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成就與經驗

對於中國而言,今年是一個十分值得紀念的年份,因為整整40年前,鄧小平領導啟動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事業,中國發展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40年後的今天,當我們回首這段難忘的改革發展歷程的時候,必須對這一時期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以及最基本的經驗進行總結,以為我們提供有益的思考與啟迪。


40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主要成就

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所取得的成就可以說是枚不勝舉。其中最重要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兩條主線上,一條主線是制度創新方面的成就,另一條主線則是經濟實力方面的成就。

從制度創新來看,也有很多,其中最突出地表現在這樣五個方面:

首先,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經過艱難探索後,找到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有本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建立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當然,這中間走過了很多曲折的道路,建國後不久我們按照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構建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後來發現行不通。於是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制度,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體制與政策;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明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這樣,通過幾十年的反覆探索,中國開始建立並不斷地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高速增長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障。

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從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從開放到推動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中國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面對新時代的新使命,中國發展掀開了歷史新篇章。

第三,長期以來的城鄉二元結構基本打破,城鄉一體化基本框架逐漸顯現,儘管現在還不盡完善,但已取得了重要的突破性發展。

第四,從中國國情出發,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具有中國特色的脫貧攻堅制度,並取得了良好效果。經過40年的努力,中國有近8億貧困人口擺脫了絕對貧困,貧困發生率從實施改革開放政策時的超過30%下降到了2017年底的只有3%的水平。到目前為止,世界反貧困超過70%的貢獻來自中國一個國家。中國目前正在更加有力地推進精準扶貧,再過兩年,中國將徹底地消除絕對貧困。

第五,城鎮化制度創新邁出新步伐,新型城鎮化發展不斷取得新進展。中國的城鎮化水平不僅由1978年的18%的水平躍升到了2017年底59%的水平,而且農民工市民化進程同時得以穩步推進,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和能力、城市能源利用效率、城市社會治理能力等都不斷得以提高,同時城市低碳發展、綠色發展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進步。

從經濟實力這條線來看,經過改革開放40年來的發展,許多方面都變得比較強了,其中五個方面的經濟實力尤其值得一提。

一是綜合經濟實力顯著增強。1978年,我國GDP總量大約在1500億美元左右,排世界第11位,現在的GDP總量大約在13萬億美元左右,排世界第2。如果看人均GDP,1978年時只有150多美元,排在世界第121位,現在近9500美元,排世界第70位左右。

二是製造業增加值全球第一。1978年,我國的製造業增加值為600億美元,現在已近4萬億美元,儘管還不是很強,但總量已經比較大了。

三是貨物貿易總額全球第一。1978年時,我國的貨物貿易總值只有21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24位,去年我國貨物貿易總值達4萬億,居世界第一。

四是外匯儲備全球第一。我國1978年的外匯儲備只有1.7億美元,不到2億美元,全球排名第83位。到去年年底,我國外匯儲備仍然超過3萬億美元,也居世界第一。

五是糧食安全有保障。改革開放初期,我國的糧食總產量只有3億噸多一點,人均擁有糧食300公斤左右。去年我國糧食總產已超過6億噸,人均450公斤左右,糧食安全有了基本保障。

40年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

40年來,中國之所以取得了一系列巨大成就,尤其是以上重要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據我的觀察與思考,下面十個方面的因素是最重要的,值得我們深入研究與探討。

一是與中國的歷史文化密不可分。經濟學上有一個詞叫“路徑依賴”,有什麼樣的文化和歷史,就會有什麼樣的發展結果,儘管中間會出現一些波折。比如說,我國在鴉片戰爭前的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的經濟發展,都是居世界前列的,如果以可比的GDP總值來衡量的話,中國居世界首位,高的時候所佔全球GDP比重甚至超過了30%。到了建國初期,就只有4%左右,現在達到了15%左右的水平。中國的歷史文化積澱是很深厚的,其中的許多因素都演化成為對促進國家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的力量,這應該是我國所具有的一種優勢所在。

二是選擇了適合中國國情的獨特發展道路。我們雖然學習了西方的很多東西,但並沒有完全照搬西方的發展模式,而是選擇了一條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這一道路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但要點主要是兩個:一個是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另一個就是同時兼備中國特色。比如在政治體制上,我國沒有搞三權分立,而是“三位一體”,即將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我們講道路自信,就是因為我們找到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

三是堅持了市場取向的改革。中國的改革由始至終都堅持了市場取向的改革,堅定不移地走了一條市場主導的改革路線,這是中國改革成果卓著的一大關鍵原因。我們需要不斷強調這一點,我們的改革是市場取向的改革,是充分發揮市場作用、不斷完善市場體制的改革。改革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探索,堅持市場導向的改革至關重要。

四是推進了融入全球的開放。40年來,中國選擇了融入世界、融入全球的對外開放,主動加入到全球化的進程當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體系和經濟體系的分工合作。中國迄今為止的開放,大致經歷了四大浪潮的推進與發展:第一個大浪潮是1979年開始的建設經濟特區的開放浪潮,主要目的就是引進外國直接投資到經濟特區,生產的產品也基本上是用於出口,這樣一方面提供了新的就業機會,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出口,取得了外匯。第二個大浪潮出現在2001年加入WTO之後,一直到2012年左右,主要完成了兩大重要任務:一是實現了中國的貿易與投資規則與世界的對接,主要是與西方發達國家規則的對接,世界開始接納中國;二是更好地實現了中國與世界在價值鏈上的對接,使中國逐漸成為全球產業鏈、價值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第三次浪潮就是大力發展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浪潮,最早於2013年從上海開始,2015年在廣東、天津、福建舉辦,2017年在浙江、河南、四川、陝西、湖北、重慶、遼寧舉辦,2018年又在海南舉辦,因此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創辦了12個自由貿易實驗區,在這樣的試驗區內,在關稅、監管等方面都建立起儘可能好的營商環境,促進國際貿易與投資的更好發展。第四次浪潮就是始於2013年秋季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引領的主動開放期,這一次的開放,中國希望充分利用自己在資金、某些實用技術和專業人才等方面的優勢,與世界其他國家一道,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促進全球在基礎設施、貿易投資、金融、人文等方面的互聯互通,最終構建起人類命運共同體。

五是堅持把經濟工作擺在首要位置。1978年以來,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由政治轉向經濟,並一直堅持把經濟工作放在首位;各級黨組織、各級政府乃至社會大眾,都非常重視經濟工作。這也成為改革開放成功的重要原因。

六是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中國的歷史經驗表明,如果沒有一個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經濟發展就無從談起,因此中國是一個非常重視政局穩定的國家。我在研究“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問題時就發現,有的國家經濟發展落後的一個直接原因就是政局動盪。

七是積極地促進和保護競爭。競爭是繁榮的前提和基礎,沒有競爭就沒有繁榮。中國一直都有很強的競爭意識和競爭環境。個體層面上,無論是上大學、做生意還是考公務員,競爭都相當激烈。集體層面上,企業在競爭,地方政府之間也在競爭。在一系列制度安排背後,競爭因素非常關鍵。

八是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一直以來,中國都有重視教育的傳統。教育水平的發展為中國崛起提供了重要支撐。很多發展中國家,比如印度,之所以經濟發展欠佳,其中就有基礎教育落後、文化普及程度較低的原因。相比之下,中國的基礎教育做得很好,高等教育發展也很快。

九是制定和實施了一系列發展規劃。凡事講規劃,是中國的一個傳統,也是很好的一個優勢。黨的工作有規劃,政府的工作有規劃,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規劃,形成了有中國特色的比較完整的規劃體系與制度安排。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制定規劃並切實實施,往往能夠比較好地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最終使目標得以落實。

十是中國人民的勤勞奮鬥。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沒有勤勞的奮鬥與付出,所有的規劃、所有的政策其實都是一紙空談。所以,改革開放取得的成就之中,中國人民的勤勞和奮鬥絕對是起了關鍵性作用的,很多發展的成績正是用汗水、辛勞、時間,甚至是生命換來的。


中國的改革開放具有明顯的漸進式特徵

中國的改革開放之所以比較成功,除了以上所提到的一些基本因素外,還有一個路徑上的問題很重要,那就是不論是改革,還是開放,都採取了漸進式的方式。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摸著石頭過河”的方式。因為在實施改革開放初期,只是說要改革要開放,不改革不開放就吃不飽肚子,但改革開放的目標在哪裡,如何到達目的地,大家都不清楚,因此就只能“摸著石頭過河”了。在什麼都比較模糊的情況下,就只能試驗,邊試驗,邊改進。

那麼改革開放的標準是什麼呢?就是非常實用的所謂“貓論”——“不管白貓黑貓,抓到老鼠就是好貓”。判斷一個試驗成不成功,就是看它到底有沒有用。後來,又進一步明確為“三個有利於”的標準(即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到了20世紀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同志南巡的時候,改革開放的目標就比較清楚了,就是要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促使國家繁榮富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當改革開放的目標逐漸清晰、但怎麼實現的路徑尚不清楚時,就逐漸形成了一套漸進式改革開放的方法論,也就是中國的漸進式改革開放路徑。比如說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就是先從安徽小崗村開始,試過之後發現糧食產量有了大幅提高,就出臺政策文件肯定這個做法,把試驗的成果規範化、法制化。農村改革是這樣,城市改革、創辦經濟特區、包括目前的自貿試驗區等,都是這樣慢慢試驗,逐步推開的。

因此,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的一個重要經驗,即是要根據具體情況管理好改革開放的深度和速度,不同的發展階段,改革開放的深度和速度應該是不同的,一定要管理好。比方說,在條件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全面開放資本市場,如果管理水平又跟不上,就可能出現大的金融問題,甚至造成像1997年出現的亞洲金融危機類似的金融危機。


中國的改革開放具有世界意義

毫無疑問,中國的改革開放是具有重要的世界意義的。其重要意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方面,中國由於改革開放,其經濟實力大幅增強,這樣中國就有能力為世界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和維護世界和平做出中國的重要貢獻。總體而言,最近幾年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每年的平均貢獻率都十分穩定地保持在30%以上。

具體而言,譬如說,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五週年來,已經投資了大量資金在世界各地從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在塔吉克斯坦修鐵路、在烏茲別克斯坦修隧道、在巴基斯坦修電站、在老撾修鐵路、在印度尼西亞和泰國建高鐵、在緬甸和斯里蘭卡建港口、在白俄羅斯建工業園、在非洲大規模修公路和鐵路,等等。這些都為改善全球基礎設施條件,為構建更加聯通的世界直接作出了重要貢獻。

再譬如說,中國每年從世界各國進口商品約2萬億美元、進口服務約5000億美元,中國已成為世界上巨大的商品和服務市場;近年來,中國的對外投資已經超過了其所引進的外資,成為世界上一個十分重要的資本淨輸出國;中國還積極倡導新建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已經為一些不發達國家提供了數量可觀的建設用資金。

此外,中國還與世界上一些國家積極開展國際產能合作,加上在不少國家建立工業園區,為推進一些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進程、提供新的就業機會、增加稅收等都做出了很大貢獻。

中國經濟實力增強後,也開始為完善全球治理做出更大貢獻,譬如說,從2019年起,中國就會成為僅次於美國的聯合國第二大會費貢獻國;中國已經成為五大常任理事國中參與維和行動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也在根據需要適度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增資,這些都有利於進一步促使國際治理體系更加完善,讓目前的國際治理機構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另一方面,中國40年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特別是中國從自身實際出發選擇符合本國國情的發展道路的基本經驗、中國在減貧方面的經驗、中國在治國理政方面的經驗、中國在能源轉型方面的經驗等,都將為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十分有益的借鑑和參考。

(作者:胡必亮 北京師範大學新興市場研究院院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