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時代最好的饋贈


你可以抱怨這個時代諸多的不是,可有一點,你應當心懷感激——這個時代,讓每一個想要讀書的人,都能以最低的代價找到自己想要閱讀的書籍。

而閱讀,正是這世界上性價比最高的學習方法,從古至今。

在我小的時候,90年代到00年代初,閱讀並不像現在這麼容易。我的成長環境,讓我有機會從小培養閱讀習慣。但那時,我的涉獵範圍,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父母的知識儲備,這表現在家中“藏書”的類別,以及父母對我的指引。

閱讀,是時代最好的饋贈

比如那個年代作為知識分子的父母,都喜歡教孩子讀一些世界名著。可所謂“名著”,其實內部分化十分嚴重,並不是每一本都符合孩子的閱讀條件。而在父輩的成長環境裡,並不是所有的名著都唾手可得,因此對於名著的劃分,他們自身也不甚清楚。所以我在閱讀那些名著時,很多情況下只是站在新華書店的“世界名著”書架下囫圇吞棗——在一個適合儒勒凡爾納的年紀裡,又怎麼可能接受得了列夫托爾斯泰呢?

另一方面,許多書籍本身,在我小的時候也不算便宜。比如2000年左右,用20元買一本書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對於小學生來說。那時,我的身邊即使是比較闊綽的小學生,每天的零花錢也都是按5毛、1塊來計量的——而絕大多數低年級小學生,壓根就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零花錢。好在我家在買書方面從不含糊,我自身也耳濡目染地養成了閱讀的習慣。

閱讀,是時代最好的饋贈

可是現在,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互聯網的高速發展,讓閱讀越來越成為一種有的放矢。你可以在許許多多的書籍評分類網站上,找到關於書籍的評價和閱讀體驗。甚至你可以按照類似“適合青少年閱讀的名著”“適合提升年輕人自我修養的書”“文學性較好的小說”等標準進行檢索。你可以根據讀者的投票來排序,根據點評的熱度進行參考。如此一來,在適合閱讀《八十天環遊地球》的年紀,必然不會貿然地嘗試《戰爭與和平》。

更進一步,當你為了學習,為了提升自己某一方面的知識儲備,互聯網會融合所有符合你要求的信息,將最符合你的書籍羅列在你的眼前,供你挑選。你想學習理財入門,你能夠找到《窮爸爸富爸爸》《小狗錢錢》;你想學習計算機基礎,你會得到《深入理解計算機系統》;你想練習大學數學,會有諸多符合你推薦需求的美國或蘇聯數學教材;你想學習古典詩詞的創作,你會發現王力的《詩詞格律》……每一次學習和探索,都能瞬間為你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你所要做的,僅僅是在備選方案中做一次選擇,沉下性子去閱讀,去鑽研,去體會。這是多麼簡單而直接的學習方法啊!

另一方面,書籍本身,也在慢慢變得廉價。這是社會主義制度下無比優越的特性。應當怎樣讚美中國出版書籍的性價比呢?簡單而言,在2000年左右標價20元的書,經歷幾番修訂重製後,在2018年也許不過40元,就算是精裝典藏,也許不過60元。但絕大多數普通人的收入,相比於20年前應當有5—10倍的提升(比如在2000年左右月收入1000元相當普遍,而今天月收入7000元者也不計其數)。這當然是因為互聯網媒體行業對紙質書需求的衝擊。而閱讀電子書本身也是一種十分廉價的閱讀方法,如果你買到手的閱讀器真的被物盡其用,那麼你後續每一次購買和閱讀電子書都是在省錢。

閱讀,是時代最好的饋贈

不得不感慨,這個時代將讀書的權力最大限度地分享給了大眾,只要你願意,你儘可以找到一本又一本廉價而高效的書,讓其中的知識、智慧、方法轉化為自身的財富。也許與更高層次的人們相比,你的生活環境、工作形式、外部條件等都可能處於劣勢,但至少在讀書上,你完全可以和所有人一碗水端平。

事實上,毫不誇張地說,我們所遇到的每一個生活、學習、工作、感情上的困惑,都曾經在歷史上一遍又一遍地上演,這些困惑及相應的思考和解答,很大概率都曾經被前人,特別是經驗豐富而又充滿智慧的前人記錄在冊。如果說讀一本恰到好處的書,就能品味前人的智慧,就能學習亙古流傳的真理,那麼你還有什麼理由不選擇閱讀呢?

感謝這個時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