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大妈们非议的全家爱吃 我为什么看好?

被大妈们非议的全家爱吃 我为什么看好?

各位农创朋友大家好,我是板砖大余。今天有一位新农人提了一个问题。果多美的创始人才金涛今年2月份重新做了一个项目叫全家爱吃。这个新农人问我如何看待全家爱吃这个项目的模式。

今天我就粗浅的跟大家分享下我的观点。我认识才总,打过一些交道,虽不是非常熟悉,但是我非常佩服才总这个人,才总真的是一个大才子。

我专门去全家爱吃的门店看过,门店给人的感觉非常时尚,也非常符合生鲜行业的陈列特征,同时陈列动线设计的也非常合理。

白领在上班时间下单,到下班时间来取货,这样一个前置仓模式的思路也非常清晰。这是我大致的感觉。接来下,我分几个维度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第一点,这个门店具有典型的互联网思维,场景也找的非常清楚。它的诉求是白领上班的时间能够下单,所以它有一个小程序方便白领在上班时间下单,然后下班时候顺便到门店把货品带回家。这是一个主要针对上班人群设计的一个消费场景。

第二点,全家爱吃有一个很鲜明的特点,虽然它整个门店装修陈列都非常现代时尚,也有很好的动线设置,但大家不要以为它的目的是为了做一个门店,它最主要的目的是用来做陈列展示,也就是说它更多的作用是品牌的终端。

当然它也允许用户在门店进行购买,但是要通过手机下单。这实际上是一个二合一的场景。原则上用户在门店购物的时候,应该可以下手拣货,然后直接收银。但是由于才总的设计,用户在全家爱吃必须通过手机下单,然后由拣货员替用户拣货。

这个购物方式也受到了一些在门店购物的用户的非议。他们认为,我喜欢的水果要自己挑,不会让理货员挑。因为他们担心理货员不会将很好的水果挑给自己。

在这个事情上,我非常理解这样设计的原因。因为才总在做果多美的时候,由于用户挑选水果的时可能出现捏水果、重拿重放等情况,这就会造成水果的损耗。

而到了全家爱吃这个项目,当用户通过手机下单,理货员将用户要买的货品进行分拣并给到用户的时候,实际上服务体验会提升,这相当于用户有了一个购买的助理。

这种购物体验将是一种导购式、VIP式的购物体验。用户只要到门口了,手机下个单,里面的理货员就会把货品拣出来送到用户手上。这个服务虽然在当前会受到一些非议,但是我认为未来它一定会形成主流。

主要非议这个服务点的人是一些大妈,一些年纪比较大的用户,他们不太相信理货员会拣出比较好品质的产品给他。而全家爱吃定位的购物人群是白领,所以遭受一些像大妈这样的用户的非议也无所谓。

当全家爱吃的定位深入人心,白领这个消费群会认可这样一种服务方式。导购员替用户拣货并打包,用户直接拎走的服务方式虽然受到一些非议,但反而是我很看好的一个体验点。

第三个点,就是全家爱吃的供应链,它陈列的商品包括了水果、蔬菜、熏肉制品、肉、鱼,基本上冰箱里的食材在这个店里基本都有。这是全家爱吃在果多美水果零售店的基础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升级。全家爱吃在供应链的组织上也是煞费苦心。

我认为全家爱吃整个供应链成功的概率是比较高的。因为它门店的采购主要在农批进行二次周转,并依托于果多美在过去成熟的经验。他们在市场采购,然后做终端的一种配送也是比较成熟的模式。

基于以上三点,从消费场景、到拎着就走的消费体验、到供应链的组织,我认为全家爱吃成功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我非常看好这个项目,这是我给出的一个浅显的判断。

当然如果说这个模式在未来可能会遇到什么风险,我也简单谈下我的观点。全家爱吃门店的面积在500平左右,它的位置靠近白领,在白领的聚集区,有很多像物美、沃尔玛等大型超市,这些大型超市也是全家爱吃的竞争对手。同时,商业区周边还有很多像711等便利店,他们也可能是全家爱吃的竞争对手。因为这些便利店也在逐步经营生鲜品类。

就算有选址的难题,就算周边有大型超市和便利店的双重挤压,从整个供应链运作来看,这些特有的能塞进冰箱的品类能够看出才总的独具匠心。所以就算有这些小挑战,我也非常看好这个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