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在行動」念好電商扶貧「一字經」 構建精準脫貧「新引擎」

走進貴定縣農特產品掃碼超市,各色商品琳琅滿目:貴定雲霧貢茶、雲霧大米、百合粉、香酥辣、酥李……每一件農特產品都貼有一個二維碼,手機掃描產品二維碼即可網上下單、網上支付、送貨上門。

7月20日,“脫貧攻堅在行動”網絡主題活動一行來到貴定縣,走訪全國第一家農特產品掃碼電商超市,探訪生長在田間地頭的農特產品如何搭乘互聯網快車走進萬家,農村電商如何帶動貧困群眾精準脫貧的故事。

「脫貧攻堅在行動」念好電商扶貧“一字經” 構建精準脫貧“新引擎”

圖為貴定縣農特產品掃碼超市。中國網信網 劉娜 攝

實現“黔貨出山” 一切從掃碼開始

在貴定縣,很多貧困戶文化水平低,對市場銷售一竅不通,田間地頭農產品除自用外,大量剩餘產品無法轉換成經濟效益。如何把農產品銷售出去,實現“黔貨出山”,助力農戶脫貧,一直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5年11月,貴定縣打開“黔貨出山”的大門,全國第一家農產品電商掃碼超市--“領略中國”農產品大數據中心在昌明鎮正式開通營業。“短短兩個小時,線上線下銷售額高達40萬元。”大數據中心電商扶貧培訓講師李泓達介紹。由此,貴定縣乃至黔南的農特產品在這裡搭上互聯網銷售快車,日行千里。

「脫貧攻堅在行動」念好電商扶貧“一字經” 構建精準脫貧“新引擎”

圖為“領略中國”農產品大數據中心電商扶貧培訓講師李泓達介紹如何掃碼訂購。 中國網信網 劉娜 攝

新炒的雲霧清茶、美味的娃娃魚面、飽滿的碧雲生態大米……拿出隨身攜帶的手機,掃一掃商品上面的二維碼,想要的貴定農特產品甚至黔南州農特產品訂購頁面立刻出現在手機屏幕上,手指一點下單,貨物便會送貨上門。

“領略中國”電子商務平臺的創建,為扶貧之路建橋搭梁。目前,該電子商務平臺已覆蓋全縣8個鎮街、299478人,其中貧困人口30097人,貧困戶電商產品數721種,每戶電商扶貧增收2007.70元。

打出“一”字組合拳 讓消費者與貧困戶攜手共進

“領略中國”農產品大數據中心一直堅定地走“一”字化道路:實行“一品一碼”,每個食品都有獨特的二維碼,包含農產品數據(如農產品批次、生產商等)以及生產者數據,保證食品的安全性。實行“一縣一品”,即定製愛心傳遞紀念品,打造貴定縣知名互聯網品牌,培育本地特產。實行“一鎮一雲”,貴定縣6個鄉鎮2個街道都有一朵電商雲,匯聚全鎮(縣)各類產品。實行“一戶一碼”,每個貧困戶都有唯一的二維碼,連接貧困戶產品,連接社會產品,記錄脫貧過程。

「脫貧攻堅在行動」念好電商扶貧“一字經” 構建精準脫貧“新引擎”

圖為貴定縣電商辦何勇主任介紹“領略中國”平臺。中國網信網 劉娜 攝

“領略中國”的農產品訂購具有規模化特徵,使需求側與供給側更好連接。“在摸清全縣農產品供應量、瞭解市場需求等基礎上,與村民預定農產品預售產量和交貨時間,派人上門收購。消費者通過‘領略中國’平臺可以批發或團購。”據貴定縣電商辦主任何勇介紹,為了解決貧困戶種植的農產品沒有生產許可證的問題,平臺把原本散裝的稻穀等農產品交由具有生產許可資質的企業重新加工質檢後進行售賣,提供全產業鏈的服務。貧困戶無需冗雜手續即可入駐平臺,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一品一碼”讓安全觸手可及,“一戶一碼”讓消費者與貧困戶攜手共進,“一鎮一雲”讓全鎮優質綠色產品雲集,“一縣一品”讓每個縣的電商扶貧平臺成為愛心傳遞的起點,這就是脫貧攻堅的“貴定經驗”。

由“一”而“精” 大數據+電子商務助推精準扶貧

電商是手段,扶貧是目的。農產品上線已經實現,能否由此精準服務到貧困戶,是扶貧工程的關鍵。貴定縣屬於國家滇桂黔石漠化集中連片貧困縣,發展電商扶貧,須擺脫粗放思維,著眼於貧困戶的實際困難。

因此,昌明鎮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為貧困戶建立了大數據平臺。在服務中心的電商扶貧大數據平臺可以清晰看到,鎮、村、組貧困戶信息的清晰分層,層層深入,精準鏈接到戶。“消費者通過‘領略中國’電商平臺購買農產品,二維碼一掃,貧困戶的致貧原因、產業情況及脫貧進度隨產品一起顯示,平臺不僅精準鏈接到貧困戶,而且可以實現信息的雙向互動。比如,某家貧困戶今年新種了水稻,這類產業變動信息就會及時增補進來。”據何勇介紹,所有貧困戶信息都是由縣裡3296名幹部深入走訪收集而得,保證真實準確。“只要一掃碼,就可以看到農產品的整個生產流程,保障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又可以幫助貧困人口獲得收益,實現‘消費扶貧’。”

“領略中國”農產品大數據中心建立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帶動特色產業發展、電商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模式,讓全縣由南到北精準串聯,將貴定縣千家萬戶的一道道“土貨”送達千里之外。貴定縣電子商務的“一字經”鏈接了貧困戶的基礎數據及脫貧記錄,鏈接了貧困戶的產品,鏈接了社會愛心,構建精準脫貧“新引擎”,成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大助力。(中國網信網 劉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