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编者:以刻印质量区分,古籍有邋遢本、大花脸本、书帕本、写刻本、精刻本等。本次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写刻本。

写刻本

写刻本,亦称写刊本。按照手书字迹雕版付印的本子。宋元时代的刻本大都没有形成固定的印刷字体,一般由工匠录写付刻,也有请名人代为录写付刻者,照例把书写入姓名刻在版上。如苏轼曾写过《陶诗》,杨次山曾写过《历代故事》。明代正德后渐形成了印刷体,即今之“老宋体”字,这种字体清代更加通行。因此习惯上把清代书籍中那些不采用印刷体字而采用手写体字的刻本,称之为“写刻本”。写刻本往往力求考究,特请名家手写上版,有时亦由作者亲自书写。

自明末始,刻书字体多为死板呆滞的硬体字。—些私人刻书家为使刻本字体秀劲考究,常延请书法名家书写并付梓行,所刻印之书,精美异常,焉时人所重。如清代书法家林结写刻的《渔洋精华录》、《古夫于亭稿》、《尧峰文钞》、《午亭文编》就被誉为“林氏四写”。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清咸丰二年版“光绪重刊于扬州”《小山词钞》《珠玉词钞》两册,刻印精当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明刻本《补笔谈一卷》

名家写刻本

少讹错。孙从添《藏书纪要》云:“钞书要明于文理者,一手书写无脱漏错误,无破体字,若字好而不明文理,仅可印钞而已"。而作者自书是具备字好而明文理二个条件。书差的就不会自己动手,既为作者,文理自通。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清康熙“秀野草堂”精写刻本《元诗选十集》原装厚厚十六册全,开本极阔,初印本

精工雕椠,各种名家写刻本,既经精心书写,必求精工雕椠。在封建社会,知识文化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操手工者,虽技艺精谌,亦不齿于士流。直到近代,始有人注意刻工的研究。

程应魁以麻姑坛体写的《黄庭内外景经注介》就是由刻工熊高精刻,此书版心下方有“黄鹤楼雕’’四字。崇祯十六年瞿氏刊其师钱谦益的牧斋初学集一百一十卷,全书作柳诚悬体,刻工为旗德列文华。这二部书,一颜一柳,各具妙处,都是明裁本中的上品,书者固然妙书,但雕刻工之功亦不可泯也。“林四书”的刻工也技艺高超,书得好,刻得妙,相得益彰。《尧峰文钞》刻工为吴郡程际生。《古夫子亭稿》是成文昭所刻。《渔洋山人精华录》是鲍文野刻,更显精妙。乾隆年间郑燮《板桥集》为司徒文音所刻。板桥在序文中特表彰之。司徒不仅是刻书能手,也擅长刻碑。河南新乡市博物馆所藏郑板桥用八分书所写的揭古碑也是司徒文音所刻。优秀刻工能传书法之神。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咸丰精写刻、不多见!咸丰二客轩刻本、韩愈《韩诗增订证讹十一卷》4册全、前人递藏

传名手书法的名迹于后代。古代法书多赖金石而长存,后人牟利用木板翻刻,显得拙劣尽失原作精神。杜甫《李潮八分小篆歌》:“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肥失真”,这是傅刻的缺点,不是用木刻就必定失真。颜真卿大宇麻姑仙坛记,原裁相传是刻于木壁的。唐天祐二年的枯木庵木碑,至今犹保存于绍兴。何绍基《东州草堂金石跋,跋胡扶山藏鲁公帖》:“此帖中“祭伯文"“祭媛文”“争坐位’’三稿,皆枣木复刻本,而魄力气韵殆不下真迹一等。著名的“绛帖"有木刻本,孙过庭的《书谱》也有日本木板精摹本,关键在于雕椠是否精工,而不决定于是木是石。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民国“奉系军阀 张宗昌”皕忍堂刻本《春秋左氏传》原装二十册三十卷全,开本极阔,纸质极好,刻印极精良

古代善于书法者不乏其人,见于碑帖的不多,名家写刻本正好可以补碑帖的不足。宋代岳珂、周密、元代周伯琦、杨植都手迹无传。即使明代方孝孺、楼琏、清代的朱希声、黄丕烈等也真迹难见。有写刻本得以便他们的手迹传世,可谓难得。

「周日」清三代精写刻古籍网上展拍

稀见精写刻、红龙纹手写板序!道光年学院前醉文堂承刻《唐陆宣公集》12册、完美品相

读写刻本,清词丽句与银钩铁划同时入目,读书亦即读帖。此本道光年学院前醉文堂承刻《唐陆宣公集》序,字大径寸,摹刻精肖,简直可以当法帖临仿了。写刻本是我国刻书艺术的杰构,而名家刻本,又是这个杰构的冠冕,收藏价值颇丰。

以上古籍均可点击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查看原文”查看详细

长按图片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点滴拍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