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曾在大江南北舉辦展覽,盛譽一時之隆,有“江南祭酒”的雅號。篆刻師從蕭蛻庵和趙古泥,受後者影響更大。如果將“明書理,擅篆刻”作為通則的話,鄧散木無疑是身體力行的一代名家,他的篆書功底在當代首屈一指,盱衡當世,一般人難以匹敵。由此而言,他的姓名印鐫刻就有了深厚的立足之本,書篆風格統一。姓名印在篆刻創作中難度最大,最能體現創作者功力和才情。鄧散木篆刻方面的另一過人之處在於膂力驚人,可直接刻制於青銅,此等絕技,亦非時人所具。書法除擅篆書外,小楷功力精深,字字珠璣,以小楷書理論專著《篆刻學》,獨具一格,構建了自身篆刻理論體系,而能啟發後學驤駿。但如果從藝術追求的率真自然方面來說,鄧散木篆刻無疑要受到非議,刻意經營苦心頗多,有失天真之趣。鄧散木刻印最重章法,認為如“名將佈陣”,因而殫精竭慮,但所謂過猶不及。篆刻作品總的來看可用“大失率真,小顯其能”一句話來概括。具體來說,形制較大的印章刻意安排,朱文底部留空,白文底部必定大塊留紅,因筆畫過粗,刀痕累累而傷及印章意境,令人悚目驚心,不忍視之,但其小印卻非常精妙,全無習氣至深的樣式,是學習取法的典範,如本文所列“酒徒”、“山水之間”、“錢行初”,“朱紀瞻”連珠印和“覺生”銅印等,各各不同,精妙絕倫,和大印創作判若兩人。但是話說回來,當代一些用刀粗放、字法粗俗而章法刻意的作品,較之鄧散木則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可怕,更可悲,因為鄧散木對篆刻的經營仍然在本體法度內。所以對鄧散木的篆刻要客觀公正地看待。

儘管存在某些不足,但在篆刻史中佔有一席之地。同時也說明,學習篆刻取法某一家時,不管是不是大師,都不能盲從,應該有目的,有思考,有選擇,才會有收穫。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鄧散木篆刻的得與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