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讀何以爲閱讀?

不讀何以為閱讀?

9月,大中小學的開學季,我也像學生一樣,重回課堂。一場關於“有聲閱讀”的長三角高峰論壇在杭州寶石山下幽靜的浙江圖書館舉行。從1日下午到3日上午,我老老實實連續聽了4個半天的講座和一場名家朗誦會。朗誦會上,我還串演了一個插科打諢的小角色。來自上海、江蘇、安徽、浙江的圖書館和朗誦協會的專家以及有聲閱讀推廣者在論壇上發表的對有聲閱讀的觀點使我收穫頗豐。

不讀何以為閱讀?

不讀何以為閱讀?

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浙江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浙江圖書館理事會理事許婷對閱讀的看法。她說,閱讀就是“閱”與“讀”,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朗讀是讀者在“閱”的基礎上,將文本消化理解後的重塑。我非常贊同她的看法。閱就是用眼睛去看書。它是一種個體的、私密的過程。通過看書,作者用文字介質講述的故事、表達的觀點,被讀者知曉和了解。“讀”則是“閱”的深入。朗讀可以使讀者深入體會作者的意境,理解作品的精髓,更可以在讀者之間分享,實現再啟發。所以,“閱”與“讀”之間密切相接,缺一不可。閱讀閱讀,就不能少了讀。只閱而不讀,顯然是不完整的閱讀。

不讀何以為閱讀?

著名配音藝術家劉廣寧

不讀何以為閱讀?

浙江電視臺著名主持人許婷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隨著新媒體的流行,朗讀得到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和歡迎。聽書成為一種時尚。但是,朗讀的發展也遇到了新的問題。三天時間裡,聽到最多的是關於有聲閱讀版權問題的討論。隨著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增強,文字作品的有聲版權開始逐漸擺上桌面。整部文字作品轉化為有聲讀物出版自然需要取得原作者同意和授權,但文字作品的的片段和單個詩歌、散文作品的朗讀是否必須取得原作者同意和授權?一般非盈利場合的公開朗讀、營利性商演的公開朗讀、朗讀的音視頻在新媒體上的傳播,分別應該如何處理版權問題?

不讀何以為閱讀?

微劇《我們仨》

不讀何以為閱讀?

杭州電視臺著名節目主持人劉忠虎

我以為,對有聲閱讀的版權問題,必須辯證地看,既要堅定不移地保護文字作品的版權,又要積極推進有聲閱讀的普及,擴大有聲讀物的市場,使文字作品更廣泛地被讀者接受。從根本上說,有聲閱讀是有利於文字作品推廣,符合文字作品的知識產權利益的,所以,一般非盈利場合的公開朗讀、文字作品的片段和單個詩歌散文作品的朗讀、朗讀的音視頻在新媒體上的傳播,不需要經過文字作者的同意和授權。整部文字作品的朗讀及出版,則可以仿照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和中國音像集體管理協會統一收取卡拉OK版權使用費的模式,建立一個文字作品版權數據庫統一收取少量的版權使用費。文字作品的朗讀音視頻具有獨立的版權,也應予以保護。

不讀何以為閱讀?

不讀何以為閱讀?

今年4月,我的學弟劉蕭在“讀書島”活動中分享了一本秘魯詩人塞薩爾·巴列霍的詩集《白石上的黑石》。分享之前,我很擔心,讀者是否能接受巴列霍這樣略顯晦澀的詩歌風格。但在8位朗讀者聲情並茂的朗讀之後,我的疑問煙消雲散。一位讀者說,剛看到巴列霍的詩集時,確實有些看不懂。聽了朗讀者的朗讀,頭皮一陣發麻,頓時豁然開朗,領悟到巴列霍的藝術境界。朗讀不僅能使朗讀者進入作品的境界,也能幫助聆聽者瞭解作品,實在是不可或缺的閱讀形式。

不讀何以為閱讀?

不讀何以為閱讀?只有讀起來,才能知書之奧妙。讓我們一起來讀書!讓琅琅書聲為我們這座城市增添幾許文化氛圍!

文內插圖攝影:於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