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臨夏東鄉:算好“脫貧賬”念好“致富經”

東鄉:算好“脫貧賬”念好“致富經”

記者 王睿君

天剛剛亮,馬阿英社就拉著滿滿一車農家肥向田裡走去,開始了一天的辛苦勞作。

幾年前,馬阿英社的丈夫突然離世,讓這個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成了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讓兩個孩子能夠繼續上學,她不得不一邊照顧年邁的公婆,一邊依靠家裡的幾畝薄田艱難度日。

馬阿英社生活的龍泉鎮拱北灣村,位於東鄉縣城北部15公里處,這裡自然條件差、基礎設施薄弱、貧困面積大、貧困程度深、群眾收入來源單一。

今年年初,我省拉開了落實“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的帷幕,自此,東鄉縣的田間地頭、農家院落,處處都能看到幫扶幹部的身影。

一次次的上門走訪後,幫扶幹部對馬阿英社家的情況瞭然於心。緊接著,基本戶情、致貧原因、脫貧計劃、脫貧措施……一項項詳細的幫扶措施密密麻麻地填滿了幫扶表格。“這些幫扶措施和脫貧計劃都是按照產業培育、政策落實等詳細制定的,不單單寫了養幾隻羊、種幾畝地,就連每年收入多少,幾年能脫貧都算得一清二楚。”幫扶幹部吳伯順解釋道。

馬阿英社曾經當過羊倌,對養羊很有經驗。根據這一特點,幫扶幹部就她家如何依靠養殖業增收作了詳細的規劃。“通過扶貧貸款,她家已經養了20多隻羊,今年年底能收入8000元,再加上她平時在附近打工每月掙的2000多元,脫貧肯定沒問題。”吳伯順仔細盤算著馬阿英社的收入。

看著詳盡的脫貧計劃和措施,馬阿英社樂在心裡,“現在村裡的條件好了,水泥路通到家門口,自來水通進院子裡,在政府的幫助下,家裡的房子也翻新了,我只要養好這些羊,日子一定能紅火。”她說。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關鍵是要摸清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和致貧原因。

閔孫吉也是村裡的貧困戶之一,和馬阿英社不同的是,今年28歲的他因文化水平低、不懂技術只能幹些力氣活,一年到頭除了維持基本生活外,手頭沒幾個錢。針對這一情況,幫扶幹部決定讓閔孫吉參加縣裡舉辦的帶薪培訓班,學餐飲技術。按照“帶薪在崗實訓+創業”的幫扶措施,閔孫吉不但每月都有固定收入,還能學到技術。

幫扶幹部介紹,培訓期內,除了所在餐飲店發放1000-1500元工資外,還有扶貧部門發放的補助金1500元。帶薪培訓期滿後,扶貧部門還負責聯繫餐飲店安排貧困戶就業,收入還會更高。

“以前想學技術,但家裡沒錢。現在不但免費學了技術,還月月有收入,再也不用靠賣苦力掙錢了。”對於幫扶幹部為他制定的脫貧計劃,閔孫吉的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只有深入到幫扶群眾家中,瞭解實情,共商發展對策,然後切實行動起來,才能把幫扶的各項工作做到位、做細緻、做紮實,從根本上解決“扶什麼、怎麼扶”的問題,才能幫助每一戶貧困戶念好“致富經”。為此,東鄉縣將“一戶一策”作為全面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堅持把“兩不愁、三保障”作為衡量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準線、度量衡,切實將“精準”落實到扶貧脫貧工作的全過程和各環節。

在東鄉縣的貧困戶家裡,每家都有一本清晰的“脫貧賬”。“對於剩餘的貧困戶,我們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為每一戶貧困戶量身打造了切實可行的幫扶計劃,我們相信,只要做實做細‘一戶一策’精準脫貧工作,每一戶困難群眾真抓實幹,他們一定能如期脫貧。”東鄉縣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