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安全,要懂多一点

请关注,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增加一些保护意识,浏览更多老百姓关心的案例


2017年国庆假期难得的8天连休,与春节假期的区别是不需要走亲访友,那么好多朋友都是七八天纯玩,新闻里看到交通事故引起的人员受伤,后续繁琐的处理过程新闻是很少跟进的,那么把交通事故发生后受害人及家属面临的工作内容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行车安全,要懂多一点

一、诉前准备工作

1.选择管辖法院

道路交通事故赔偿纠纷属于侵权纠纷,由事故发生地或者被告的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虽然起诉法院既可以选择事故发生地又可以选择被告的住所地法院,但是受害人尽量选择交通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进行起诉。选择事故发生地法院起诉,更利于事故事实和证据的查明与收集,因此受害人维权成本相对较低。

2.确定被告

在交通事故赔偿诉讼中,一般被告就是机动车驾驶人。同时,基于保险合同关系,根据《交强险条例》,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同样是赔偿责任人,可以将保险公司与机动车驾驶人列为共同被告。所以,在交通事故诉讼中,通常情形下,被告至少有两名,即机动车驾驶人和车辆投保的交强险的保险公司。

在特殊情况下,被告的范围不仅有机动车驾驶人和保险公司,还有其他的主体需要承担责任的。比如雇员在从事雇员活动中遭受交通事故的,应以雇主作为被告。如果是第三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可以选择雇主或第三人作为诉讼的被告。

3.起诉状

道路交通事故起诉状书写内容

1、原被告的基本信息:姓名,住所,联系方式等。

2、原告的诉讼请求。在诉讼请求中,原告可要求被告赔偿在事故中的财产损失、赔偿相关的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以及诉讼费的承担。

3、事实与理由。事实与理由这部分,需要写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分析事故当事人之间的责任的划分。

行车安全,要懂多一点

二:法院立案

原告起诉后,法院会在7日内进行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将予以立案,并会通知原告。不符合条件的,法院退回原告的起诉状和其他相关材料、证据,并告之理由。

三:提交证据

原告对自己主张的赔偿项目和费用,应提交下列证据:

1、交通事故造成伤残的,应提交《伤残鉴定报告》 ;在诉讼前未做伤残鉴定的,在向法院提起诉讼式,可以提交书面申请,要求法院做伤残鉴定。伤残鉴定的结果决定了受害人能获得多少的赔偿;

2、交通事故造成残疾的,需要配制补偿功能的器具的,需要提交医院的证明,法院会根据医院的相关证明来计算残疾器具费;

3、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的诉求的,需要提交相关的鉴定文件,起诉前未做鉴定的,在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时,提交书面申请,要求做相关的鉴定。鉴定报告决定了误工费、护理费和营养费的赔偿;

4、医疗费的诉求,需要提交相关的治疗凭证;

四:调解

法院在审理交通事故案件前,一般会先进行调解。在调解的过程中会先听取当事人各方的请求,根据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认定事实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确定当事人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

行车安全,要懂多一点

五:法院审理

开庭:法院会送达传票原被告,通知开庭的时间、地点;

审理期限:交通事故民事诉讼的审理期限通常为6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可以延长6个月。如还需要延长的,还可以再延长3个月。

六:法院判决

法院将会根据原被告所提供的证据材料,确定原被告各自承担的责任比例,计算损害赔偿的数额,以及确定赔偿履行方式和期限。

对于案情不复杂的案件,当事人又能熟悉涉及法律法规的,那么自己就可以去法院了,如果案情复杂,涉及伤残的案件,还是建议有专业人士参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