包括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和其他政策。

美聯儲年內第三次加息如期到來,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2%至2.25%區間。對於美聯儲此次加息,中國央行目前仍沒有采取任何應對措施,這與美聯儲年內第二次加息後的反應一致。

9月27日,央行發佈公告稱,考慮到季末財政支出推動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處於較高水平,可吸收央行逆回購到期、政府債券發行繳款等因素的影響,當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近日,人民幣匯率有所回升並開始企穩。在財政政策層面,國務院繼續推進減稅降費,從今年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商品進口關稅稅率;此外,補基建短板的政策也已密集落地,各地正在出臺各種措施來推動項目的開展。

其次是A股市場國際化進程加快,提振了境內外投資者的信心。

A股入富、入摩,不論其能帶來多少增量資金,僅是提振境內外投資者對A股市場的信心就已經功莫大焉了。尤其是A股入富,更是刺激MSCI要將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這兩家指數公司在A股市場的競相“投入”,充分說明經過近幾年的整改,A股市場的投融資生態環境已經得到了顯著優化。

同時,滬深港通取得成效、滬倫通有望於年底開通,都是A股市場國際化水平明顯提升的例證。未來,A股市場與其他境外成熟資本市場互聯互通的案例肯定會穩步增加。

第三是融資、再融資政策的穩定,尤其是新股發行的常態化給了市場以穩定的預期。

今年以來,A股市場的疲弱被各方所詬病。但即便這樣,市場也對於新股發行的常態化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德勤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A股市場共有87只新股發行,融資1163億元,而去年前三季度共計有350只新股,融資1760億元。這意味著新股數量和融資額分別下降75%和34%。

從市場表現來看,今年有望穩坐新股融資頭把交椅的中國香港市場,其上市新股不斷遭遇破發。而新股發行“細水長流”的A股市場則繼續保持著新股上市連漲的勢頭。從這個對比或許可以說明,A股市場的新股發行切實做到了保質保量。這對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都是有幫助的。

最後,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前的A股市場已經具備了企穩回升的基本條件,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來形容也是可以的。“東風”就是類似於股改、金融創新這樣能夠延續較長時間的實實在在的改革題材。

節日紅包正派發!A股又一重磅時間窗口將開啟

在“入富”的利好正式兌現後,昨日兩市全天縮量回調弱勢盡顯。不過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A股卻像是鼓足了氣力要給市場派發節日紅包一樣,週五開盤金融打頭陣帶動大盤震盪走高漲幅近1%,受到提振的創業板也止跌翻紅,最終指數與個股普漲喜迎國慶。

從最近的走勢來看,金融和大消費可以說是驅動節前這波指數行情最大的推手。反觀中小創指不僅明顯跑輸大盤,甚至還頻頻充當砸盤先鋒嚴重拖A股後腿。究其原因,A股“入摩”之後又“入富”,必然有不少機構正搶在長線外資入場前加速佈局並引發了場內跟風跟隨效應。

那麼,節後A股會怎麼走呢?歷史統計顯示,國慶過後A股上漲概率超七成。但也正如我們昨日所強調的,節前指數漲速過急的話很可能會透支節後反彈空間,尤其是權重這一波拉昇,中間幾乎沒有經歷像樣回調,節後反彈如果切入縱深方向,中小創很可能也有補漲機會。

另外,消息面上傳出凌鋼股份、佳都科技拔得三季報披露頭籌。國慶節後A股將正式步入三季報窗口期。從以往走勢來看,財報窗口期個股業績浪大概率不會缺席,更何況今年A股已經歷持續了三季度回調,整體估值修復需求會更加強烈。

再看看盤面,除了金融和白馬股表現搶眼以外,昨日暴跌超三成的北汽藍谷今天在投機資金湧入下直線拉板,並帶動新能源汽車板塊迎來一定反彈,如科創能源反包漲停;至於跌幅榜上,部分科技股又出現明顯的資金出逃,贏時勝、美亞柏科雙雙巨陰直逼跌停,衛寧健康、浪潮信息破位下行。

綜合而言,少數金融大塊頭支撐起了指數漲幅的半邊天,而其餘個股卻繼續不為所動,兩市中位數漲幅不盡人意。同時也要注意,權重用力過猛會讓場內藍籌與成長的結構性分化更加扭曲,中小創進一步遭到資金出逃,最終很可能又會反過來拖累整體反彈成果並引發衝高回落,所以繼續奉勸投資者切勿追高追漲,反倒是如果繼續看好個股三季報表現而近期反彈又明顯不充分則大可安心持股過節等待補漲機會。

反彈鼓舞人心 基金經理緊追“吃飯行情”

A股市場今年以來的梯度下跌,令偏股型基金的基金經理們備受折磨,也令最近一週半的反彈顯得十分珍貴。部分基金經理在接受採訪時樂觀表示,隨著利好的緩步增加,市場長期受壓抑的情緒有望得到釋放,A股市場可能迎來今年唯一的一次“吃飯行情”。

不過,有樂觀者,也就有謹慎者。一些倉位較重的基金經理反而將此次反彈視為控制倉位的一次好機會。在他們看來,目前無論是宏觀環境還是A股自身動能,都遠沒有到發動一次大規模反彈的時候,不能對反彈給予過高希望。

久旱逢甘霖

今年以來,權益類基金的業績全線潰敗,給了基金經理們巨大的壓力。

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納入統計的普通股票型和偏股型基金合計956只,其中獲得正收益的僅有16只,佔比不到2%。而這16只基金中,又有9只是受益於上半年醫藥股強勁走勢的醫藥行業主題基金。

與此同時,大幅虧損的基金數量卻在激增。數據顯示,截至9月25日,在956只權益類基金中,今年以來虧損幅度高達20%以上的基金竟有220只之多,佔比達到23%。其中,虧損最大的基金,今年以來淨值已經縮水了36.41%。

因此,對於最近這一週多的反彈,基金經理們寄予厚望。上海某基金經理向記者表示,目前A股市場的利空消息逐漸出盡,利多消息逐漸增多,市場正處於估值底、政策底、情緒底“三底合一”的格局,疊加減稅政策的落實、MSCI考慮提高A股權重,以及富時羅素意欲將A股納入富時新興市場指數等重磅消息刺激,A股短期一波強勢反彈應該能夠持續。

而有些倉位較低的基金經理,已經在懊惱沒有及時加倉,令自己錯過了反彈最迅猛的時候。“想追不敢追,不追又心慌。”一位基金經理這樣形容自己目前的糾結心態。

是反彈非反轉

雖然對此次反彈力度寄予厚望,但不少基金經理還是強調,此次“吃飯行情”的定義核心是反彈,到了合適位置就需落袋為安,不可戀戰。

海富通投資經理朱銘傑表示,本輪反彈成交量相對偏小,明顯上漲的主要包括銀行、保險等金融板塊,這類股票的結構和流動性相對較好,安全邊際較大。他認為,目前來看,經濟下行壓力仍在,市場對於中期投資方向有爭議。由於10月中旬將面臨上市公司三季報發佈的時間窗口,需對此保持關注。具體操作策略上仍將精選投資標的,相對看好藍籌龍頭股。

不過,對於這波彌足珍貴的反彈行情,基金經理們還是踴躍佈局。九泰基金就表示,在前期抑制市場情緒因素有所緩解和好轉的背景下,改革預期提升催化的投資機會將愈發顯現。隨著國企改革加速器再次啟動,預計四季度國企改革政策力度和推進速度將會大幅提升。

10月股市大概率繼續反彈

9月下旬,股指在權重股帶領下實現絕地反擊。政策面利好頻出,為股市進一步反彈提供了支撐,目前需關注國慶長假期間外圍市場的影響。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變化影響,2月後股市連續大幅下跌,上證綜指從年內高點3587點一路下跌至目前最低點位2644點。臨近國慶假期,股市在國家發改委促基建、國務院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以及貿易 摩擦階段落地等影響下,逐步企穩反彈。對於此,行業人士認為,目前上證綜指已突破5月以來的下行壓力線,及近期成交金額也有所放大,疊加A股正式納入富時羅素國際指數體系且MSCI有意提升A股在其指數體系中的權重等消息面上的利好,10月股市大概率繼續反彈。

股市低迷 私募承壓

據記者瞭解,今年股市自1月短暫衝高後,已連續下跌8個月。截至目前,三大指數(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創下21%、28%及23%的年內最大跌幅。實際上,除去停牌個股和新上市股票外,截至目前,全年跌幅超過20%的個股達2300多隻,佔比近70%,個股和板塊的操作性較差,其間基本上沒有持續性的反彈。

據壹股投資首席分析師相陽介紹,雖然這期間不斷有穩增長政策推出,但無論是月度經濟數據還是周度生產指標,均未顯示出經濟下行壓力有緩解跡象。疊加美元走強不斷引發新興經濟體危機,中美貿易摩 擦在反覆中不斷升級,最終引發國內資金預期過分悲觀。

到了9月,雖然大盤整體地量陰跌,多數股票估值跌到歷史低位,全市場破淨率達到8%左右,超過了2013年股市低谷時期的破淨率水平,但國內資金仍極度缺乏入場意願。9月中旬,雖然多數機構認為股指運行至底部,但建倉並不積極,市場成交金額更是維持在2500億元左右。

在這樣的情況下,市場中所有純股票策略的產品皆表現慘淡。日前格林大華期貨金融研究中心相關研究人員分別從萬得數據和好買網數據中抽取了223只股票型公募基金和277只純股票型私募基金,研究發現,在抽取樣本中,公募、私募股票型基金的虧損率分別為96%何97%。私募雲通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中,滬深300、事件驅動和股票多頭策略的累計收益率分別為-17.28%、-15.19%和-10.74%,是今年以來私募市場中收益率最低的三類策略。

實際上,今年前8個月,在三大股市同步的下行行情中,投資者整體損失較大,市場信心嚴重不足,疊加場外的資金虧錢效應依舊保持較高的狀態,私募募資難度也加大了很多。據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私募基金清算產品數量累計 2884只,其中以股票策略為主,佔比更是高達 49.55%。另外從私募基金的備案數量上,今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新增備案數量也在不斷下降,不斷更新年內證券類新增值的新低紀錄。

對此,格林大華期貨金融研究中心經理趙曉霞認為,除了海外政治經濟環境不確定性的影響外,與國內監管政策整體趨嚴也存在一定關係。

逢高減倉 規避風險

9月下旬,在市場的悲觀預期中,中美貿易 摩擦開始又一輪較量。然而隨著貿易 摩擦階段性落地,市場悲觀預期逐步修復,股指在面臨破位下行之際,在權重股的帶領下實現絕地反擊。

國內政策面利好頻出,進一步為股市反彈提供了支撐。實際上,無論是國常會提出的“把減稅降費落實到位”“穩住投資正常增長”,還是國家發改委舉行“加大基礎設施等領域補短板力度穩定有效投資”專題新聞發佈會,都對市場前期關於實體經濟尤其是民營經濟的前景和基建投資增速持續下滑的擔憂作出了有效回應。疊加9月20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若干意見》,在為促進消費提質升級繪製“藍圖”的同時,進一步釋放了因國內需求疲弱而壓制A股的利空,由此A股正式開啟了反彈模式。

對於本輪反彈,相陽認為,可被視為前期市場見底的信號。除了長線投資者藉機入場,短線投資者擔心踏空外,更有外資持續買入,A股入籃羅素指數和MSCI提升A股權重等對市場情緒形成進一步刺激。“若後期經濟數據尤其是需求數據有所好轉,股指或存在進一步衝高可能”。

實際上,在億信偉業董事長郝丹看來,“這並不意味著磨底行情已經結束,後續走勢仍需觀察,需要持續的量能和資金配合。抄底帶來的增量資金是有限的,需要更多政策支持才能吸引源源不斷的後續資金,而且中美貿易 摩擦後續進展還不明朗。”

另外,諾亞產品研究團隊高級研究員姜奇甲認為,市場需進一步關注十一長假中可能出現的境外風險。

特別是新興市場,目前仍面臨很大的風險,疊加美俄在國慶期間有一定的衝突升級的可能性,這些會對股市形成風險。眾所周知,國慶長假中,中國將錯過國外市場的5個交易日,而在這些交易日中,海外市場對於週四加息如何解讀仍存變數。

郝丹認為,“投資者節前還是應逢高減倉,迴避風險為宜”。

至於未來該如何利用上證50股指期貨(IF)、滬深300股指期貨(IH)和中證500股指期貨(IC)等三大期指規避未來市場可能出現的風險,姜奇甲建議,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持倉情況選擇賣空不同的類型的股指期貨。考慮到目前股指期貨貼水現象短期內很難改善,長期持有帶來移倉損失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建議短期持有,以平抑投資波動為主。另外,近段時間大小盤股呈現大強小弱的格局,持倉偏小盤股的投資者建議擇中證500股指期貨作為對沖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