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又到一年秋收时

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农家场院、田间地头

火红的辣椒

金灿灿的麦子

黄艳艳的无花果

……

各色果实相互映衬

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艾合买提江,你明天早上9点半给洛浦县交警大队食堂送一下西红柿,以后每天都送100公斤。”7月30日,村民艾合买提江·麦提托合提接到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驻村第一书记依马木艾山·买买提的电话后,高兴地去装箱新采摘的西红柿。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洛浦县多鲁乡喀瓦吐格曼贝希村是自治区深度贫困村,全村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洛浦县卫计委工作队驻村后,经过入户走访、市场分析研判、征求村民意愿,决定带领村民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规模化蔬菜种植,培养示范带头人,推动实施全村种植业结构调整。

工作队以种植西红柿为突破口,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为村民普及种植知识和管理技术,深入田间地头查看西红柿长势,并指导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艾合买提江家的5亩西红柿红遍田垅时,工作队又积极联系单位收购,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艾合买提江兴奋地算了一笔账:“以前种小麦和玉米,除去成本,一亩地最多收入1000元,而种西红柿一亩地纯收入至少5000元,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洛浦县卫计委驻洛浦县多鲁乡喀瓦吐格曼贝希村工作队 庞玉江、谭党委,和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袁振英 供稿)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近日,福海县阔克阿尕什乡也斯克库木村的红色枸杞格外耀眼,村里到处都是村民们采摘、晾晒的忙碌身影。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福海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福海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依托乌河枸杞合作社把枸杞做为村里的主导产业发展。通过宣传引导、政策扶持、技术指导、整合各类资源,让种植枸杞的农户乐在“杞”中。

工作队协调对接林业部门,引进宁夏枸杞、红枝枸杞、新疆枸杞等优质品种,邀请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上门指导、微信在线交流、联系销售渠道等方式,帮助村民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难题,并组织合作社种植户到博州参观学习先进种植技术。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枸杞成了村民们的致富果

工作队还主动协助枸杞合作社负责人注册乌河枸杞商标,申请有机食品认证,设计开发了22种系列产品及包装,产品远销山东、河北等省市,有效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该村21户村民加入合作社,枸杞种植面积达到380亩,亩均产量200公斤可收益4000余元。

村民李建华家中的30亩地之前只是种植葵花、玉米等作物。在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宣传引导下,他开始尝试种植枸杞。“在工作队的帮助下,我加入合作社,现在光枸杞每年就有八九万元的收入呢。”李建华自豪地说。(阿勒泰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丁静、吴小娟 供稿)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正值小麦收割时节,走进奇台县半截沟镇腰站子村小麦种植基地,麦地里、晒场上,机声隆隆马达轰鸣,“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景象十分壮观。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每亩地都达到了600公斤以上,最高的一块折合亩产是724公斤。”近日,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和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组成的验收组经过严格测产,腰站子村冬小麦单产首次突破700公斤大关,并刷新全疆最高纪录。

腰站子村主要以传统的小麦种植为主,奇台县教育局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聘请农业专家到村指导,为村民筛选最适宜的小麦品种,采用“科研院所+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新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培育绿色、健康、高产的优质小麦,从种到收都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对以往的传统田间管理措施进行了改进,助推小麦生产提质增效。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丰收时刻

工作队和村“两委”还注重做大做强“腰站子”品牌,全力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有机绿色有机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成立新疆丰驿农业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有机面粉、有机食用油、有机手工挂面,通过延长产业链,将卖原粮变为卖食品,使土地的潜在效益得以释放,带动一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腰站子”系列等特色农产品已经通过SC认证。

丰裕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强说:“在工作队的帮助和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我们全村冬小麦种植面积已达5000亩,350户村民入股合作社,占到全村的百分之九十二,后期我们还计划通过公司大力发展冬小麦深加工产业,让乡亲们都乘着‘麦浪’一起致富。”(奇台县“访惠聚”办公室 王婷 供稿)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巴里坤县三塘湖镇上湖村的辣椒辣中带甜,口感独特。虽然该村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却因不成规模导致销路狭窄。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火红的辣椒

火红的日子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哈密市巴里坤县农业局、农经局驻村工作队在去年通过自治区村级惠民生项目修建好的辣皮子晾晒加工场基础上,积极与巴里坤县特产加工企业签订协议,促成上湖村辣椒种植“产业化一条龙”。

从选种、种植到收获、晾晒,工作队和企业全程跟踪指导,经晾晒场初步晾晒的辣椒由企业全部回收深加工,除去收购成本,村民年底还能拿到企业的分红。目前,全村有30余户村民种植辣椒150余亩,年产值达到150万元,当地出产的“坤牧辣椒酱”远销内地多个省市。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民高玉说:“过去种植辣椒,没有晾晒场地、没有企业收购,只能在巴掌大的院子里靠我们老两口的双手一个一个切好了晾晒,费力不说,晾晒出来的辣皮子品质也不理想。现在一天就能完成以前一个星期的晾晒工作,我只用坐等年底分红,每亩收入还比以前高了三四千呢。”(哈密市“访惠聚”办公室 姜瑶琴、李鹏武 供稿)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近日,岳普湖县岳普湖乡成片的无花果熟了,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当地现有无花果2800亩,被誉为“无花果之乡”,往年因保鲜运输成本高,大量无花果外销困难。今年,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驻村工作队员与村干部齐心协力想办法帮助农户拓宽销售渠道。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个大味甜的无花果

工作队及早谋划,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帮助种植户想办法拓宽销售渠道,为无花果打开了销路、提高了人气,7月初第一批无花果刚成熟就被喀什地区各县客商抢购一空。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8月中下旬工作队通过举办“无花果王争霸赛”,邀请喀什地区媒体前来参加,发挥媒体宣传效应,无花果全部销售一空,村民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为提高影响力,近日驻村工作队在村举办“无花果王争霸赛”,吸引了周边数百名群众前来观看、购买无花果,活动现场销售一空。

村里的丰收场面,每一张都是“大片”!

“果王”争霸赛火热进行中

当天,来自英买力村的无花果种植户,将自家地里种植的、精挑细选的无花果,向全村的乡亲们进行展示,并用幽默、形象的语言推荐自家的优质无花果。今年68岁的村民吾甫尔·吾守尔种植出的无花果因个大、甘甜被评为“无花果王”。

吾甫尔·吾守尔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工作队为我们的无花果、农产品找到了销路,我相信,在党的各项惠民政策的扶持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全力帮助下,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像无花果充满甘甜。”(喀什地区“访惠聚”办公室 黎霞、王照伟、曾艳萍 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