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福音|新学期“校内托管班”全覆盖 周一至周五 三点半到五点半

家长福音|新学期“校内托管班”全覆盖 周一至周五 三点半到五点半

一周后,本市中小学生即将开启新学期。昨日,针对“课后三点半”及校外培训机构治理难题,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9月份的新学期开始,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学校将全面推广“校内托管班”;此外,北京市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预计于年底建成。

本市2709家教育培训机构已完成整改

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介绍,今年年初以来,北京市积极响应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逐步推进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据教育部统计,截至8月20日,全国已摸排校外培训机构38.2万家,其中发现问题25.9万家,按照边摸排边治理的原则已经整改4.5万家。

北京市组织开展了民办培训机构的摸底排查工作,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汇总登记造册,还成立了专项治理小组,制定了治理实施方案。目前北京市存在的培训机构总数是12919家,其中无证无照的是707家。目前已经完成整改数2709家。

“校内托管班”9月起全面推广

今年秋季开学后,对于课后服务变相成为集体教学或补课的问题,冯洪荣表示,本市将提供课后三点半全覆盖的看管服务体系。

据介绍,“校内托管班”从周一到周五都开设,延续两个小时,即从三点半到五点半左右。托管班将以校内托管为主,依托学校的空间、设备资源等,在教师自愿、学生自愿前提下开展,以体育、艺术、美育为主。“老师可以针对个别孩子进行诊断、答疑、辅导等,但绝不允许集体上课。”

此外,托管班主要通过三种方式补充资源:一是引入社会上体育、艺术和美育方面的优质民办机构资源;二是发挥公益组织的力量,将共青团组织、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志愿者等分配到各个学校辅导学生;三是鼓励各个学校有特长的老师和管理部门参加。

届时,各个学校还将建立专门的管理中心,由校长、家长、社会公益组织等共同组成管理委员会。冯洪荣还特别表示,“不会收学生家长的钱,在校教师如果参与课后托管有一定薪酬,将由市级、区级财政共同补贴。”

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平台年底建成

据悉,北京将建立起市级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服务平台,充分运用信息化大数据手段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信息变化情况,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在各区建立校外培训机构白名单,公布无不良行为校外培训机构名单,建立黑名单,公布有安全隐患、无资质和有不良行为的校外培训机构名单。

冯洪荣介绍,该平台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于发现问题;第二部分用于服务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包括民办机构登记、准入、课程管理, “包括它的信用管理、白名单、黑名单都要在这个平台上呈现。”第三部分则会与学生学籍管理系统对接,从多个方面来掌握学生课外负担的情况。

据悉,平台在数据摸排这部分的功能已经基本实现,在准入和其他部分也正在对接,预计整个平台年底基本建成。

接下来,本市将对义务教育阶段的“非零起点教学”和义务教育阶段考试分重点班、快慢班进行检查。

校外培训晚八点半前应结束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坚决禁止应试、超标、超前培训及与招生入学挂钩的行为。

《意见》明确了校外培训机构设置的具体标准:

场所条件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符合安全条件的固定场所,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确保不拥挤、易疏散;

师资条件方面,校外培训机构必须有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教师,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内容、班次、招生对象、进度、上课时间等要向所在地县级教育部门备案并向社会公布;

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培训班次必须与招生对象所处年级相匹配,培训进度不得超过所在县(区)中小学同期进度。

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时间不得和当地中小学校教学时间相冲突,培训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0∶30,不得留作业;

严禁组织举办中小学生学科类等级考试、竞赛及进行排名。

文字:李祺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